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 200 8北京奧運為全民奧運一點不假,僅志愿者就有近百萬人。這些人來自各行各業,奧運之后,他們的職業發展將走向何方?志愿者的經歷是否將成為他們職業生涯的拐點?《職業》雜志專訪了五棵松籃球館志愿者新聞運行團隊中的三位成員,雖然他們來自不同領域,承擔不同工作,有著各異的成長體驗,但志愿者經歷都在他們的職業歷程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給自己打十分!”
倪軍,五棵松籃球館新聞運行經理
倪軍主要負責與媒體運行有關的事務,承擔著統率整自各行各業,我必須要制定一個兼具公平和效率的規則來約束大家。其次,這是個臨時組合的團隊,成員在奧運結束之后都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他們的職位升遷都與我沒有任何關系,因此要想聚攏人心,讓大家聽候調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倪軍利用業余時間翻閱了管理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將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深化,再運用到工作中去。實踐證明,這一步他走對了,因為整個團隊和別的場館團隊相比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評價。“好沒有止境,我們做得最好就是證明,所以我給自己打十分。 ”
在加入奧運團隊之前,倪軍已經辭掉了原來的工作。現在,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無業游民”。不過,曾是上海電視臺體育頻道駐北京記者站負責人的他,并不太擔心自己今后的職業發展。擺在倪軍面前的路有很多,或去傳媒公司做高管,或是步入公務員行列,擔任奧運志愿者不僅給了他重新審視的空間,還讓他更加自信、成熟。“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心態更加平和了,無論走哪一條路,我相信自己比以前更有信心去勝任各種角色。首先,我更加了解與人溝通的重要性,學會了融合,掌握了如何與不同類型人進行溝通的技巧。其次,奧運的‘服務’精神讓我受益匪淺,磨練出了我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再者,我對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更有信心了。管理者必須有好的眼力,能知人善任,還要做到公平,能統籌安排。這一點,也是在這期間摸索出來的。”
“任何名利都無法代替這段成長歷程!”
方紅,五棵松籃球館新聞運行主管,首都師范大學英語教師
方紅是首都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的教師,在五棵松籃球館擔任文字記者工作間主管,主要負責工作間物資的申報采購,包括為來華記者寫稿配備的用具和一切給志愿者使用的物資的預算、申報、購買、發放和安置。“以前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單純和單調,跟外界的接觸也不多,這次做奧運志愿者感覺就是從一個世界走進了另外一個世界。 ”
“剛開始,大家因為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磨合也經歷了一段比較艱難的過程。在中途還跟經理在溝通方面產生了一些誤會。當時只顧自己說得痛快,沒有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用詞太尖銳了些。不過之后,自己總結反省了一下,就開始特別注意說話的方式了。”
現在方紅又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雖然職位沒有升遷,薪酬也沒有見漲,但她說其間獲得的成長卻是任何名利都無法替代的。“做事之前首先要做人,這是最重要的。真正等到做事的時候,你又必須就事論事,不把個人的偏好、情感帶到工作中來。這一點是從事任何職業都必須練就的素養,但要做到真的很難。在此之前,我可能因為工作形式比較單一,每天都是面對學生,上課下課很簡單,日子久了難免會膩煩,尤其我又是個不太會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會把情緒帶到工作中。而奧運會志愿者的歷練讓我逐漸懂得了職業化、專業化的重要性,現在我在工作中學會了克制,做得更加理性和專業。”
“奧運志愿者經歷讓我受益一生!”
冷清,五棵松籃球館新聞運行助理,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
“我的工作地點是在文字記者工作間,為來這里寫稿的外國紙媒服務。工作非常瑣碎,包括管理工作間的座椅擺放、對綠色植物進行保養等,每天要檢查相關設備的運作情況是否良好,但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成績公報柜的管理,像當天比賽的運動員出場名單、球隊和個人技術統計、半場和整場成績、新聞發布會后的及時引語等。 ”說起自己志愿者的經歷,還是學生的冷清已經有了幾分職場人的老練。
在文字記者工作間里,服務對象有世界五大通訊社和眾多國內城市紙媒,成績公報柜的資料擺放細致到考慮外國記者的身高,讓他們不彎腰就能拿到,電梯里非常謙和有禮的外國記者……這些觸動人心的片段都讓冷清在點滴中不斷成長,培養了精益求精的精神,對人對事有了更加寬容的心態,磨練了忍耐力和團隊精神,她說不管以后從事什么職業,好習慣都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在的她重拾了自信,相信即將步入職場的自己將能沉著冷靜地應對工作中的變故。“也許志愿者經歷給我的影響可能不能馬上顯現出來,但是這種潛移默化的東西將使我受用一生。 ”
做熱心志愿者,為簡歷增加砝碼
在奧運,在汶川,在眾多公益活動中,志愿者的身影總是能觸動人心靈深處最柔軟的角落。那么,他們的魅力在求職時是否會同樣輻射到企業?企業又會如何評估和衡量?帶著疑問,《職業》采訪了北京華旗資訊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全國連鎖商場部人事經理師云濤。
《職業》:對于具有志愿者經歷的應屆畢業生,是不是更容易獲得面試的機會?或在面試中更容易過關?
師云濤:答案是肯定的。在校期間如果做過奧運志愿者,企業通常會在面試中給予較高的評價,因為志愿者往往與愛心和耐心聯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有團隊合作精神和服從領導的意愿。大學應屆畢業生來應聘時,往往有一些服從性非常差的同學,主見太強,沒有合作的態度,那么在面試第一關會直接剔除這部分明顯不合格的人。
但每個人都有均等的面試機會,任何公司都不會將是否做過志愿者作為簡歷篩選和最終錄用的唯一或首要依據。做過志愿者的人,可能在合作性上會好一點,但也不是絕對的事情。面試中,更看重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包括語言表達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協作性等外在和內在的諸多因素,還會考核面試者和崗位的匹配程度、對工作的了解程度。所以建議學生在精力有余的情況下,多參加實習工作,去做志愿者也是其中的一種方式。
不過,求職時最關鍵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自己性格和職業取向的公司,對公司的背景和崗位的工作內容做一些基本了解,做有把握的面試者,這才是面試最終勝出的法寶。
《職業》:對于已經工作的人,如果跳槽,會不會因為做過志愿者,企業會對他另眼相看?
師云濤:拋開其他方面不說,這樣的人會給企業留下比較好的第一印象,我會認為這個應聘者素質應該不低,至少很有關愛精神,這是企業發展需要的,關心社會、他人的員工應該也會比較關心自己所在的企業。而且,有愛心的人通常能把工作做得很到位,這種主人翁的精神是社會倡導的,也是企業需要的。不少做過志愿者的人,職業精神、工作態度、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往往都較之前有了較大提升,這樣的人才當然是企業歡迎的。
但同時,企業也會很嚴格地審查他的跳槽緣由。這很關鍵,通過審查企業可以獲得關于該應聘者業績、能力、性格、品德方面的很多信息。此外,對于一位已經工作過的人士來說,過去的經歷只能代表他具有某種崗位的經歷,即使兩個企業的崗位名稱可能相同,崗位的性質也完全相似,但是由于公司的產品和流程上的差別,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可能完全不同,或至少有差別。所以企業不會因為應聘者做過志愿者,就放寬衡量的標準。
《職業》:如果員工去做志愿者,你認為企業應該鼓勵嗎?
師云濤:員工去做志愿者,企業不應該反對這樣的行為。不過員工必須在不耽誤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畢竟做好本職工作、堅守崗位是職業化最基本的原則。如果員工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志愿活動,我們企業會給予大力支持和一定的獎勵,這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