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我國廣電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僅上半年電視廣告的增幅就達15%。遠高于報紙、雜志、電臺和戶外四大媒體。然而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作為“電視大國”的中國目前仍是“創意小國”,看到選秀節目在2006年大行其道,紅火一時,各臺便紛紛推出自己的品牌選秀節目。未曾料到,2007年9月份,國家廣電總局出臺系列措施對選秀類電視節目作出限制,省級衛視在黃金時段禁播選秀節目。經歷了4年的暖春與酷暑,我國的電視選秀節目開始進入冷靜期。
山東衛視2008年全新改版,以“講親情為主要內容,講故事為主要手段,情感類談話為基本形式”的《天下父母》欄目每晚與觀眾溫馨相約,精心打造山東衛視“情義”品牌。貴州衛視以“無盡可能 盡在人生”打出情感牌《人生》。四川衛視隆重推出08大戲——大型紀實欄目《故事》,展示世間百態,體現人文關懷,弘揚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浙江衛視新版《公民行動》,將“真情故事+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講述公民情感故事。而江蘇衛視在全國省級衛視硝煙滾滾的頻道特色大戰中,更是早早地鮮明亮出“情感”定位的大旗。2007年3月,江蘇衛視推出的日播節目《人間》一炮而紅,開播第一周即成為全國衛視同時段、同類節目的雙料冠軍,成為改版后江蘇衛視“情感”類節目的王牌。
在民生新聞和娛樂選秀高歌猛進之后,以關注、探討、記錄、再現和演繹百姓“情感”為主題的情感類電視節目以貼近性為突破口,成為拉動頻道收視的新生力量。一時間,情感類節目成為收視新寵。2008新年伊始,除了新欄目高揚起情感大旗,國內許多早已深入人心的名牌欄目也悄然在節目中加入情感元素,像央視的《實話實說》,開年就推出了《我們的精神家園》系列節目,用人性化的新聞故事、故事化的情感內幕追蹤人物命運,表現人性光輝。連原本是娛樂節目的《非常6+1》也在節目中,以紀錄短片的形式演繹明顯帶有情感色彩的故事。
情感類電視節目是指以談話、記錄和事件重構等多種手法表現、展示和關注人類情感的節目,包括情感談話類、情感記錄類、情感活動類、情感欄目劇類以及情感電視劇,節目主題多涉及親情、友情、愛情,誠信、道義、責任、矛盾、沖突等貫穿在情感故事中,并借鑒故事片“起因——經過——高潮——結局”的敘述模式,通過“過去時再現+現在時講述”的表現形式來設置懸念、結構故事、展示細節與再現矛盾沖突,為忙碌生活中的人群提供了戲劇觀看的無窮張力和快感。
情感類節目中的精神核心是展示普通人的生存狀態、聚焦普通人的情感故事,弘揚人世間的真善美。曾有人說過,《講述》是央視節目形態最簡單的欄目、是主持人語言最少的欄目,同時也是展現尋常百姓最多的欄目,節目中出現的主人公90%以上都是尋常百姓,著力展現的是普通人精彩的人生故事。小故事大主題、小事情大道理、小人物大情感。
“煽情”一直就是電視節目賴以捕獲觀眾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情感類電視節目扎根于當代中國社會主流文化與民眾的基本人性之中,關注大眾生活、關懷大眾心靈,利用媒體為公眾提供自由、平等、理性、友善的情感交流平臺,借助現代的傳播技巧,對公眾進行撫慰、排遣、調解,滿足社會轉型期民眾渴望交流、表達、宣泄的內在需求。在國家大力倡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對于在市場變革中日漸強調“貼近性”、“生動性”的電視媒體來說,將更多的關注轉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個討巧的、多贏的選擇。顯然,在中國電視業逐漸步入平臺和品牌競爭階段之后,通過播出貼近觀眾需求的情感節目來培育忠實觀眾已經成為電視臺謀求競爭優勢的重要策略。
在不斷關注小人物、關注“小情感”的同時,電視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責任感也在日益加強。以中央電視臺和部分省級衛視為代表的市場強勢力量高舉“公益”、“慈善”和“愛心”的大旗,關注弱勢人群、關注困難群體,使社會“大情感”也日益成為電視節目中一面鮮明的旗幟和一抹溫暖的亮色。
江蘇衛視連續三年舉辦十大真情故事評選活動,獲得了全國前三的高收視率,并募得巨額善款。央視《共同關注》欄目講述救助貧困學生的節目《圓夢行動》不斷掀起收視熱潮。2007年1月,貴州電視臺啟動了大型電視公益活動——“立白集團溫暖行動關注農民工”。湖南衛視在擅長的娛樂節目中加入了公益元素,如《勇往直前》節目中明星聯動企業向湖南省青少年基金會捐款,建造希望小學。東方衛視的《閃亮星感動》以明星陣容來推進慈善活動。本著“用創新的理念獻愛心,用創新的機制做公益”的理念,央視經濟頻道在2007年推出了年度最具影響力的公益活動——《春暖2007——百萬志愿者在行動》,全年以公益為主題展開四季公益周的播出,成為央視重要的品牌之一。山東衛視的《先聲奪人》欄目和山東省慈善總會聯合設立專項慈善資金賬戶,用于獎勵或救助優秀鄉村教師,讓節目成為社會公益事業的推動力量。
時下的中國情感類電視節目,以民為本,以情為綱,用熱情點亮希望,用真誠感動人心,用溫暖驅走寒冷,正從以前單純的戀情、親情、友情、恩情等種種“小感情”發散至英雄的情感、扶貧幫困的博愛和社會熱度背后的真情,節目或調查、或傾聽、或溝通、或幫助,不再以激烈的事態矛盾為收視訴求,而是帶著強烈的媒體介入色彩和幫助色彩來體現媒體擁抱社會的情懷,來凸顯媒體責任,并借用社會力量、政府力量和民間力量,形成互動、交流,做到真情的真正延續。“小情感”與“大情感”的交融和結合,不僅讓“慈善”、“公益”等成為整個時代的“大詞”,也將把我國情感類電視節目推向發展的高潮。
(作者單位:河南電視臺)
編校:楊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