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賺錢不少、花銷也大。積累人生第一個10萬元閑錢,通常是需要相當毅力的。如何讓手頭的閑錢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是很多人共同的愿望。
能把一頭死驢賣掉嗎?
文/葉航
一直有朋友問我:你們做財經媒體的,對賺錢的事情一定很內行,或者消息很靈通,如果手上有5萬、10萬的,到底怎么投資才最賺錢呢?
要直接回答賺錢的問題還真的很難,所以,我往往會跟朋友開玩笑說:你能把一頭死驢賣掉你肯定會賺錢。還有一次我跟朋友開玩笑說:你拿復印機復印最賺錢了。誰知道這位朋友把我的話當真了,回去立馬在一個學校集中區開了一家“拷貝不走樣”的打印、復印店,這里有好幾所大學、中學,大學生打印業務多,中學生復印業務多,尤其是彩色打印、復印明星照片和動漫圖畫等等,生意還挺火紅的,一年下來投資的10萬元本錢收回,還賺了幾萬元錢。當我知道他是聽我的話才開這家拷貝店的,我笑得差點沒暈過去。
真的,我告訴你,賺錢絕對是沒固定法則的。百姓投資無非就是投資房產、金融、證券、基金、股票、黃金、保險什么的,可是做這些投資并非是每個人都賺錢的,不管是市場好壞,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總是有人賺錢有人賠錢,所以說的確沒有絕對的辦法教你怎么個去賺更多的錢。
就說投資“中國石油”A股這事兒吧,我有兩位朋友都是靠雄厚的資金打新股中了“中石油”股票的,一位朋友一上市就拋了,賺錢是自然的了,而且賺得很開心。然而,另一位朋友,上市的時候沒跑,看著“中石油”一路走低,心里那個郁悶也就別提了,郁悶歸郁悶,還是不服氣,捂著就是不肯拋,賭著一口氣:我就不信你不往上走,于是,一路走到跌破發行價,朋友心里在滴血呢。
就目前的投資環境而言,如果你手上真的有5萬、10萬的閑錢的話,那是應該好好合計合計,最簡單易做的是存銀行、買股票、基金、保險或者黃金投資。不過,隨著CPI的上漲,把錢放在銀行是肯定不合算的;而股市的不景氣,炒股票也是風險多多;當股市蕭條的時候買基金也未必賺錢。
目前投資市場相對比較火熱的是黃金交易。炒黃金有人是賺錢不少,不過,從今年3月中旬黃金交易價格突破1000美元/盎司以后,黃金價格漲勢也不是很好,近期的黃金交易價格在900美元/盎司以下。但反觀黃金的市場趨勢,從1000多美元/盎司下跌到870多美元/盎司,其下跌空間已經很有限了,因此在適當的價格低點買進應該是有利可圖的。有專業人士日前表示,短期內金價可能會跌落至850—870美元,不過價格的回落將有助于實貨買盤復蘇,加之投資需求仍保持旺盛,預計金價年底前仍有望升至1100美元的高位。
除了黃金投資以外,如果考慮長期投資的話,有人認為房產還是可以投資的。在資金量有限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上海周邊地區如南通、海門、昆山、太倉以及嘉善、平湖等地的房產投資。隨著上海要打破長三角省市間地區壁壘,促進各種要素市場的一體化發展綱要的進一步實施,這些上海周邊地區的房產市場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這些城市之間的交通格局日益發展,上海地鐵向這些周邊地區延伸,蘇通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以及上海長江大橋的開通更為這些區域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因此,到這些區域去做房產投資一定會有更好的回報。
