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民劇異軍突起,如電視劇《大哥》、《親情樹》、《空鏡子》、《最浪漫的事》等。它們從歷史的傷痕中走出來,從浪漫的憧憬中走出來,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沒有巨星級的陣容,沒有強烈的視聽沖擊,沒有唯美的影像造型,大多立足于一個小家庭的生活變遷與情感糾葛,折射一段平民的日常生活狀態,反映整個社會的時代基調。
注目現實生活
當代人被物質異化與拘禁,對自由競爭的壓迫充滿了茫然、焦慮、空虛與孤獨感,而電視劇恰恰造成了個人與劇中人的社會身份(角色)、個人物理場所與電視劇中提供的典型物理場合的組合,觀眾期待從電視劇提供的生活中尋找心理認同感,或從劇中人的身上找到共同體驗。這種社會身份和物理場合的弱化,使觀眾在看電視的時候,對“自身位置”的感覺變得無足輕重,而傾向于從電視劇中咀嚼濃縮的現實生活。因此,直面現實人生、真實反映現實社會心理是電視劇文本創作的核心內容,現實主義是它的基本創作方法和突出的美學品格。近年來這些精品平民電視劇,絕大多數都具有明顯的現實性特點:“以現實的社會生活為藝術的表現題材,以現實的表現主題為作品的敘事主題,以現實的社會心理為作品的敘事焦點。”①
平民劇以獨特的視角反映時代變遷中每一個閃光點,敏銳地把握住老百姓的生活狀態。它注重的是電視劇的“審美和情感的社會溝通”,力求表現與現實生活同節拍的具體事件和典型的人物藝術形象,從平凡中抓住容易被人忽略的不平凡,用樸素精煉的基調表現富于質感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平民劇關注現實生活,給人提供了安全感和“家”的感覺,散發著濃濃的人情味,堅持的是對人類精神狀況的深度開掘,看似瑣碎的生活中蘊含著高度濃縮的生存經驗,表現出從異化的生活向富有人情味的日常生活的回歸。
聚焦“劇中人”
電視劇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的關鍵,是要塑造生動的人物形象?!皠≈腥恕睂嶋H上就是生活中各色人物的提煉和濃縮,也是現實生活中最具有本質意義的現象的藝術概括。要多層次地展示人物性格,特別強調揭示那些深層的、無意識的、潛意識的屬于“自然人”范疇的東西,并強調人的個性,這樣的“劇中人”才會特別真實。但是在電視劇中,最重要的還是要把“劇中人”放到故事之中去,以人為本,根據人物來設置必要的事件,以人物的行動來推動事件的發展,從中展現人的心理、感情特質。
因此,“因人設事,以人帶事”是電視劇塑造人物的最基本要素,“劇中人”在這里是焦點,所有事件都是為它展開,也都是為其一步步形象豐滿做基石的。平民劇正是做到了這一點,并形成了新的拓展:把老百姓的普通生活放在社會日常的流程之中,劇中沒有大喜大悲,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僅僅是平凡艱辛的日常生活,普通的劇中人和平常的事件共同推進其發展。唯其平凡,才顯出劇中人的不平凡;唯其艱辛,才顯出社會的復雜與人生的滄桑。
在電視劇《大哥》里,雖然父親陳世榮在場,但真正承擔起“父”的職責和義務的卻是大兒子陳文海。他是陳家大大小小十幾口人真正的頂梁柱,上自老漢的衣食起居,中及兄妹弟媳的家庭、情感與工作,下迄兒女的學習、生活,無一不是由文海操持張羅。所有事件的展開和推進都是以他為焦點的,所有人物間的矛盾沖突、情感糾葛以及同外界的沖突對立只有在主要“劇中人”文海的行動中才能獲得最終的解決。通過大哥這一形象的塑造,觀眾看到了一個品格高尚、個性突出、有血有肉的“大寫”的人,還可以看到中華儒家傳統文化中“仁者”的影子,他完成了從封建落后的一面躍升為新時代道德評判體的轉變。
平民電視劇通過展示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給人以真實感和認同感的享受。它將藝術創作點立足于人,所闡釋的是在各種情境中人的精神力量之間的沖突撞擊與個人的抉擇,這與正在勃發的社會群體對個性意識的重視正好吻合。如此,觀眾才會不由自主地與劇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運。
情感回歸
愛的力量使人們聚會成為共同體,它并不窮盡在無定形地流動著的情感中,也并不限定在某一種情感之中,而是更多地表現在生活之中,擁有豐富的內涵。
平民劇使我們重新界定和理解了“情感”的豐富文化內涵。通常,人們已習慣對“情感”戲的心理審美需求簡單地鎖定為空中樓閣式的夢幻愛情、刺激的婚外情,仿佛除此之外別無它情。平民劇的出現,使“情感”的本質得以延伸,使得受眾對豐富美好的情感和對生命的本質意義進行了重新思考和詮釋,對“家庭”觀念進行重新審視,建立積極向上的民族文化精神,更加珍愛生活,從而推動社會進步。
孫家小院里雨欣和弟弟妹妹種下的親情樹是電視劇《親情樹》設置的豐厚的情感語境。它告訴我們,也許生命中充滿關愛與背叛、真誠與虛偽、寬恕與怨恨,但是流淚之后要學會更好地生活。《大哥》從頭至尾貫穿著父子情、兒女情、夫妻情,感人肺腑;《空鏡子》里孫家姐妹屋里的那面鏡子一次又一次映出孫家的風雨,其實這面空鏡子映出的不僅是生活的道理,更多的是親情。
平民劇中體現了中國傳統家庭觀念,這種情感的回歸是更深層次上的。生活中,人們常常忙碌地連“家庭”都沒有感覺,卻又在苦苦掙扎著要去找尋心靈的歸宿:家。電視劇《最浪漫的事》中,母親一人面對三個女兒戀愛、結婚、生子、離婚、復婚等一系列生活變故,她們哭過笑過,傷過痛過,在平淡的日子里尋找,在往昔的回憶中感悟,才細細地嚼出了家的別樣滋味。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樣的“家”才是現代都市人心目中的“理想國”和家園想象中的“烏托邦”。
注 釋:
①賈磊磊:《中國電視劇的歷史和現狀》,《文藝研究》,2001(6)。
(作者單位:史小建,河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李進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基礎部)
編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