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前的超市開業(yè),人流像夏天河里陡然漲起的洪水。每天早晨,超市還沒有開門,門前就聚集一百多人。晚上九點,進出的人群還是絡繹不絕。商品那么豐富,何必如此急呢?跟老人們一聊才知道,超市為了招引顧客,個別商品大幅度優(yōu)惠,每天銷量有限。細細計算,即使將所有降價商品都買到,最大優(yōu)惠絕對不超過一百元,一般人也就是買其中幾件,得到十多元優(yōu)惠。
如此,有必要早起候門,擠站在二三十人的購物長隊里焦躁地等著嗎?事實是,有很多人去買,他們說:有那必要。
簡單分析:前去購物的人,一是有時間,二是少金錢。費點時間省點錢,他們覺得值。
時間的長度對每個人都一樣,人活百歲是36500天,可每個人時間的價值不一樣,每個人每小時的價格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一個月收入100萬元的人,他的一小時價格是1389元。一個月收入1萬元的人,他的一小時價格是13元8角9分。一個月收入1000元的人,他的一小時價格是1元3角8分9厘。一個月收入300元的人,他的1小時價格是4角1分7厘。
生命和時間,都是有價格的。
(摘自《學習博覽》)
人生需要一個回望的角度
◎ 馬德
有一次,一個記者采訪一位在十年浩劫中活下來的畫家。畫家回顧了自己在那場浩劫中所遭受的苦難和屈辱,如何被游街羞辱,如何被造反派毒打,又如何在痛苦中安慰不想活下去的家人等等。畫家在談到這些刻骨銘心的往事的時候,語調平靜,語速平緩,仿佛從這場劫難中走出來的不是他,而是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沒有惱怒,沒有怨恨,那種超然與豁達,是超越了死之后對生的平靜的審視和仰望。
他也許早已明白了,拋卻過去的仇恨,忘記曾經有過的屈辱,以一顆平靜而安然的心去生活,就是對活下來的自己最好的獎賞與尊重。然而,奔波在俗世生活里的我們,更多的時候,為權錢處心積慮,為利欲勾心斗角,為得失斤斤計較,為恩怨睚眥必報,憂愁剪也剪不斷,煩惱越理越煩亂,最終迷失迷亂于瑣碎的生活里。
人生,太需要一個回望的角度了,譬如站在死的角度上回望生,站在苦難的角度上回望幸福,站在煩惱的角度上回望快樂,站在喧囂的角度上回望寧靜,有了這樣一個回望,就會對生活有了清醒的審視,對人生有了恰當?shù)膽B(tài)度,也就會懂得珍惜當下,珍愛生活,珍重生命。
(摘自《雜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