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陸游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
身如病鶴長停料,心似山僧已棄家。
高枕時時聞解籜,卷簾片片數(shù)飛花。
飯余解帶摩便腹,自取風爐煮晚茶。
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共走過了85個春秋,這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時代無疑是長壽老人,即便今天也算得上名副其實的高齡老人。陸游寫了不少養(yǎng)生詩。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了解詩人的養(yǎng)生之道,也不難領(lǐng)悟詩人的長壽之因。
養(yǎng)生詩《自詒》,是提倡養(yǎng)心怡性、豁達開朗的。
陸游寫此詩時,年老體弱多病,但他在病魔面前,不是郁郁寡歡,垂頭喪氣,而是笑對疾病,豁達開朗:高枕時時聽到“解籜”(從草木上脫落下來的皮或葉)的聲音,透過“卷簾”悠閑地數(shù)著飛花;“飯余”,解開腰帶,以手按摩腹部;自己生風爐來煮晚茶。從中,人們根本看不出詩人是“身如病鶴長停料”之人,看到的是一個怡然自得的詩人的形象。
“愈老愈知生有涯,此時一念不容差”。人越老越知道生命的短暫,更應(yīng)珍惜自己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心境,不能有絲毫的差失。讓我們牢記這位詩人的話,讓自己的晚年過得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