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8年,鄧小平作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著名論斷;第一個軟件科技園區在中關村開村;“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國家大力扶持民族軟件企業的發展。在這樣一個歷史性的年代,一個酷愛武俠和歷史書籍、自稱為傳統民族主義者的小程序員,從5月份開始,就把自己關在香港金山老板張旋龍為他在深圳包的一個房間里。只要是醒著,他就不停地寫,什么時候困了,就睡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面。肝炎發作了三次,為了趕進度,他把電腦搬進了病房。一年零四個月,他用仗劍行俠般的豪情和近乎偏執的堅定,帶著長達10萬行代碼的WPS1.0出關了。仿佛一夜之間就風靡全國的這套軟件,在其后的幾年間,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勢霸占了中國軟件市場,也將“求伯君”這樣一個頗有武俠味道的名字永遠鐫刻在了中國軟件業發展史上。
今年,在求伯君口中已屆冠禮的金山軟件,20年來依然扛著自主創新和技術立業的精神大旗,在“前有微軟,后有盜版”的尷尬境地里挺立不倒,成為中國民族軟件企業的執牛耳者。
今天,我們對話求伯君,追尋其20年的創業足跡,不想過多沉溺于他那世人早已耳熟能詳的個人傳奇,希望更多地挖掘他仗劍軟件江湖背后的心路歷程,為后來者,特別是那些懷揣著闖蕩江湖夢想的年輕人提供一些“秘笈”,助他們早日打通任督二脈,笑傲IT江湖。
“中國第一程序員”難以拷貝
20年前叱咤中國IT業、成為年輕一代偶像的不是馬云、馬化騰,也不是張朝陽、丁磊,而是那些癡迷于二進制代碼世界的程序員們。
在CCDOS嚴援朝、五筆字型王永民、2.13吳曉軍、CCED朱崇君相繼退隱江湖之后,求伯君卻像一個軟件業的不倒翁,不斷地為我們上演傳奇。1994年盤古組件的失敗,1995年中國第一個游戲軟件《中關村啟示錄》的誕生,1996年為繼續開發WPS97賣掉了別墅,1997年重鑄了WPS輝煌……
接手金山CEO之后,他更是動作連連,斥資億元進行信息化建設、簽下國家電網千萬大單、全面布局企業安全市場、在越南成立合資公司。最近,正在內測的武俠網游《劍俠世界》,內測人數突破28萬人,創下國產網游的最好成績。
撇開這些炫人耳目的業績,求伯君說:“能夠讓我安心寫軟件,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他總是說,哪怕不給錢都愿意寫。在創業初期,正是憑借著后人難以企及的癡迷,第一代程序員用過人的智慧和毅力為中國民族軟件業打開了一片天地。其中,求伯君無疑是最優秀者之一,“中國第一程序員”的名頭絕非過譽。提起當年的創業經歷,求伯君津津有味,侃侃而談。
“我從未對走上創業路有過一絲后悔,創業路雖然艱辛,但是能有創業的機會和條件,那還是一件相當幸運和榮耀的事。說實話,對我來說,創業的伊始,其實是非常美好的一段時間,甚至到1996年之前的那很長一段日子里,我所經歷的創業的日子都非常美好,因為我所做的正是我想做的事。也正是因為興趣所在,讓我這么多年堅持了下來。”
正如馬云所說:“別人可以拷貝我的模式,不能拷貝我的苦難,不能拷貝我不斷往前的激情。”回望求伯君創業的時期,那是一個創造英雄的時代,一個程序員憑著自己武林秘笈一樣的源程序,就可以創辦公司,成就自己的事業與聲名。可如今的軟件如此龐大,需要大批程序員通力合作方可完成,單個程序員單槍匹馬闖天下的英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不可能再產生第二個求伯君,因為已經不存在產生程序英雄的客觀條件了。
因此,在向筆者回顧了自己那段吃方便面、在病房敲程序的創業艱辛路之后,求伯君坦言:“當然,我不是提倡大家像我這樣拿身體去拼,跟大家分享我這個經歷主要是想告訴大家,創業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代價的,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所面臨的不會僅是類似物質上的貧乏,技術上的障礙這些一咬牙、一跺腳就能克服和戰勝的困難。所以,想要成功,首先,我覺得需要有興趣的支撐,往大里說,就是要有夢想,如果不是迷戀編程帶來的樂趣、深愛計算機這個行業,我可能就不會往這方面走;其次,就是需要有耐心、有毅力,得耐得住寂寞。再者,就是創業的機會和條件,正是因為張旋龍等人的幫助,才讓我在創業之初沒有資金等方面的困擾,能夠一路走來。即使這樣,創業失敗的幾率還是很高,風險無處不在。
