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你們好,我想也說不出為什么對4A-GE發動機情有獨鐘,就是《頭文字D》里面AE86后面裝上去的那臺,不是原廠配的那臺。我想買一臺車子,然后把發動機裝上,但我是這方面的菜鳥,我最近才追捧您們的雜志,覺得很好,所以想問問您們,我買什么車搭配好呢?還有就是這臺發動機據說有銀頭和黑頭之分,請問有什么區別嗎?要裝的話有什么利與弊呢?我很希望得到你們專業的答復,等候你們的回郵,謝謝!
A:1982年豐田開始研究第二代4氣門雙凸輪發動機 推出了4A-GE發動機并應用于AE86、92、101、111、第一代MR2車型上。4A-GE前期機型140hp,中期產品為20V銀蓋160hp,后期則是20V黑蓋175hp。在新一代豐田的雙凸輪軸4氣門發動機中,代號4A-FE中的F代表著以經濟為主。4A-GE中的G代表著在低轉速的時候可達到經濟,但是達到高轉速后又可變成注重高效率,高性能。
Q:目前,國內已經有改裝愛好者將4A-GE改裝至雨燕、威姿、夏利等車型上,個人覺得不要單純的迷戀這款發動機,在施工時會遇到許多困難,比如發動機的線束、管路需要重新布置,發動機支架需要修改;發動機與傳動系統的連接、后期的維護等問題,將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我開車有段時間了,想問一下,對于家用手動擋車,在升擋時也補油,即沒松開離合時踩油門,是否能讓換擋更平穩,減少沖擊?是否可以邊松離合邊踩油門?是應該兩者同時進行?還是應該抬過離合接點再踩油門才有意義?請說明一下換擋時的油離配合順序是怎樣的。
A:這種換擋沖擊其實是發動機的扭矩和傳動系統運轉時的扭矩差別較大造成的 通常換擋時,只要稍稍地慢抬離合踏板就可以減小沖擊。一般人在換擋時,都會收油,完成離合后再加油。但是開車時為了省事或追求運動駕駛,在快抬離合的同時可以稍稍加油,讓發動機轉速保持在2000-3000 rpm這樣即可讓發動機動力順滑地傳遞。像專業的賽車比賽中,賽手換擋時是不收油的,他會將發動機轉速繼續保持在高轉速區域,快速完成換擋動作。
Q:在《頭文字D》中,一位車手駕駛本田S2000時,一手握方向盤,一手放在換擋桿上,這樣過彎時不怕轉動的幅度小嗎?在刁鉆彎道時怎么能一只手操作呢?難道這只是虛構出來的?
A:這當然是虛構的,為了體現玩車一族的瀟灑,這種耍帥扮酷的駕駛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電影手法。在實際比賽中,肯定是需要兩只手握方向盤的,一只手肯定無法精準迅速地轉動方向盤。
Q:機械增壓和渦輪增壓各有什么優缺點?
A:機械增壓比較簡單,原則上只要發動機在運轉,機械增壓就自然而然的產生,轉速越高增壓力就越大,其優點是沒有渦輪增壓所產生的遲滯現象,加速非常線性,但缺點是機械增壓的動力來源于發動機的皮帶帶動,因此油耗會增加一些。通常機械增壓的工作溫度界于70℃~100℃,并且增壓值不會太高,大約在0.4-1.0bar。
為了改善此現象,并且讓增壓力道能在最需要時發揮作用,某些廠商加裝了電磁閥和離合器,讓增壓器在特定的轉速以上時機械增壓器才開始運轉,但如此一來又多少會有增壓遲滯感。
理論上,只要氣缸本體強度高,氣缸壁夠厚,耐得住壓力 在增加渦輪增壓器本體的尺寸和數量后,增壓力道幾乎可以無限制增加。例如早年的F1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不過1500cc,但動力輸出可以高達1500hp。
渦輪增壓器靠發動機排放的廢氣驅動,必須接觸400℃-900℃的高溫廢氣,其高熱會影響機油的冷卻和潤滑和進氣部分。相比機械增壓,渦輪增壓不是時刻在工作的。當發動機的轉速達到一定程度,排出的廢氣能夠推動渦輪后才會出現增壓力,隨著渦輪大小的不同,增壓從無到有的時候會有一定的遲滯現象。通常渦輪增壓的壓力為0.5~2.0bar,甚至可以更高。
Q: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想請教你,四輪驅動的汽車是怎么轉向的?我想了好久都想不明白,麻煩告訴我一下,不勝感激!
