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諒
中國作協會員,上海作協會員,經濟學博士,在某機關任職,啃書與碼字為一生嗜愛,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飲咖啡,過把癮也。

說起泰國,往往令游客們首先想到的是人妖。仿佛人妖才是這個國度最重要的旅游資源。其實,只要稍加留意,細作回味,就可以感覺到,這個國度最有魅力的恰恰是到處可見而又別具風采的建筑。建筑所折射出的迷人光芒,是這個國家令人折服的永恒的神奇。
篤信佛教的泰國,仿佛每一時刻,每個空間都與佛神相連。他們的建筑因此也燦爛輝煌,具有佛之神韻。據介紹,泰國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廟有三萬多座,在這只有51萬平方公里面積的國度,堪稱一大奇觀,也足以震撼人心。
玉佛寺是泰國最大的寺廟,其供奉的玉佛,與曼谷的臥佛、金佛同被尊為泰國的三大國寶。玉佛寺高墻長廊相連,并且金碧輝煌,它囊括了泰國各佛寺的各個特點,又形成自己的特色,是難得的藝術瑰寶。玉佛寺初建于1782年,之后經歷多次修繕,至今保存完好。玉佛寺有三個地方令我驚奇:一是它占地2.1萬平方米,是大王宮的組成部分,面積也占了大王宮的四分之一強,就是這樣一個最著名的佛寺,卻是泰國唯一不住和尚僧人的寺廟。
二是它的建筑特色,同時在尖頂裝飾、建筑裝飾和回廊壁畫三個方面大放異彩,引無數建筑藝術家競折腰。再就是它的一面長墻,是用彩瓷鑲成,梅、菊、牡丹還有飛鳥的圖案,色彩鮮艷,栩栩如生,也令人感嘆!據說,這是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帶來的建筑材料和建筑藝術,在東南亞悠然綻放,也讓人驚羨!
的確,泰國佛教的建筑、雕刻和繪畫的藝術材料都凝聚在了玉佛寺的每一個地方,每一處細節,從而使玉佛寺顯示了一種超然的與世不同。而宗教和文化的融合,又使玉佛寺頓生一種光耀,讓人敬仰。
說到廟宇,雙龍寺也不得不提。雙龍寺是典型的泰式建筑。泰式寺廟一般都在正門建有巨大的龍身,廟門兩側還有大象蹲守。寺中的各類建筑,包括中蓋、神像、屋頂等都是用黃金點綴。據說雙龍寺所用黃金要近500斤!聽來讓人吃驚,雙龍寺的輝煌也令人驚訝!
在清邁,各類寺廟風景獨特,值得好好鑒賞。清邁寺是清邁最古老的寺廟,是帶有泰國北方建筑風格的建筑,大理石雕像已有相當年頭。用成排的大象雕塑支撐著的方形佛塔,也是一景。
古套寺,曾經是國王的度假行宮,都是木材制作,堪稱杰作。而葫蘆形的佛塔世界獨一無二,被稱為“泰國最復雜美麗的杰作”,倒也頗令人深思。
我在泰國徜徉,也驚訝于泰國建筑與中華文明的巧妙融合。中華建筑文化一直對泰國的建筑有巨大影響,中式風格的建筑,在泰國也是隨處可見,而且,難能可貴的是,這些中式建筑既秉承了中國古建筑的藝術特色,還不斷演繹創新,萬變不離中國文化。結構如同中國南方的庭院式和殿宇式建筑,屋頂則呈大層頂架構,還有雕梁畫棟,藝術與實用性結合得非常美妙,有的還在園內仿蘇州園林,鮮花飄香,樹葉茂密,又有山有水,整個就是中國建筑文化的縮影。
到過泰國的人,看到這些,都會禁不住感嘆:難怪中泰人民友誼地久天長,文化的融合就是一種基礎和底蘊。
泰國多佛塔,多寺廟,也多宮殿,幾天旅行,恐怕都要光顧也難。不知何時,泰國人依據泰國的形狀,建造了一座古城。它占地80多公頃,把泰國的各式建筑,其中包括殿、廟、塔、橋、亭、樓等融于一地,按實物比例縮小,面貌如真,還賦予了更多傳說故事,使古城更具神韻。在此游覽,真可謂一目了然,又流連忘返,泰國建筑風景盡收眼底。
據說泰國有90%的人信佛,這就難怪佛之多了。而與佛相聯系的建筑,又是如此美妙無比,頗具匠心,與香火相輝映,與現代人互襯托,那種古老而又時尚的魅力就更加濃郁了。
千佛之國的泰國,最奇的真乃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