我覺得創業對人的要求是很高的,當然,成功帶來的回報也是非常誘人的。可能很多同學想的是創業即使失敗也會積累很多經驗,但是我想說的,如果可以,為什么不讓自己準備得更充分些呢,讓成功的幾率高一些吧!有些經驗不值得、也不需要你通過付出慘痛代價來獲取。所以,希望大家還是等條件成功再開始創業吧,還有就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不做中國的微軟,要做世界的金山
在筆者的記憶中,對求伯君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蓋茨某次來中國,求伯君被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請進了演播室,在《面對面》欄目中暢談為什么要做WPS97以及如何同WORD抗爭。在大家的眼中,求伯君已經成為了民族軟件業的標志性人物,儼然成了可以和蓋茨抗衡的民族英雄。
對于那些初入IT職場的年輕人來說,偶像的榜樣力量無疑是巨大的。對此,求伯君謙虛地表示:“首先,我真的很榮幸有人把我當作偶像。我想,如果真有人以我為偶像,他欣賞的可能是我早期編寫的WPS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及我們作為民族軟件代表的榜樣力量。其實,簡單地說,就是應市場需求而出的一個凝結技術的產品。”

接著,他還不忘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對后來者傳授經驗:“對于行業里的年輕人,我想在打好技術基礎的同時,也要多關注和了解市場行情。從更具有實際操作的角度看,結合自己的技術,了解自己技術所在行業的各個風向標,再看看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歸結到底,技術是基礎。所以,我會建議大家,在該學好基礎的時候還要以學習為重點,打好基礎,同時多關注下行業的動向。”
之所以求伯君有這樣的體會,和那場金山與微軟著名的“遭遇戰”有關。想當初一路高唱凱歌的WPS,在1993年遇到WORD的挑戰。結果,盤古組件的失敗幾乎使得求伯君輸得一無所有,也讓微軟在中國樹立了一個“一生的對手”。一直以來,求伯君像愛護他的雙胞胎兒女那樣愛著WPS,你要是當著面說WPS壞話,求伯君肯定會很生氣地質問你,“WPS哪里不好?”你說出的理由絕對沒有求伯君反駁你的理由充分。
正是憑借著對WPS的一往情深和一腔熱血,求伯君和金山都堅持了下來。在最艱難的時候,求伯君賣掉了自己的別墅,使WPS97開發維持了下去。正是這種感情驅使求伯君帶領開發組四年如一日,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年工作365天,從來都沒有停過。最終,WPS97推出僅兩個多月,就銷出了一萬三千套。而如今,市場份額超過WORD依然是求伯君和WPS的不懈追求之一。
求伯君認為,與微軟的競爭主要是在WPS辦公軟件上的競爭,隨著WPS產品的不斷完善和靈活的推廣策略,WPS在辦公軟件市場已經在逐步收復失地。“現在WPS仍然是我們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產品,但同時,我們也采取了軟件和網游‘雙引擎’的發展模式。可能之前很多人經常都會聽到我們說‘要做中國的微軟’,現在,這樣的聲音越來越少了,為什么呢?不是我們放棄了,而是我們慢慢發現,其實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特征,沒有辦法完全去模仿別人的。去年在香港主版上市后,有同事說我們‘不做中國的微軟,要做世界的金山’,我非常贊同。”
與自己以前的程序員身份相比較,如今的CEO管理者身份讓求伯君感悟很多。他向記者剖析道:“對于兩者之間的不同,可能也已經有很多同行說過了,就是對象的不同。寫程序是和機器打交道,你想讓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只要你把代碼寫對,可以說是‘溝通簡單,結果有效’。而經營和管理,是跟人打交道,要琢磨的東西比較多,對我來說是復雜多了。但是我覺得這兩者之間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寫程序和企業的管理都是一種藝術。
如果可以選擇,單從興趣上來講的話,我還是會選擇程序員的生活,我之所以投身這個行業,本來就是因為我愿意做這些事。但是,我覺得企業的管理,是一門更全面、更考驗能力的藝術。自從去年12月份重新接管公司管理事務后,雖然不用掌管具體業務上的事,但是,還是感覺到,公司的管理能讓一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更全面,管理經驗的積累,讓我的人生更豐富。”
做游戲,
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