不過,我還是認為,投資無固定法則,機會是均等的,賺錢不賺錢還在于各人的財商和運氣。會賺錢的人他在什么境遇下都能賺錢,不會賺錢的人財富在他面前他也看不到。曾經有位小男孩準備到鄉村去發展,他先花100塊錢打算從一位農夫手上買一頭驢,農夫收了小男孩的100塊錢,可他的驢子死了,小男孩說:“那你把我的錢還給我吧。”農夫說:“錢我已經用掉了。”男孩說:“那你把那頭死驢給我吧。”農夫心想給就給吧,一頭死驢能有什么用場呢?隔了幾天農夫碰到小男孩便問道:“那頭死驢后來怎么樣啊?”小男孩說:“我用那頭死驢賺了898塊錢。”農夫好奇地問:“什么?你用那頭死驢賺了898塊錢?”小男孩說:“是的,我把那頭死驢作為獎品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活動,我賣出500張抽獎票,2塊錢一張,就這樣我賺了898塊錢。”農夫說:“難道沒人對此表示不滿嗎?”男孩說:“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兩塊錢退還給他了。”長大后的小男孩是著名的安然公司的總裁Kenny。
走出門,機會在路上
文/藍調莎
G君是我大學時代的同窗,久未見面。兄弟見面,我問起G君近況,他一切良好,雖然離異帶個女兒生活,但工作、生意樣樣順利。又新買了一套三室兩廳高檔商品住房,有高檔汽車,還剛帶女兒出國度假回來。G君現在一家金融機構服務,年薪四十萬。
原本G君應該過得快樂美滿,但一年前,婚姻發生變故。G君為了贏得對女兒的撫養權,將婚房和大部分存款全部交給對方,幾乎頃刻之間,G君的生活質量來個天翻地覆的變化。好在工作穩定,拿他自己的話來說,立足之地還有,氣就緩得過來。
G君能迅速恢復甚至超過原來生活質量、生活狀態的主要原因,在于G君原本的興趣愛好幫他開辟了一條新路。早在求學時代,G君就喜歡收藏,郵票、錢幣、卡等都涉足過;后來工作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玩得更大,金玉古玩、字畫古籍等也樂此不疲,為此扔了不少錢,但也長了不少見識,得了很多鑒賞本事,也擁有一批價值不菲的各路藏品。
因為家庭變故,導致他和女兒的生活質量大幅度下降。G君為了保證女兒生活水平的穩定,開始把收藏當作一門生意來做。若按照原本的想法,收藏只是他的一種生活愛好而已。他說,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如何快速贏得更多的財富,能迅速恢復原來的生活水平,至少不能讓女兒生活受太大影響。前前后后苦苦思考了兩三個月,G君告訴我:“當時現金只有十萬,雖然職業收入高,但大部分要等到年終才能到手,更何況還想要積攢起來,買一處自己和女兒住的好一點的房子。”那段時間他一籌莫展。
就在困境中,終于有一天他開始覺悟,財富靠想是想不來的,你必須去行動,必須有所作為,贏得財富的機會可能就在你的行動中,被你找到。好在還有一點基礎,他狠狠心忍痛割舍了跟了他十多年的大部分收藏品,換來了一筆不菲的資金,原本想重新購房裝修,但因為自己的業余特長不經意中成就了他——有朋友請他在業余時間幫其代理收購升值潛力較大的藏品。于是G君開始走上了他的生意路,有時他自己尋覓到稀有品就先占良機,大半年下來,這方面的收獲竟比本職收入高得多。現在他辦了一家提供收藏服務的公司,更多親朋好友成為他的客戶,去年公司的年贏利就高達兩百萬。
“你一定要走出門,機會在路上。”這是G君的財富哲理,是他經濟生活和商場拼搏的實實在在的切身體驗。
單身男十萬元理財計劃
文/茅永民
今年27歲的畢先生是上海一家報社的編輯,月薪7000元左右,已經工作3年,目前還是單身。因為他是上海人,家里有兩套住房,所以無需購置居所。雙親都有寬裕的退休金和全面的健康保障,他只是每月向家里交800元的生活費,幾乎沒有什么贍養負擔。另外,報社為他安排了全面的保障和退休福利,已經可以很好地滿足他的風險管理需求和基本的退休收入需求。他目前的主要愿望就是,在5年之后結婚。
由于收入高、負擔輕,畢先生在工作后的短短3年內就有了10萬元的存款——用他的話說,是一筆“閑錢”——可以說頗值得稱羨。但是怎樣打理這10萬元錢,沒有金融專業知識的畢先生卻陷入了深深的煩惱之中。如果把所有的積蓄都放在銀行,實在是太虧了;就風險承受能力而言,他不太希望面對股市和匯市的高風險,但是可以接受中等程度的風險。
這10萬元錢真的是“閑錢”嗎?如果是“閑錢”,應該怎么安排投資?
