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職場,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是社會經(jīng)驗不足造成的,有些則是生活習慣和生活細節(jié)帶來的。說到節(jié)儉,從來都不是壞事,尤其在日常生活里,節(jié)儉還是一種美德。但在職場里如果過分講求節(jié)儉,那就常常會弄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當這些小細節(jié)累計起來之后,就可能變成一個大問題,甚至影響年輕人的職場之路。
開燈關(guān)燈,這是一個大學問
張華的第一個工作是從一家日本商社開始的。這家日本商社雖然本社在大連,但業(yè)務卻遍布國內(nèi)很多城市,其中,針對國內(nèi)電腦制作公司的動漫業(yè)務是主營業(yè)務。張華在學校學的是平面設計,到這個公司,自己的專業(yè)很快得到應用的機會,這讓她滿心歡喜。
剛剛進公司,張華做什么事都很認真、謹慎,這和看了那么多職場“寶典”有關(guān)系。慢慢地,周圍的同事都認同了她的努力。因為是新人,張華每天早上都會第一個到辦公室,那時大辦公室里空無一人,張華就拿了拖把一個格子間一個格子間地打掃。因為一個人在辦公室的緣故,她沒有打開辦公室的燈。這在張華看來很正常,早上外面的光線足夠辦公室里的照明,再說,從小就受父母影響,生活里時刻注意要節(jié)儉。
有一次日本科長早上要去機場,來得早,推門進來,見大辦公室里一片黑暗,他滿腹狐疑,以為前一天晚上哪個馬虎的員工沒有鎖好房門。等看到張華從辦公桌下面直起身子,他嚇了一大跳,趕緊打開燈。見是張華,日本科長沒說什么,只是客氣地點點頭。張華卻分明感覺到科長臉上流露出的不高興。
這事就這樣過去了,張華心里雖然不舒服,但總歸年輕,也沒當回事。不久就發(fā)生了另一件事。那次是為了趕一批動畫成品,張華和另一個同事到公司加班,同事有事先走了,留下張華一個人等客戶,閑來無事,她關(guān)了電腦,又關(guān)了辦公室的燈,一個人拿了一本書在窗邊看,大約中午的時候,張華的手機突然響了,是日本科長打來的。
他問張華:“你在哪里?”
張華說:“我在辦公室里等客戶呢。”
日本科長很奇怪地問:“你在辦公室嗎?剛才在走廊里我怎么沒看到辦公室亮燈呢?”
張華說:“我一直都在的。”
日本科長沉默了一下,冷冷地說:“知道了。”
放下電話,張華趕忙將辦公室的燈全打開了。沒多久,日本科長陪著客戶進來。原來剛才日本科長見辦公室沒開燈,以為張華已經(jīng)走了,不得不帶幾個客人在樓下咖啡廳喝茶,然后才給她打的電話。和客戶的交流很順利,樣片看過,張華馬上下樓送去快遞公司。那天張華一直忙到深夜才再次回到辦公室,沒想到日本科長還在,他在等張華。
沒等張華開口,日本科長先說道:“張小姐,今天的事請你做個檢討。”
張華本來就很累,沒想到科長還這樣說她,滿心都是委屈,她問:“我怎么了?”
日本科長說:“辦公室里只要有人就一定要開燈,如果是會見客戶,還要把電腦打開……這不是一件小事,關(guān)系到一個公司的形象!”
