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健康是一個人事業發達、職業發展、生活幸福的前提條件。
你想健健康康,你想年年輕輕,你想手到病除,你想少去醫院、少花錢,那么,求人不如求已,看看《不生病的智慧》,你就會發現,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有時候舉手之勞,我們就能夠為自己買一份“生命健康的保險單”。
本刊刊出“從初級護士到‘民間奇醫’”的專題報道后,不少讀者來電和來信,希望與馬悅凌女士聯系,了解更多的“不本刊將連續登載馬悅凌的防病治病經驗談,交給大家一把打開健康之門的鑰匙。
吃素的人在生活中可以分為 3種類型,一類人是信佛的,不殺生,長年吃素;第二類人是吃素后感到輕松、舒服;還有一類人,本身并不愛吃素,只是怕胖、怕血脂高才吃素的。第一類和第二類人,吃素是他們的飲食習慣,沒必要去糾正,但可以提醒他們,在吃素的同時,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是完全可以彌補因長年吃素造成的貧血、營養不良的。
我認識一位因信佛而長年吃素的女士,她從二十多歲起就吃素。現在看上去她比同齡人要憔悴得多,頭發稀少,臉色很差。家人知道這是由于長年吃素造成的營養不良,勸她吃點葷的,可她已經聞不得葷菜的味了。
我告訴她,既然不能吃葷就不要勉強了,只要將原來單調的食譜變得豐富一些,同樣可以吃出健康。我教她自制固元膏,每天早晚各吃一勺,吃了一周后,她自己明顯感覺有勁了,睡眠質量改善。以后她就長年堅持這樣進補,精神狀態和體力都明顯恢復,而且抑郁的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吃素的人不是只能吃主食和各種蔬菜、豆類,也可以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如紅棗、花生、紅豆、黑米、血糯米、核桃仁、黑芝麻、桂圓、板栗、白果、枸杞子等,可以將這些食物變著花樣經常吃。如到了秋天,白果上市的時候,可以每晚用 6顆白果、8顆紅棗加水煮 10分鐘后,堅持吃上一個冬天,可以補腎、固腎、補血、止咳、止喘;血糯米補血補氣,可以用其加大米各一半,再加入花生、紅豆、紅棗煮成稀飯,可以補血、補氣;還可以用紅棗、花生、桂圓加水煮爛后,再加入一勺紅糖一起吃,補血、補氣、治失眠、治貧血;將黑米打碎成黑米糊后以加入打碎的核桃仁、板栗、枸杞子、紅棗,煮成粥,營養豐富又容易吸收。
現在,一說到各種血管性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腦血管病,西醫就把它們與高脂肪的葷食相聯系,奉勸患有這類疾病的人少吃葷,這是人們談葷色變的根源,而這完全是一個誤會。大家看到我前面的文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血管性疾病是由于氣血不足、體內寒濕重所造成的。長年吃寒涼的素食才是引起動脈硬化,引發血管性疾病頻發的關鍵。在少吃寒涼食物、祛除體內寒濕的同時,用葷食所產生的高熱量及時補足氣血,給身體升溫,才是治療血管性疾病的關鍵。葷食能治療和預防血管性疾病的發生,只是在吃的時候葷菜和素菜的比例是 1 ∶ 1,葷菜要盡量燉得爛爛的,利于消化吸收。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絕不能只吃素食,在孩子生長發育最需要高質量、高熱量的葷食蛋白的時候,只吃素會給孩子的身體留下重大隱患,這類孩子長大后由于營養不良,不能勝任稍重一些的工作,精神頭不足,易抑郁不合群,而且由于腎功能不強壯,甚至會影響婚后的性生活,家庭很難和諧。
另外,女士們想通過吃素來減肥、打造美麗。在介紹減肥的文章中我談到肥胖是由“虛”引起,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食物去糾正“虛”,越補越瘦,而這個瘦是一種健康的體現。而女士們長期吃素,氣血兩虧,體內寒濕重,最易出現婦科疾病及過早閉經,提前邁入老年,這樣下去,越想要美麗,越留不住美麗,適得其反更無法留住健康。
而老年人長年吃素,結果會虧上加虧,虛上加虛,導致抵抗力下降,各種血管性疾病高發,根本達不到長壽的目的。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吃葷,菜、肉的比例可以是 3 ∶ 2。只要保證老人的葷食能全面吸收,他們的體質就會強壯起來,生活質量提高了,心情也會開朗起來,不但不再成為家庭和子女的負擔,而且會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注:《不生病的智慧》被評為 2007年度中國優秀健康圖書,作者馬悅凌,被譽為“健康教母”“民間奇醫”。其新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溫度決定生老病死》已經出版。
咨詢:(010)6489258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