第一個問題很好解決。完善的財務計劃應該包括風險管理計劃、儲蓄和投資計劃、最小化稅收計劃、遺產計劃和現金流管理計劃五個部分,在實施了完善的風險管理措施(例如,購買壽險、健康險、財產險等)、支付了必要的生活支出、購置了必要的資產之后,其余的資金就是儲蓄及投資計劃的來源。很多人將儲蓄和投資稱作“閑錢”,實際上并不十分準確。儲蓄和投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應急基金、教育基金、退休基金和一般投資基金。前三項都是為了特定的重要用途所積累的專項基金,需要根據其對應的具體用途來決定如何投資;而一般投資基金是出于積累資金、增加財富的目的建立的,只有這一部分才可以真正稱為“閑錢”。
從畢先生的情況來看,他為了支付突發的、出乎預料的費用(例如,未投保財產遭受的損失),應該留出一部分應急基金,鑒于他處于單身階段,這方面的需求較低,所以留出相當于2—3個月收入的資金,例如1.5萬元就足夠了。由于“應急基金”本是應急所用,所以一定要保證其具有高度的流動性,當然,也要獲取合理的回報率。可以考慮使用的投資組合:將30%投資于3月期銀行定期存款,30%投資于6月期銀行定期存款,其余40%投資于1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并選擇“自動轉存”,如未動用,在各自存期屆滿之后,自動累積到下一個存款期。
畢先生希望在5年之后結婚,由于結婚的日期相對比較有把握,而費用也可以事先估算,建立“婚嫁準備金”是可行的。這部分資金的投資應該較注重收益性,但是也要考慮五年之后的可變現性,所以風險不能過高。可以考慮使用的投資方式:每季度購買一定金額,例如5000元的平衡型基金(這種基金追求當期收入和資本的長期成長,風險適中,收益性較好)。
如此估算下來,畢先生目前手頭有6萬多元的“閑錢”,而且以后必然還會以較高的速度逐漸增加。這就到了第二個問題:這些“閑錢”應該怎么投資呢?
僅是從感覺上而言,“閑錢”建立起來的一般投資基金似乎更應該注重收益性,可以用它冒一定的風險,事實也的確如此。既然不愿意涉足股市、匯市,畢先生可以為這些“閑錢”選擇的投資工具可以包括風險相對較高的基金、債券、金銀、房產、收藏,當然可以包括風險較低的儲蓄、保險等等。當然,具體的資金數額也是投資決策的硬約束。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畢先生今天只有6萬元,他就可能很難在社區里投資一家100平米的商鋪,基金、債券、金銀、儲蓄、保險等可能更適合他的實際情況。
畢先生可以考慮的投資組合:將10%的一般投資基金投資于3年或5年期定期銀行存款,10%投資于帶有儲蓄特征的壽險(例如分紅險),40%投資于收入型基金,20%投資于成長型基金,20%投資于黃金。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個比例并不是從此一成不變的,畢先生可以根據實際的投資效果進行調整,而像保險這種投資,相對固定的是每年的保費支出,隨著一般投資基金的增長,它所占的比重必然會下降。這些比重只是說明各種投資工具的相對分量,所以絕不應拘泥于此。
投資封閉式基金
文/茅永民
不久前,有美國回來的朋友談起投資,他說,在美國,大多數人也只涉及基金的投資,這就給了我很大的同感。回顧十幾年的炒股經歷,最后還是覺得投資基金是最省力也是見效的一個品種。
在我們的股票市場,基金分“開放式”和“封閉式”,以我的經驗,還是投資封閉式基金為好。理由是:
1、“開放式”有“贖回”的壓力,而“封閉式”沒有。
2、“開放式”的“份額”大,而“封閉式”最大的也只有30億,最小的5億,“船小好操作”。
3、“封閉式”一般有10—30%的“折價”,也就是說他買的一籃子股票(而且都是他們專業人士潛心研究的股票)現在打了七至八折賣給了你。