張華一下子沒話說了,本來隨手關(guān)燈是想為公司省一點電費,但最后卻被領導責備,這事似乎很想不通,不過她第二天上班時,還是寫了一份檢討書。
點評:節(jié)儉是沒錯的,很多在日本企業(yè)里工作的人都能深刻體會到日本人的節(jié)儉。但相對來說,有一些東西就不能太過節(jié)儉,比如辦公室里的用電。日本公司喜歡幾十個人的大辦公間,溝通方便,但這樣的房間有自身缺點,那就是要靠人工照明,否則會覺得陰暗,人也會覺得壓抑,所以辦公室的燈一直要等所有工作結(jié)束時才能關(guān)閉。另外,日本企業(yè)比較重視自身形象,辦公室里只要有人在,一定是在工作狀態(tài)的,這和我們在家里不同,所以在辦公室里不開燈和不開電腦,都是不可想象的,起碼會讓人覺得很懶散。在接待客戶時,這樣的問題更是絕對不能出現(xiàn)。剛進職場的大學生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jié),別把節(jié)儉用錯了地方。
名片不可以用完
嚴彥是今年工作的大學生,在一家電腦公司做業(yè)務員。剛進公司,內(nèi)勤的王小姐就給他印了一盒名片,交給他的時候還囑咐說:“要珍惜著用啊,因為下次印名片要等你過了三個月的試用期。”拿著自己工作后的第一盒名片,嚴彥激動萬分,心想,這么多名片自己恐怕一年也用不完。
可讓嚴彥沒想到的是,上班沒幾天他就被派到全國各地出差,每天要見十幾個陌生人,每次介紹自己都要交換名片,原本厚厚的名片,最后只剩下單薄的十幾張。一次從上海回來,嚴彥和同時進公司的小張聊天,說起名片的事,小張得意地說:“我的名片還有很多呢。”
嚴彥問:“怎么可能!一天就要發(fā)十幾張,你怎么可能剩下?”
小張說:“你啊!不要太傻了,那些無關(guān)緊要的人給他們名片做什么?名片要用到關(guān)鍵的地方,這樣才有效果。再說了,你的名片發(fā)光了還要自己印嗎?你試用期的工資才多少啊?所以要學會節(jié)儉!”
聽小張這么一說,本來打算自己印名片的嚴彥也猶豫起來。下次再見客戶,嚴彥也學起了小張,對那些看起來不重要的客戶,就推說“名片用完了”,這樣幾天下來,還真節(jié)省了不少名片。
跑客戶的時間久了,嚴彥也變得疏懶,剩下的名片能省就省,實在需要給人家留電話了,就找張白紙寫下來。這樣做雖然麻煩一點,有時還會讓客戶多點白眼,但對嚴彥來說,節(jié)省下名片,用到試用期滿,這才是目的。
夏天的時候,嚴彥陪自己的領導接待幾個上海來的客人,大家見面互相遞送名片時,別人都拿出了名片,只有嚴彥站著不動,領導很奇怪,推了他一下,嚴彥有些尷尬,笑著說:“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剛剛用完。”
客人寬容地笑笑,領導卻變了臉色。等會見結(jié)束,還沒到辦公室,領導的批評就像大雨一樣瓢潑而下。領導質(zhì)問他:“你真的沒有名片了嗎?”
嚴彥猶豫半天,才說:“還有幾張。”
領導問:“那你為什么不拿出來用?”
嚴彥不吭聲。領導急了,替他說:“你是不是覺得那幾個客戶是我的,就和你沒關(guān)系了?”
嚴彥辯解說:“不是的,只是名片不多了。”
領導聽這話,反而有些吃驚,說:“你就為了省幾張名片嗎?”
嚴彥沒說話,領導嘆口氣,說:“小嚴,你是在錯失機會啊!本來我看你工作很努力,打算把這幾個客戶都交給你管理,可你今天的表現(xiàn)太讓我失望了,為了省幾張名片你就選擇放棄,這樣的話以后你怎么能擔得起更大的項目?”
一句話說得嚴彥眼淚差點流出來,感覺領導對自己的器重,而他呢?卻因為不必要的節(jié)省,無意中失去了一個機會。
點評:幾乎每個公司都會給新職員印制名片,這會給新人一種歸屬感,同時,作為一種社會證明,讓員工在工作交往里驗證你的身份,所以傳遞名片時,員工代表的是公司,而不完全是他自己。公司的業(yè)務人員尤其如此,他出去跑業(yè)務是在為公司服務,他的名片里面有公司的責任或承諾。如果因為節(jié)省,就拿“名片用完了”這樣的話搪塞,在自己是放棄了一個機會,在客戶那兒,就是公司管理不到位的大問題。像嚴彥遇到的問題,可能就出在公司管理上,比如內(nèi)勤說的“只能印一盒名片”。但作為業(yè)務人員的嚴彥不能因此就找到了借口,而應該更積極地去面對這樣的問題,比如向主管領導申請再印名片,或者自己出錢印一點名片。
紙張能隨便反用嗎?
