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脾開胃山藥面
配方:干山藥、白術各30克,人參3克,面粉500克。將山藥、白術、人參研成細粉,再加面粉、清水合面,搟薄切片煮食。
功效:益氣健脾。本方出自《圣濟總錄》,原方名“山芋丸”。方中以山藥為主,補氣健脾;以白術、人參、面粉為輔佐,白術補氣健脾,人參大補元氣,面粉補養腸胃。本品有補氣健脾之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大便泄瀉,疲倦無力。
◆ 秋燥傷肺食療2方
配方:用雪梨、甘蔗等份榨汁,兌上少許蜂蜜,加白開水沖調成飲品,每天早晚各飲1杯(糖尿病患者勿用)。早晚可配合蓮子、百合各2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可用于肺陰虛咳嗽或秋燥咳嗽,也適用于秋季防病保健。
◆ 養心湯
配方:人參、紅花各10克,黃芪25克,白術、丹參各20克,坤草(益母草)30克,澤蘭、五加皮各15克。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益氣活血,利水化痰。適用于老年心衰患者,可配合小劑量洋地黃類藥物或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使用。
◆ 盜汗食療驗方2則
1.參苓粥:人參、生姜各1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將人參、茯苓、生姜加適量水煎熬后,取汁去渣,然后將粳米淘洗干凈,下入藥汁內用小火煮粥,煮至粥熟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勻,空腹分2次食用,每天1劑。
2.百合蓮子飲:百合20克,蓮子、冰糖各30克。將百合、蓮子洗凈,加適量水,用小火慢慢燉至百合、蓮子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后即可食用。每天1次,連服數天。
◆ 治貧血驗方“三紅湯”
配方:紅棗7枚,紅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三味共同熬湯,連湯共食之。
功效:補脾益氣,改善骨髓造血機能。適用于營養不良性貧血或缺鐵性貧血。
◆防治早生白發、便秘方
配方:核桃仁250克,白糖、生油適量。炒鍋放生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核桃仁炸至漂起時撈出。鍋內留少量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白糖攪炒,待糖溶化起小泡時倒入核桃仁,顛翻拌勻,使糖勻布核桃仁上即成而食之。
功效:溫補肺腎,潤腸通便。防治須發早白易脫落,老年便秘。
◆ 烏頭當歸防己湯治療關節痛
配方:制烏頭15克(先煎),當歸10克,防己12克。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溫服。
功效:溫經散寒,散風利水,活血通絡,散淤消腫。可治寒濕阻滯經絡所致的關節疼痛。
◆ 降糖飲
配方:翻白草60克,麥冬18克,葛根、花粉各12克。每日1劑,水煎,代茶飲。
功效:生津降糖。用于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 核桃山楂飲緩解腰痛
配方:取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200克,核桃仁加水少許,用攪拌機打成漿,裝入容器中,再加適量涼開水調成稀漿汁。山楂去核,切片,加水500毫升煎煮半小時,濾出頭汁,再煮取二汁,一二汁合并,復置火上,加入白糖攪拌,待溶化后,再緩緩倒入核桃仁漿汁,邊倒邊攪勻,燒至微沸即可。早晚各服1次,溫服為宜。
功效:益腎消積。可緩解腎虛腰痛、遺精、健忘、耳鳴、尿頻等癥。
(注:以上驗方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