以我的實際操作,封閉式基金是最穩定收入的典型案例。
下面就是我兩年操作兩只封閉式基金的詳細單子:
2006年1月11日,我買進“基金久嘉”(184722)20000股,每股0.64元(最低價到過0.554元)。
0.64×20000=12800,也就是說那天我花了12800元。
到了2008年1月4日基金價格到了最高點3.728元。但我沒走。
在2007年1月10日第一次分紅,10份送1.00元。0.1×20000=2000元。
在2007年4月6日第二次分紅,10份送5.20元。0.52×20000=10400元。
在2008年4月3日第三次分紅,10份送6.00元。0.6×20000=12000元。
在2008年4月23日第四次分紅。10份送14.90元。1.49×20000=29000元。
2000+10400+12000+29000=53000元。
也就是說四次分紅共分得53000元。加上2008年5月8日的時價0.907元,我的20000股“基金久嘉”現在還值18140元,加上送的紅利53000元,共計71140元,去掉成本12800元,我凈賺了58340元,而交易基金不用交印花稅,在網上交易的手續費也很低,算去掉340元,也有58000元,是我投資的5倍多。
2006年4月3日,我又買了“基金銀豐”(500058)30000股,每股0.63元(最低到過0.479元)
0.63×30000=18900元,也就是說我那天花了18900元。
在2006年5月24日第一次分紅,10份送0.60元。0.06×30000=1800元。
在2007年4月6日第二次分紅,10份送3.20元。0.32×30000=9600元。
在2007年6月19日第三次分紅,10份送4.50元。0.45×30000=13500元。
在2007年10月30日第四次分紅,10份送2.00元。0.20×30000=6000元。
在2008年4月7日第五次分紅,10份送6.00元。0.6×30000=18000元。
1800+9600+13500+6000+18000=48900元。
也就是說五次分紅共分得48900元,加上2008年5月8日的時價0.913元,我的30000股“基金銀豐”現在還值27390元,加上送的紅利48900元,共計76290元,去掉成本18900元,我就凈賺了57390元,去掉零頭,也有57000元了。
兩基金給我贏利是十一萬五千多了,而我的本金只不過用了31700元,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文/茅永民
鰻鱺在一家實力不錯的私企擔任財務,先生在浦發銀行任中層管理,有車有房,雖然是背著銀行的貸款,因為先生是銀行職員所以是低息貸款,夫婦月收入接近三萬元,所以幾年來還存下了10萬元的閑錢。兩人都是和錢打交道的,自然知道存銀行賽不了通貨膨脹,但就是苦于沒有好的理財渠道。
2007年的年夜飯中,我無意間問了鰻鱺公司的成績,她告訴了我一個數字。我按照他們的8、9千萬的資產,口算了一下,就搖了搖頭。旁邊的高老板不高興了。我說:“按照貴公司的‘凈資產利潤率'也就是7%左右,貴公司如果是上市公司,貴股票就是很一般的,而在我的眼里,也就是臭股票一只!”高老板本來對有600多萬的凈收入很是滿足,誰知被我糟蹋成這樣。我說,你別不服氣,有個道理你應該知道,現在銀行的貸款利息就在你的“凈資產收益率”附近,假如你是貸款做的,除了一家子熱熱鬧鬧地忙活一年,也就是為政府解決了幾百人的就業問題。
高老板問我那做到多少才算好。我說起碼增加100%才算湊合,收益率達到20%以上才是我所關注的好股票。老板眼睛眨巴眨巴地看我,用不服的口吻說,看人挑擔不吃力,我給你一筆錢,你做做看?我說可以。他就對鰻鱺說,給茅經理100萬,我倒不相信!
