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生產全國居民一天所消耗的塑料袋,需要用掉1500噸石油,“限塑令”下達后,全國居民塑料袋消耗量下降九成多。按照同比生產使用相同數量的塑料袋來折算,等于每天節約1350桶石油!
國家出臺一項“限塑令”,除開環保等社會綜合積極效應不說,僅僅是節約日趨緊張的能源資源來說,其成果就頗顯輝煌。正在看著報紙上有關“限塑令”在全國實施的新聞,郵遞員恰恰送來了當日的報紙,簡單翻了翻新聞版以及有可讀性的版面后,隨手把兩疊幾十個版面的廣告版不假思索地丟到廢紙堆里。一剎那間,腦海里猛生這樣一個問題:市場“限塑”,報刊何不“限版”呢?
抱著這樣的想法,又從廢紙堆里拿出剛剛拋進去的兩疊散發著油墨香的嶄新廣告版的“報紙”,這樣兩疊C、D版一共58個版,里面還有彩印的18個版。其內容與新聞報刊當然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房地產、化妝品、征婚等等經銷運營商賈們的“叫賣”,如此“報紙版面”,一年到頭也是懶得去“寵幸”它,理會它!
現如今,有句順口溜編排的非常形象:“新聞報紙‘雜志化’,時尚雜志‘袋裝化’,圖書推行‘豪華版’,封面追捧‘模特化’”。
報刊的出版印刷似乎有點兒“妖魔化”了,比如:一些新聞類報紙,除了時政、社會、財經、時尚、廣告(核定的正常廣告版面)……各個專版;還要加印區分什么A、B、C、D、E、F……X疊;整整幾十個、上百個版面!曾經看到一份某一天的報紙竟達310個版,厚厚一大本,名為“報紙”,實為“對開版廣告雜志”!
新聞報紙雜志化是這些年來出現的一種奇特現象,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把新聞報紙辦得內容更寬泛些,設計編排更講究些,偶有“雜志化”味兒,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僅僅是在版面數量上追求多、花、雜,這樣的“雜志化”報紙只能喪失讀者,丟失市場!
不少新聞報紙如此“雜志化”,受其影響,如今雜志同樣在拼命擴增版面,向“袋裝化”發展。于是乎,拼命地增加雜志印刷頁碼,不用內容去搶奪公眾眼球,一味擴版“袋裝”論英雄。一期普通的生活類雜志,在10年前也就是56個頁碼,頂多72個頁碼。可是現在每期如果低于128個頁碼,似乎顯得編輯沒有能耐,雜志社缺乏生財之道。一期雜志在200頁碼以上的已經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為了使產品更加“時尚化”,不僅頁數增加,還要用重磅銅版紙作封面、夾頁,再加上那些“刺眼”的俊男靚女、香水服裝廣告連篇累牘,一本雜志居然以“足斤”論重,害苦了郵遞員不斷加重著郵包的荷載。再加個塑料袋當護套,倒是印證了城市公共衛生管理業界的那句行話:垃圾袋裝化!
還有那些圖書“新潮版”,花里胡哨,奇異古怪,自稱是“豪華版”。常常弄得讀者霧里看花,難辨東南西北中、莫衷一是。
當然,在媒體競爭似乎進入白熱化的現今時代,報刊要順應時代潮流與社會各種讀者群的需求,辦報辦刊,一味刻板、墨守成規是不會有出路的。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偏離了這個度,就會適得其反。難怪有讀者這樣評說某些報刊大擴版、大增頁:“廣告版時興,造紙廠高興,廣告商高興,代理商高興,印刷廠高興,報社同仁高興,廢品大王也高興!
我們應該從節約資源與環境保護等角度,依據報刊“準生證”核定的出版規格、規定、版面數量,自覺地試行“限版”、“控版”,與此同時,媒體更加應該帶頭體現節儉精神。由此節省出來的年消耗紙張是要以數百萬噸計算的,再由此因為生產這些紙張而耗用的原輔材料及其派生出的廢氣廢水污染環境因素,“控版”之功用是何等巨大啊!
簡而言之,新聞出版等相關職能部門是不是可以借助國家實施環保“限塑”東風,開展一個報刊自覺自律“限版”活動呢?這項活動肯定深受社會公眾歡迎,有利國利民也利己之巨大意義,何不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