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筆者在與朋友吃飯時,聊起了騎自行車的事。朋友平時不愛坐公交車,而喜歡騎自行車,并在日復一日的騎車中,悟出了一個道理。
在上下班的路上,特別是人流高峰期,騎自行車的隊伍很壯大,在十字路口一遇上紅燈,車隊便戛然而停,這時騎在前面的幾位便在斑馬線前面一字排開,像百米賽跑的運動員一樣,等候著綠燈的開啟。朋友說,在等綠燈時,他會利用短暫時間,見縫插針般地移動到隊伍的前面(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等綠燈一亮,就盡力往前騎,騎在隊伍的前面。在紅燈過后,前方道路很暢通,沒人阻擋,也沒有了擁擠,可以盡情地發揮出自己的車技和潛力,要是速度快些,不停地往前沖,興許還能趕上前次綠燈放行的隊伍。這樣一來,就可以不停地超越。如果處在隊伍的后面,自己也不想法子沖到前列,而甘心隨大流緩慢前行,只會一直落后而領先不了。
聽了朋友的這番分析,筆者很受啟發。騎車是這樣,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同一批進大學的同學、同一批進企業的員工、同一批進機關的同事,若干年后,相互之間的差距就顯露出來了,有人進步和發展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有人則是進步緩慢,碌碌無為。原因在于,進步快的那些人,能充分利用時間,把握住每次機會,努力發展和提高自己。如騎車那樣,在亮起紅燈的短暫停留時,有心人就開始為起跑做著各種準備,等紅燈過后,他們便領先起跑,占據有利位置,奔向前方。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事事預先準備、提前打算,這樣在機會到來之時,便可得心應手,取得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摘自《中國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