最后我只肯給他做10萬,并讓他在證券公司開了戶。在3月份我給他買了我研究熟了的“匯添富焦點”開放式基金,過了3個月,當這個開放式基金上漲到160%多的時候,我及時清了倉,當我讓鰻鱺去劃了卡后,看到那6萬元利潤時,高老板和所有人都傻眼了。老板一個勁地埋怨我為什么當時不拿100萬?我說兩個理由,1,我只是要說明我的理由,100萬和10萬是同樣能說明道理的。2,任何市場都有風險,而股票市場你們當然清楚。老板這下有點觸動了,他說,假如把我的資產去博一博,也能有這么多的利潤?我說,完全有可能,但也可能把你輸去50%,這就是實業與虛擬市場的區別。這件事在我的圈子里引起了轟動,有許多人讓我支招給他們發財,我只能推委說,這里有很大的偶然性,也許是我選的品種好,也許正好碰上了大牛市。
果然,后來股市就“熊”了,有些不聽我勸告的后來都輸了,包括按瓢畫葫蘆去買“匯添富”的也一樣。最近鰻鱺一再約我,跟我說了她想投資的想法。
所謂理財,就是將個人的財產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我首先給她選了三只股票,用了5萬元,其中有“浦發銀行”,我說,該股現在的市盈率不到20%,而2008年預計可增長50%以上,我選的都是中長期投資的,應該相信我們的股市長久是向上的。還有5萬元我讓她買了“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告訴她這就是投資學中所謂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
根據基金的分類表示方法基金又可分為:股票型、債券型、貨幣市場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是指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股票的基金,債券型基金則是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而貨幣市場基金指基金資產僅投資于貨幣市場工具的基金。相對而言,股票型基金的風險最高,債券型基金次之,貨幣市場基金風險最低,收益也最低。
為什么給鰻鱺作了股票和基金各50%的投資,就是依據“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理念,分散了投資風險而確保了投資收益。
開一家歐洲生活用品館
文/王健春
以前手頭有閑錢時,老是想著去天下哪里玩,買什么名牌衣服、鞋、手袋,上什么星級賓館喝咖啡。時過境遷,現在手頭有10萬元閑錢可以自由劃事,我是這樣安排的:三分之一做票據升值,三分之一投入商務,三分之一作備用金。
三分之一做票據升值,如果拿來買股票,贏的概率太小;買基金也不保險;還是買國債吧,利潤雖少些,但保險系數高。
三分之一做商務,做其他事這些數字可能太少,用來在網上開店,應該夠了。眼下,無論淘寶還是騰訊拍拍,玩網上小店的人無數,網絡上,電器、護膚、化妝品、服飾、手袋、皮鞋等各類商品應有盡有。該選什么商品入市呢?
正在這時,在意大利定居的一對夫婦朋友與我聊,說近日準備帶一批生活用品回上海,想在上海尋找市場,問了我對此的看法后又問我是否有興趣一起參與……
懶人有懶福,如此,商品的種類定位了:“歐洲生活用品館”。在我心底早有儲存,開一家如同巴黎、米蘭、海德堡一樣的特色小店,店堂四壁與貨柜充滿了設計感,色彩誘人;堂內展示著一幅又一幅生活方式的用品,如今,社會發展已到了考量生活用品的細節上,有設計感的用具將是新一代人的首選。
先在網上展示一種生活方式,崇尚天然、陽光和糖果笑容,用充滿人情味的售貨方式,可以在一批喜歡歐洲生活用品的顧客來購物時送上一小株香味好聞的薄荷,一小株香氣四溢的迷迭香,假如是個較大的客戶,索性就送一朵玫瑰、一盆繡球、一盆牡丹或者剛收獲的櫻桃、石榴、葡萄。將客戶升級為朋友后,定期設下午茶,端出現榨水果汁,自制香蕉蛋糕、巧克力曲奇待客,最后讓客人品嘗剛摘下的美國新奇士橙和棗子……
