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炙手可熱的電臺節目主持人,除了分內的工作,還有數不清的聽眾來電和來函要處理,真是忙透了。可就是這個忙透了的她,每月一定抽出一整天時間去“做一棵白菜”!
事情是這樣的:她讓自己躺在床上,把呼吸調到最細最慢,身體紋絲不動,屏棄一切思想意識,只把自己想象成一顆白菜,安靜、簡單、干凈,在那里水靈靈地慢悠悠地生長。當然,一整天時間呢,渴了,她就喝幾口礦泉水;餓了,她就吃幾塊餅干。
她說,當她身為“白菜”的時候,人生就出現了短暫的空白。當她再做回“人”的時候,會有兩世為人的誕生感,會有脫胎換骨的清新感,會像孩子一樣對一切充滿了好奇,會強烈地感到自己的血在流,是紅的是熱的……總之,人生有了空白真好!
我們通常把人生的分分秒秒填滿,理由是“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也刻意去休閑,但并不能把心頭的那些沉甸甸真正剔除。許多時候,休閑不過是偽休閑罷了。我們的人生像極了一個被塞滿東西又被扎緊了口的袋子,又像極了一間四面是墻而沒有安裝門窗的房子!請抬頭看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吧,它再繁茂,枝葉間也留有空白,當風穿過空白的時候,大樹會搖得很耐看,穩定又多姿,堅固又飄逸……
那位女主持人的人生就像有風穿過的大樹,飽滿又透氣!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無論你是躺在床上“做一棵白菜”,還是坐在山巔“做一塊石頭”,抑或以其他方式不說不想不做,忘掉世界,忘掉人生,忘掉自己。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那空白其實很可愛。它像一段激昂樂曲中的幾個休止符,像一本寫滿字跡的稿紙中夾雜的幾張白紙,像現代化的樓群中裹挾的幾片綠地,像山雨飛濺中的那幾處能避雨的小涼亭……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那空白不是空缺,更不是蒼白。它以靜滋養著動,以無提攜著有。它給人的精氣神兒充電,給人的底氣打氣。它是智者故意制造的“人生短路”,而“短路”恰恰能幫助他們更好地上路,走路。
給人生留一點空白吧。人應當像熊那樣到時候就冬眠,像湖水那樣到時候就冰封,像群山那樣到時候就光禿禿。人生本來暗藏玄機無限,許多時候,馬不停蹄、綿延不斷可能是一種愚蠢,而常走短歇、時斷時續才是一種智慧。
(摘自《當代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