A:無論是兩驅、四驅,還是后驅,轉向時左右輪胎的轉速都是不一樣的,這就依靠差速器來調整。
像比較老的半時四驅,是靠操作分動器實現2驅與4驅的切換。半時四驅在分動器內沒有中央差速器,無法調整前后軸的轉速。汽車轉向時,前輪轉彎半徑比同側的后輪要大,路程走得多,因此前輪的轉速要比后輪快,甚至4個車輪走的路線完全不一樣,所以半時四驅只可以在車輪打滑時才掛上四驅。一回到摩擦力大的鋪裝路面應馬上改回兩驅,不然的話,輪胎、差速器、傳動軸,分動器都會損壞。
全時四驅系統內有3個差速器,除了前后軸各有一個差速器外在前后驅動軸之間還有一個中央差速器。這使全時四驅避免了半時四驅的固有問題,汽車在轉向時,前后輪的轉速差會被中央差速器吸收。
Q:日系車和歐洲車各有什么特點?在我的印象中,日系車好像要輕一些,其改裝零配件品種也更多。
A:日系車更專注于消費者的使用目的,它在汽車的設計方面特別是駕駛艙的設計方面,選材非常科學,善于營造舒適、溫馨的氛圍,各種儲物格和舒適性電子裝備非常多,強調最大的舒適性,便利性。節油技術非常先進,保養和維護成本都比較小,使用成本非常低。缺點:由于成本控制,導致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零部件質量相對較低。
歐洲車比較硬朗,車輛調校非常出色。歐洲車強調技術上的先進性和高度安全性,設計較為嚴謹,科學,質量非常可靠技術非常先進,在制造技術,零部件的制造和選材方面比較嚴格,擁有良好的技術性和耐久性。缺點是過度依賴技術和設計的先進性,選材時不太在意成本,所以車價偏高。
Q:請問何為“指示熱效率”?
A:我為提這個問題的讀者感到驚恐,呵呵如此專業的問題恐怕只有汽車專業的學生才會問到吧?
指示熱效率是指發動機實際循環指示功與所消耗的燃油熱量之比。指示燃油消耗率和指示熱效率是評定發動機實際工作循環經濟性能的重要指標。
發動機的性能指標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活塞上獲得的功率為計算基礎的指標,稱為指示指標。另一類是以曲軸輸出功率為計算基礎的指標,稱為有效指標。發動機的指示指標包括動力性和經濟性。動力性主要指功率、扭矩和轉速經濟性主要指燃料和潤滑油消耗率及熱效率,以及運轉性能指標(冷啟動性、噪聲和排氣品質)等。
Q:我發現寶馬和一些改裝車的大燈內,亮圓圈的部件是什么?
A:車燈內的明亮的圓圈是最早使用在寶馬車上的天使眼,改裝天使眼正成為了新的時尚。天使眼由導光槽和折光罩、陰極射線管組成,由于陰極射線管的亮度較高,距離一米遠或是距離十米遠觀察,其效果都是一樣的,天使眼眼圈的效果不會因為距離增加而發生變化。這種改裝天使眼可以和寶馬原裝天使眼相媲美,配合陰極射線管的改裝后燈在亮度,均勻度方面也可小勝。陰極射線管有白、藍、綠、紅、橘紅、橙、金、紫8種顏色可選,既可以與車身顏色協調,也可以做成跳躍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