蔣玫家在農(nóng)村,大學畢業(yè)之后留在了大連,因為各方面的素質(zhì)都比較高,被高新園區(qū)一家臺資公司錄用。進公司之后,蔣玫要重新學習很多東西,比如一些辦公用品的使用,像復印機、碎紙機、傳真機等等,以前都從來沒見過。
要學習這些,是因為蔣玫剛開始實習就在管理部,每天有很多文件要復印,還有很多傳真要接,并送到相關(guān)部門。這個工作看起來挺簡單,但需要耐心和認真的態(tài)度。蔣玫表現(xiàn)得非常好。
那時,每次復印文件都會有些印不好的,在別人可能隨手扔掉,但蔣玫不會這樣,看著那么好的白紙只用了一面,她舍不得扔,就留下來,下次再用。她這么做,管理部的同事都很理解,也沒人說什么。后來,細心的蔣玫還把一些廢掉的紙張裁剪出來,在一頭打孔,用會計綁帶穿成小小的記事本,平時工作里留言、記事什么的,很方便。有時,蔣玫還把這樣的小本本送給周圍的同事,大家笑著接受,但用的人不多。
問題就出在這些小本本上。那天,同事劉小姐拿來一些資料,準備粉碎,這些資料都是一次會議上的草案,會議定下了一個方案,其他的文檔就需要粉碎掉。按照管理部部長的說法,這些資料是“機密”。
劉小姐拿來粉碎時,剛好有一個電話找她,她就把資料放到了蔣玫的桌子上,讓她替自己全部粉碎掉。蔣玫拿著資料到粉碎機那里,等機器打開,她卻猶豫了,這些資料都只用了一面,雪白的紙張就這樣絞碎了,蔣玫真的有些不忍心。蔣玫家在偏僻的鄉(xiāng)下,小時候受的苦讓她特別珍惜東西。猶豫了一下,她還是決定留下這些資料,只把幾張有字跡的資料塞進了粉碎機。
等下午劉小姐過來問,蔣玫很含糊地回答說,都絞碎了。其實她心里很虛,怕自己私留資料的事被她知道。這事很快過去,蔣玫的心情慢慢平靜,那些資料也被她一點點裁剪成紙條,有什么事情就撕一張來用。
一天,有找總經(jīng)理的電話打到管理部,蔣玫把對方電話記在了手邊的紙條上,然后送去總經(jīng)理那里。下午,劉小姐突然慌慌張張地跑過來問蔣玫:“小蔣,上次我給你的資料你都粉碎了嗎?”
蔣玫愣了一下,還想隱瞞,但劉小姐嚴厲的眼神讓她不敢撒謊,她說:“沒有全部粉碎。”
劉小姐大吃一驚,表情夸張,似乎就要撲過來咬蔣玫一下。好半天,她才咬牙切齒地問:“剩下的在哪里?”
原來,那天蔣玫送給總經(jīng)理的紙條被風吹翻,竟然露出總經(jīng)理自己的簽名,這讓他很奇怪,再仔細對照,他才發(fā)現(xiàn),紙條竟然就是上次某個落選方案的一部分!他馬上找來管理部部長和劉小姐,要求徹底調(diào)查整個事件!在他看來,這是一次很嚴重的泄密事件,有人要為這個事件負責。
整整一個星期,蔣玫都在查找私自留下的所有資料,最后還是有幾頁沒找到。蔣玫寫了詳細的說明和深刻的檢查,但還是沒有保住自己的工作。一個看上去很節(jié)儉的小事,卻讓她付出了大代價。
點評:職場無小事,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說大了,一個人的命運也會決定一個公司的命運。很多不起眼的生活經(jīng)驗,在職場里就不一定適合。節(jié)儉當然沒問題,拿復印紙來說,充分利用背面當然是值得稱贊的,但如果這份材料重要到關(guān)系一個公司的生存與發(fā)展,那么這樣的節(jié)儉就可能是一場災難。在職場里,很多隱性的秘密可能就是透過細小的事泄露出去的,所以,人在職場要遵守職場規(guī)則,盲目節(jié)儉,只能帶來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