評論是新聞的衍生物,是新聞的進一步拓展與升華。當前,時評言論在都市類報紙上占據著重要位置,成為一面“媒體的旗幟”。 各報紙紛紛開辟時評言論專版,不僅一方面抓時評言論稿件質量,另一方面也在時評言論的表現形式上探索出新。其中,集納一定數量的新聞事件,并針對每條新聞事實逐一進行一句話式的概括點評,成為一種常見而極具特色的欄目形式。這類欄目一般隨時評言論版固定每日刊出,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其公眾評議性。譬如《西安晚報》的 “快評天下”、《北京晚報》的“新聞點點評”、《每日新報》的“奇事齊評”、《海峽都市報》的“一句話時評”、《新快報》的“有網天天上”等等。
一、“點評式時評”的“短、平、快”特征
“點評式時評”與一般意義上的時評有很大差別。
這類欄目對每日或新近的諸多社會熱點新聞事件進行了精彩盤點,其獨特之處首先在于其非常短小。在非常有限的篇幅中,盡可能容納比較多的信息要素,如同每日一道新聞快餐,便于讀者在很短時間內看到盡可能多的新聞。如《西安晚報》的“快評天下”欄目,每日都編選6條—8條新近熱點新聞,每條配以媒體、讀者或網友的精彩點評,充分實現了新聞信息的傳播、思想觀點的表達。
其次,這些時評小欄目非?!捌揭捉恕?。沒有晦澀的理論與術語,完全是用普通公眾所習慣的形式來敘述和表達,實現了娛樂與教化的統一,容易被不同年齡、層次以及不同閱讀習慣的讀者所喜聞樂見,受眾面比較廣泛。
再次,此類時評小欄目非常注重體現“點評”自身的風格特色,不像一般時評文章對新聞事實側重闡述論理,并且有充足的篇幅可以用來進行這種論述表達;“點評式時評”的一句話形式特征,決定了它必須直指要害,用辛辣幽默的快人快語,直接表達一定的觀點。必須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更加側重于感性,從而讓讀者在閱讀中實現快感,在快感中咀嚼理性。
所以,綜上分析到的 “短小”、“平易”、“快感”,我們可以將“點評式時評”所具有的特征概括為“短、平、快”。
二、“點評式時評”產生的相關背景與原因
進一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種“點評式時評”的產生有著多方面的因素。對于點評,公眾群體并不陌生。在古代思想、文學及藝術領域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點評、眉批、按語等的運用。今天的“點評式時評”能隱約看到這種一脈相承的歷史淵源和群眾基礎,比如在點評的具體表現形式上,經常可能采用韻文或對仗,甚至將一些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名句改寫化用,表達新的涵義。
多媒體時代傳播方式的變革也是重要的原因。譬如,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廣播電視創新出一些互動性的節目形式,網絡上網民群體的評論影響力也不斷擴大,這些都空前地體現了交互、平等、民主等新聞傳播思想。作為傳統媒介的報紙也需要突破傳統的思維束縛,不能滿足于只是作為“傳者”的角色,必然需要借鑒其他傳播樣式的優勢,在傳統評論之外嘗試新的互動途徑,從而將讀者、網民的聲音納入進來,營造更廣泛的公眾評議平臺。
“點評式時評”的產生也是報媒自身揚長避短,使新聞紙“增值”的需要。較之電視廣播甚至網絡,作為印刷品的報紙,受其印刷周期的制約,無法做到報道上完全同步,但是報紙又具有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以及反復閱讀進行深入思考的優勢。因此報紙更好地反映對新聞事件的見解,充分幫助讀者實現閱讀背后的理性思考,這是使報紙能夠“增值”的重要方式。時評言論(包括“點評式”時評)不僅可以形成信息的多重利用,深度開發,還便于受眾接收、接受、理解,實現更好地傳播與解讀。
適應不同受眾群的需要。時評言論文章寫好不易,被稱為“意見領袖”的這些時評作者本身所具有的專業背景、學識修養、思辨能力、文字功底等等,普通讀者一般難以達到。但是,任何讀者、任何網友看待同一個新聞事件,都可能有著基于自身認知的觀點。于是,“點評式時評”欄目就給了更多普通讀者、普通網友以充分的話語權,吸引他們積極參與其中,從而形成良性的互動,充分拓展了時評所具有的公眾評議性。譬如《西安晚報》的“快評天下”欄目除了編選精彩的網友評論外,還一直堅持通過電話、電子郵箱、QQ群等形式,讓晚報眾多讀者參與到每天的點評過程中來,圍繞新聞事件各自發表看法,編輯最后加以整理提煉擇優刊用。
從時評版面編輯者的角度來看,每天要面對大量的新聞事件,有的新聞涉及國計民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確實有深入分析探討的必要,而有的只是一般的社會類新聞,只需加以點評,點到為止即可。因此,把時評版面區別處理成一個既有“個論”又有“眾論”的公眾評議平臺,這樣時評版面可以較好地兼顧深度與廣度,在版面得以豐富的同時又能形成側重點,充分體現編輯意圖,營造良好和諧的輿論氛圍,以主流價值觀引導和影響公眾。
三、編選“點評式時評”要注意的問題
“點評式時評”盡管短小,但是在編選時也要注意幾方面。首先務必做到“穩妥”與“準確”。“點評式時評”是比較感性的 “個性化表達”,是充分展示讀者、網民個人經驗、特長、性格、言語風格的表述。但 “個性化表達”的前提是一定要適合報紙傳播“語境”。 這“語境”就是要符合正確輿論導向,不違背國家法規政策,還要符合報紙的性質、欄目的宗旨。在具有百姓評論活躍、尖銳、潑辣風格的同時,也要符合報紙評論嚴肅、正確、權威的特點。
對于新聞事實,讀者、網民甚至欄目的編輯自己,都可以用點評表達自己的意見,但這種意見要持之有“理”,這個“理”就是要用一定的公眾價值觀來衡量。所以,在編選時還要注意——不媚俗不偏頗,避免偏激的情緒化宣泄。近年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網上評論的活躍生氣,但網上評論良莠間雜。而另一方面,普通讀者的評論,囿于其自身的經歷、學識、認知、好惡等等條件因素,也存在對錯、高下之分。所以追求可讀性,追求生動活潑,卻不代表就要去迎合流俗的東西,不能照搬網友或讀者的評論,編選者必須做到要有所甄別、揚棄、升華。
對“點評式時評”更高層次的要求,也是把此類欄目辦出特色的要求,便是在“穩”與“準”基礎上力求“狠”——“狠”就是一針見血,視角新穎,言之有物,針對性強,褒貶分明,避免說一些“正確的廢話”,不論采用什么樣的修辭方式或表達形式,也不論如何幽默或調侃,都要在點評中透過現象揭示出事物的本質,要讓讀者在閱讀中實現快感,在快感中回歸理性。
因此,“點評式時評”對編輯人員在各個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正義感,要有把握事件本質的洞察力、明辨力,要有較為豐富的學識基礎和涉獵,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與技巧,還要對網絡新事物、新動向能及時捕捉。
(作者單位:西安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