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作為一種新生的電視節目,從199r7年香港回歸現場直播才真正開始,經過十多年的完善與發展,這一傳播形式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電視新聞現場直播迎合了廣大電視觀眾的心理需求,顯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狀況并不是完美無瑕的,在“光環”的背后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存在的問題
題材選擇上經常出現誤差。近幾年來,一些電視臺為了能夠推出新聞直播節目,動不動就大張旗鼓地對一些不值得進行現場直播的事件進行現場直播,或者對一些只有專業人士才關注的事件進行現場直播,其結果是電視觀眾在觀看新聞直播節目后感覺索然無味,或者是根本看不懂、看不慣。
以“連線”代替“現場”。我們所說的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是指對事件發生現場和發展進程的及時性報道,這種報道應該是圖聲并現的,能夠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綜合感受。但是我們經常看到以電話“連線”代替“現場”的現象。推崇“連線”而減少“現場”是對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一種歪曲。
假直播的現象時有發生。假直播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新聞記者帶著策劃人先期的策劃框架去現場進行采訪報道,影響了記者對現場情況的判斷和對信息的選擇,所做出的現場報道無法反映事件的真實面目;二是拿以前錄制的消息充當直播的新聞。用虛假的信息掩蓋事實的新聞事件現場。為了一些政治的需要或是電視媒體自身的利益,部分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中時有假直播的扮演角色,這種狀況的存在,無法讓電視觀眾了解到完整的事件或認識到事件的真實面目,也就失去了新聞現場直播的意義。
直播技術設備落后。各種先進的科學技術設備是做好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硬件基礎。缺乏相應的技術設備,想要做好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直播資源整合不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某些新聞直播節目中或是主持人言語表達出現差錯,或是圖像、聲音傳輸出現阻塞等問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傳播資源整合不好的后果。
報道環境欠佳。盡管近年來我國政治民主程度不斷提升,電視媒體的報道環境已經有所改善,但是在一些人心口中還存在著類似“媒體只是黨的政治宜傳工作的一部分”等思想,這些思想的存在嚴重限制和制約著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工作的進行和發展。其結果導致一些本應該陽電視觀眾做現場直播的新聞由于種種政治需要和其他方面的利益而不能做現場直播.無法讓電視觀眾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和進程。
解決對策
慎重選擇直播題材。由于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所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都比較大,加之一些枯燥、沒有直播意義的題材也不能吸引廣大的電視觀眾,因此。在選擇新聞現場直播題材上應該采取謹慎的態度。慎重選擇題材需要從以下三方面人手:一、提高采訪人員鑒別新聞素材的能力。具有優良甄別新聞素材能力的采訪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內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二、側重平民化方向。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主要受眾是廣大的電視觀眾,他們希望看到的多是反映國計民生的題材;三、側重對重大事件和突發事件的報道。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最大特點就是即時性、真實性和參與性,應該側重發揮其在這些方面的優勢。
側重“現場”報道。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主要外在表現就是即時性的現場事件圖像和聲音并現的綜合,如果以“連線”取代現場,那就與廣播現場直播沒有多大的差異了。因此,在電視新聞現場直播時要盡可能多地運用“現場”報道。這首先需要電視新聞工作者轉變思想觀念,認識到“現場”與“連線”的重大區別,讓“現場”說話;其次,要完善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技術設備,不能讓技術設備的落后成為制約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瓶頸”。
展現事件的本來面目。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片頭的一句話“用事實說話”,吸引了無數觀眾關注的目光。廣大電視觀眾觀看新聞無非就是想了解新聞報道事件的真相,任何蒙蔽觀眾的報道都是不負責、不稱職的表現。為此,首先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制度要求來制約假直播現象的發生,對做出虛假直播的相關人員給予嚴厲懲罰,凈化電視新聞直播節目的環境;其次,教育廣大新聞工作者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工作態度。對人民負責,播報出真實的事件現場是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采用先進的直播技術設備。就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來說,全部的電視媒體都采用先進的直播技術設備還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雖然存在距離,但我們仍然要為實現這個目標付出不懈的努力。首先,國家要加大對電視新聞直播工作的財力投入。運用國家財力上的支持幫助電視媒體更新落后的技術設備。其次,各個電視臺要努力創收。電視臺可以依托自身的電視廣告等收入來增加經濟收入用于改進電視新聞直播技術設備,并用提高電視臺社會影響力來吸引更多的企業來做廣告,實現良性循環。
系統整合直播資源。發揮現有資源的整體優勢,實現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保證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順利進行。系統整合直播資源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一是選拔優秀的直播節目策劃人。優秀的直播節目策劃人能夠根據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經驗總結來全面調動各種直播資源,并領導多種資源的有效配合。二是做好直播經驗總結。俗話“熟能生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盡可能演練電視新聞現場直播工作,并不斷地積累經驗,找出資源配合不協調的原因,并在集體學習與總結中廣泛地交流與探討,實現各種直播資源的協調配合。
創建優良的報道環境。創建優良的報道環境,給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事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氛圍。首先,加快民主化進程。當今,社會民主化進程已經逐步加快,電視媒體的民主化進程也應該加快腳步,創建比較寬泛的、自由的電視新聞現場直播的社會環境。其次,堅持為黨負責、為人民服務的原則。電視新聞現場直播不僅僅要為黨的政治需要服務,同時還應該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原則,向百姓展現出現場直播事件的真相。
(作者單位:鄭州電視臺)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