程序員的初始身份,讓如今的金山CEO時刻銘記著創新和技術的重要性,“我希望大家提到金山時,最先想到的是技術。”求伯君表示:“我覺得金山的理想應該是,以一流技術去闖天下,無論是軟件,還是網游行業。從這個角度看,我想大家應該能明白為什么金山20年來,無論是網游產品還是軟件產品,一直堅持自主創新,堅持技術立業,我們希望用我們的技術把這些產品做到最好。”
于是,因為看不慣如今網絡游戲行業的浮躁氣息,求伯君在今年ChinaJoy的年會上語出驚人,讓我們領略了他鮮為人知的敢言風格。他說,中國的網游行業太浮躁,是由于游戲行業太容易成功,太容易賺到錢,又太容易出現“撈一把就走”的心態。人才競爭激烈,人員流動較快,這一現象在IT行業中一直存在,而且比較嚴重,特別是網游行業,經常有大規模挖墻角的事出現,這種不良競爭影響著行業的整體發展。
對此,求伯君進一步解讀了網游市場惡性競爭的態勢:“我覺得,這種惡意競爭現象的出現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這個行業太刺激,太容易成功,在這個行業內,不斷有故事發生,不斷有游戲公司上市,很多人都想借網游迅速創造新的神話。二是資本市場的熱錢不斷涌入游戲行業。三五個人只要有熱情有一點技術,能挖到一個團隊和產品,就很容易進一步融資、上市。不僅新成立的網游公司可能通過這一方式來速成、擴張,還有一些排行比較靠前的網游行業,也有通過這種挖墻角的不良手段來擴充自己研發實力。這種惡性競爭、浮躁的風氣對網游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制約著行業發展。”
同時,求伯君表明了金山堅定的立場:“我們金山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行為的,經過十幾年游戲團隊的建設,我們已經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游戲人才,當然,我們對人才的需求也是迫切的,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團隊越來越強大。我認為,做游戲,真正的對手其實就是自己。只有突破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我們會腳踏實地地做好游戲,我們是為了做一款好游戲而做游戲,不是為了賺錢而做游戲,一定要拒絕浮躁,回到游戲本身。也只有那樣,才能作出真正好玩的游戲。我們《鐵血三國志》已經開發了五年,《劍俠情緣網絡版3》也已經開發了三四年。走精品路線來迎接競爭,以不變應萬變,是我們面對浮躁的選擇。”
不難看出,這一系列的分析當中已經明顯地透露出求伯君和金山的人才觀。對此,求伯君告誡即將走入IT職場的年輕人,“我覺得,從就業的角度看,基礎扎實,工作態度誠懇,肯鉆研,精益求精的人是最受公司歡迎的,這樣的人特別適合做程序員。而當初的我,也是通過鉆研、嘗試,完善知識系統,逐漸走上了成功的道路。做到這幾點后,根本就不用為就業發愁。即使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有很多就業機會。”
就在筆者采訪結束完成稿件的同時,傳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在美國福布斯發布評論斷言“游戲行業將難躲過市場低迷的侵襲”的時候,金山軟件宣布了其上市以來最大的招聘計劃,約有500名新員工將被從大學直接招入金山,這個數字幾乎是金山軟件現有員工的1/4。此外,金山還在珠海“圈地”,準備在新建的研發大樓旁買下另一塊土地,以打造珠海軟件園區,這將花費更多投資。這條頗具爆炸性的消息在記者看來卻順理成章,因為在采訪中求伯君多次強調了要花大錢“圈人”,“這與公司日益增長的規模有關,也是因為我們一向比較重視大學生的發展和其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在金山,即使你是剛走出校園的學生,只要你有能力,你就有機會被安排到重要的研發崗位,從事核心產品的相關研發工作。”
求伯君之所以對年青才俊有著如此的興趣,皆因他有著感同身受的經歷。采訪的最后,他仍不忘向那些摩拳擦掌、殷切渴望踏足江湖的后輩們傳授自己的獨門秘笈:“在我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個人愛好及技術上的擅長,我在學習之余為學校圖書館開發了圖書管理系統軟件,從那開始,我對計算機更加癡迷。在我畢業分配后,因為那份工作不是我所喜歡的,工作也特別清閑,我就沉浸在二進制代碼世界中,利用空閑時間完善與積累自己的專業知識,常常通宵達旦地自己鉆研編程,這為我后來的成功做好了技術鋪墊。就像闖蕩江湖需要身懷絕技,要在IT界闖出一片天空來也需要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