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技工學校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需要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的培養。達到這一目標,不僅需要學校在教學各環節做出各種努力,更需要企業和社會給予相應的支持,所以校企合作辦學成為技工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
一、校企互動育人的產生背景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面對市場競爭的壓力,企業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企業不僅僅注重人才的技術能力,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品質和職業道德素養。
但另一方面,技工學校的生源質量相對較差,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存在著很多問題,而大部分技工類學校片面強調學生的技能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個人素質和職業道德品質的培養,造成學生在畢業之后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這些存在的問題都對技校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校必須以企業的用人標準來培養技術人才。
學校通過和企業合作開展互動育人,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為基準,通過系列互動和機制構建,創造良好的道德實踐和技能訓練環境,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德能兼備的優秀技工人才。
二、校企互動育人的實施方法
1.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為重點,完成技校全面育人目標
學校應針對技校學生的特點,在校企互動中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誠信品質和敬業奉獻精神,從而在強化實訓的基礎上培養出德能兼備的現代優秀技工人才,完成技校全面育人的根本目標。
2.建構有效的校企互動育人運轉機制,實現校企互融育人
學校通過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企業達成共同育人的意向,簽訂互動育人協議,成立校企互動育人領導小組,制定校企互動育人方案,開展各項校企互動活動,在此基礎上逐步確立起共創育人條件、共建育人平臺、共管育人過程、共享育人成果的四大運行體系和保障、評價、激勵三大機制,實現校企互融育人,兩利雙贏。
3 .開辟技校德育新途徑,提高德育實效性
近幾年,校企合作辦學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大多是在資源共享、產教結合的層面上展開的。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應明確提出以提高學生職業道德品質為重點,開展校企互動育人,從而實現技校德育工作途徑的創新和實效性。
4 .提高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率,實現技校跨越式發展
學校通過校企互動育人,與多家企業合作,可以培養出具有較高職業道德品質并且受到企業大力歡迎的優秀技工人才,從而形成技工教育的良性循環,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
三、校企互動育人的作用
通過研究和實踐,校企互動育人機制為學生、學校和企業三方提供了一個合作和溝通的平臺,是實現三方共贏的最佳選擇。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對當今校企合作辦學研究的深化和擴展,開辟了在大文化背景下校企結合的德育工作新途徑,有利于培養德能兼備的新型技工人才,是育人模式的創新。
1 .校企互動育人確立適應社會需要的人才質量標準
通過校企互動育人模式,學校能夠深切感受到社會和企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尤其是對人才職業道德品質的要求,從而為確定科學的人才質量標準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
2 .校企互動育人確立了以職業道德品質為核心的校企互動育人新思路
企業的參與能夠及時反映職業思想、職業技術、職業技能的發展變化,從而促使學校及時調整和更新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
3 .校企互動育人促進了德育方式由教條式說教向互動式體驗轉變
校企互動育人強調將實踐性、活動性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使教育方式從“以說教為主”,逐步向“以實踐互動體驗為主”轉變,既提高了學生自覺接受德育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也促進廣大德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德育新模式,增強了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4 .通過校企互動育人打造優質人力資源
職業學校和企業共同把技校學生轉化為人力資源,使之成為企業發展的優質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發展的新鮮血液,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增加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做出了新的貢獻。
(作者單位:象山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