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家媒體公司工作,公司里有一位女同事,從英國讀了碩士回來,看上去挺弱不禁風,也不是那種強出頭的類型。她主要負責公司一支慈善基金的運營,這是一塊老板鮮少過問的非主營業務,工作悠閑,一般都能準時下班。工資雖然不高,但小日子過過是沒有問題的,沒事兒就上網研究美容、廚藝,還能利用閑暇時間做做股票。
沒想到,有一天這女孩不聲不響地就辭職了。當時,我還挺納悶,覺著那樣的工作還挺合適她的。半年以后,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后,女孩回來了,手里拿了一大盒巧克力蛋糕,分給同事們吃——她開了一家蛋糕連鎖店,當上老板了!

至今我還記得當時的訝異感,怎樣都不會想到,這么一個瘦弱的女孩,居然會做起生意來。雖然開一家蛋糕店是不少女孩從小的夢想,但真要自己著手從找店面、進原料、找師傅、做宣傳等等一步一步做起來,光是想想,就不簡單了,何況人家開的還是連鎖店!更令人吃驚的是,女孩說,她完全不是因為喜歡蛋糕才開蛋糕店的,而是“從小就想要做生意來著”,正好有這么一個加盟經營的機會,就和兩個朋友一咬牙買下了這個蛋糕品牌的長三角地區加盟經營權。
別看她外表孱弱,內心卻相當執著。于是想到,她大概就是媒體上常說的“女強人”??扇思易约簠s說,壓根就沒考慮過這個問題!白天籌劃著如何擴張連鎖店,晚上回家和從前一樣研究美容、廚藝,還定期去健身房練練舞蹈和瑜伽。
想想也確實可笑。我們總是在討論,男人們應當如何讓事業蒸蒸日上,但當主語變成女人的時候,卻需要先搞明白定位的問題——究竟女人是否需要事業蒸蒸日上。
在賢惠的家庭主婦和能干的職場女性之間,似乎天生就有一條三八線。不信的話,可以試著做一次如下測試。
1、 告訴朋友自己有一位女老板。
那么,你馬上就能換來朋友的同情。一般來說,女老板的潛臺詞就是快要奔四了還沒有結婚,動不動發一點莫名的火氣,看到下屬和男友通個電話立刻臉色發青。
2、 告訴朋友自己愛上了一個沒工作的女孩。
那么,你同樣會換來朋友的同情。因為家庭主婦的潛在含義是,只知道生活安逸,不懂得工作艱辛,一丁點苦頭都吃不得,或者就是不懂團隊合作和職場生存。如果,那還是一個上海女人,那么,十有八九不是嗲妹妹就是作天作地的角色。
經過以上分類試驗,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有無工作,女人和工作這兩個詞語放在一塊兒的時候,總能生出不少麻煩事兒來,誘發出無邊的聯想。可其實我們都知道,確實就有很多女人,就好像我那位前同事一樣,身兼成功的女領導和家庭主婦,一邊揣摩著商業機會,一邊掂量著晚飯吃什么。無奈的是,雖然社會早已開放,男女早已平等,但在我們自己的潛意識里,不平等還是根深蒂固存在著。不是女強人就是小女人,難道女人找工作就不能是一道多選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