玩笑地向他倆遞上上述話后,電話中他倆大笑,連聲說好,說下星期就去工廠買貨,讓我也提供可進入上海市場的商品品種,準備下個月就回上海。于是我在淘寶、騰訊拍拍上瀏覽了一番,看看人家網上開店的老手是怎樣為自己做廣告和做生意的。看了幾家后,心里有了點數。同時也準備物色合適路段的商鋪,有可能與網上小店結合起來一起開出,讓有興趣的顧客有一個近距離接觸商品的瀏覽處和現場觸摸感。
想想蠻有趣的,從自己樹立旗幟的商界退出后,給身邊人打了幾年工,深感隨性的自己做白領時有種種不便與苦惱。在重新開始的商旅跑道上,準備用最小的成本投入做具有特色的事。老話說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假如悠哉游哉的歐洲生活用品館與自己的愛好幾頭都能兼顧的話,這樣的進入,我自己也被迷倒……
個性化發財夢想
文/承杰
個人夢想1:到大理開酒吧
小馬,27歲,平面設計師
我的老家在大理,雖然已經在上海定居,如果有10萬元,我還是打算在大理開家酒吧。在離大理酒吧街不遠的巷子里,星羅棋布著不少小酒吧,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每個月的租金只需要1500元,為了防止以后房價上漲,我準備一下子交滿兩年的房租,然后用剩下的6萬元做簡單的裝修、雇員工。雖然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回報,但兩年肯定會回本賺錢了。
優勢:大理是旅游勝地,那里無論平時還是節假日都游客眾多,尤其以年輕人為主,而酒吧是必不可少的熱門消費場所,因此選擇在大理開酒吧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他是大理本地人,熟悉其地理環境,了解地方特色,又可得到其父母及親朋好友的幫助與扶持。而且大理的店面租金低,開店的成本不是很高,風險也就隨之降低。利用這些優勢,相信成效會不錯。
劣勢:投資者已在上海定居,在大理開酒吧,遠程管理效果不佳,上海大理兩邊跑,交通費用又成為很大的負擔;大理屬于自然風景區,酒水的來源肯定源自周邊的大城市,運輸費用高和物流費用高是投資開店的劣勢;投資者一下子交滿兩年的房租,有點投機的味道。大理的酒吧星羅棋布,數量太多,且如今的年輕人口味獨特,挑剔性強,如果所開的酒吧很單調,與其他酒吧大致相同,沒有自己獨特的食品、地位、節目等吸引大眾的特色,則不免很容易遭到游客的冷落和其他酒吧的競爭排斥。結論:屬于把握性較大的投資類型,成功幾率70%左右。
個人夢想2:開鹵煮店
羅依,28歲,經理助理
小吃行業是放哪哪活的,所以,我決定花三萬元錢在大的居民區包一家門臉很小的鋪面房,雇兩個伙計,就是“鹵煮火燒”的字號,保證火。
優勢:吃是永久不衰的話題,因此選擇方向是正確的。一碗餛飩能賣4元也能賣100元,創業不在做什么,而是怎么做。鹵煮制作方法簡單,省去了高薪聘請廚師的麻煩,小鋪面積不求大,所需雇員少,成本較小,收益見效快。
劣勢:民間特色小吃店生存或許不難,但做大也不容易。首先最好能開在鬧市或旅游地周邊,以吸引流動客源,居民區隱蔽不說,而且上不了檔次,要想能夠打出名聲,則需要長久的努力了。而且現代人嘴挑剔,民間小吃已經是窮途末路,且人們對小店的衛生要求極高。結論:屬于憑興趣愛好的小本投資,成功幾率70%。
個人夢想3:開個性紀念品店
AMY,27歲,編輯
市場上很多賣非洲紀念品的小店都以次充好,用美院學生的仿制品假裝原單貨,所以我決定用一些資金先到非洲小國轉一圈,自己搜羅一些既便宜又好,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小紀念品,拿回來賣。因為家里本來有一家禮品店,所以省去了開店的麻煩,十萬元錢還是綽綽有余的,既能旅游,又能買回好東西來賺錢,一舉兩得。
優勢:屬于一石二鳥的理想創業之路,很符合現代社會潮流中的自由職業人創業之舉。利用本身的便利條件,操作較簡單,虧盈雖不大,但足以換來一定的收入,以及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精神享受。劣勢:供給不具備穩定性和持續性。去非洲的路費絕不可小覷,個人所帶回的飾品數量亦極其有限,且國人模仿力極強,成本低廉,有又便宜又好看的東西,又非國際超級名品,誰在乎你是不是從非洲背回來的!
結論:屬于可行性不大的一次性投資類型,成功的可能性為10%。
個人夢想4:經營個人網站
楊洋,26歲,平面設計師
十萬元足夠我經營一家個人網站了。我打算做一個信息類的網站,主要搜集全市最有特色的小店、酒吧、小飯館,以及小型有個性的娛樂場所,介紹這些吃喝玩樂地點的具體信息。十萬元主要用于網站支持和信息采集,雇個大學生兼職負責網站維護,上傳照片、文字。一年之后網站有了穩定的受眾群,便把它以二十萬元的價格賣掉。
優勢:網站的投入較小,不需要很大的固定資產,而且目標群很廣闊,沒有地域限制,只要看到的,都會有收益。如果做得大,還可以建立一些廣告合作業務。此外,網站傳送信息的方式比圖冊、報紙等快捷方便,且更新頻率非常迅速,易被大眾接受和喜愛。
劣勢:辦此類網站的風險,就是競爭激烈。網絡泡沫時代已經過去,做網站已經不是太能賺錢的新興產業。除了幾個有名的門戶網站,個人網站、規模較小不具競爭能力的小網站很難出名,沒有聲名在外,點擊率就成問題。而且,如果沒有很好的商業運作手段,缺少策劃的話,網站一旦建成,很容易處于一種停滯階段,既沒有資金的消耗,也沒有資金的回流,成為死網,最后只能淹沒在商業網站的大潮中。
結論:屬于風險指數較高的投資類型,成功幾率為40%。
個人夢想5:加盟服裝店
劉雪萍,25歲,化妝師
我和好朋友準備合開一家服裝店,每個人出資十萬元,所有的貨源均從香港進,賣僅此一件的衣服和飾品,我們挑選的店面地處鬧市,所以租金比較貴,每個月8000元,員工1人,每個月工資800元,加上水電費,每個月的開銷超過萬元。朋友幾乎每個月都會到香港出差,所以進貨的路費省下不少,只是服裝的進價比較高,所以每件服裝的售價勢必要提高,打算定價在300元左右。優勢:當今服裝消費崇尚個性,穿著趨向休閑化、多樣化、個性化,“香港”來的“僅此一件”的服裝,恰好抓住了人們的“不與他人同”的虛榮心理。況且因為可以公費出差,進貨的路費被省下,所以成本降低了許多,是個不錯的創業選擇。
劣勢: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服裝成本高,使得定價不得不更高,而喜歡在私人小店里購買服裝的人,大多是抱著貪圖便宜“淘”貨的心理,加之商場之間由于競爭而瘋狂降價的行為,使得人們看到相同高價位的服裝,就會產生“花這么多錢還不如到商場里買牌子貨”的心理。
結論:機會與風險共存,做好的話投資回報相當可觀,成功幾率50—60%。
個人夢想6:收購報紙雜志
阿鐘,25歲,報社發行
不是有訂一年報紙送一輛自行車的嗎,我可以訂他3000、5000或更多,除了賣5000輛自行車的錢,報紙賣廢紙還有錢。還有的時尚雜志,動輒送價值100多元的名牌化妝品,我買他1000份雜志,價值10萬的禮品就到手了,再把1000份雜志低價傾銷或賣廢品,能找個下家也成,我把禮品給批出去,總共花十萬(20元/本×5000本),禮品是100元×5000份,怎么做怎么合適不是?
結論:本條被評選為最IN的發財方法。其實還可以把這個方案賣給一些報刊的競爭對手,這又打擊別人發行,又能賺錢的點子可以讓你連十萬元的本錢也省了,等著分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