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炒冷飯了!”
對于近期曝出的“展訊離職門”事件,展訊通信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武平并沒有過多地關注,相反,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從容。在中移動的TD-SCDMA(以下簡稱TD)終端首輪招標中,不出人們意料,展訊成為了隱藏在參與此次招標的TD-SCDMA終端制造商(共6家獲得入網許可證,分別是中興通訊、聯想、海信、新郵通、三星和LG)背后的最大贏家。
中國3G時代的最終到來,使得在TD上匍匐多年的展訊可以長舒一口氣,這個人們眼中的“中國3G第一股”終于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機會。
5年堅守TD
“當時就想,TD道路可能會很長,但是沒有想到會走這么長。”
2008年是中國的“TD元年”。雖然姍姍來遲的3G牌照發放(雖未正式公布,但實際上中移動已經開始運營TD標準網),和中國移動最近于中國10個城市啟動的放號試商業運營,使人們預期的“北京奧運期間提供3G服務”大打折扣,但是對于展訊來說,春天已經來了。
自從2000年5月,在土耳其召開的國際電聯全會上,UMTS(使用WCDMA作為空中接口)、CDMA2000以及TD-SCDMA被正式批準為國際標準(第四種國際標準為WIMAX,或稱802.16,2007年10月被批準)以來,中國的3G就開始了它的略顯漫長的征程。
經過和大唐技術專家的切磋,2003年中,以武平為首的展訊董事會審時度勢,決定放棄在國外較主流的WCDMA標準基帶芯片,改做TD-SCDMA芯片。雖然展訊的TD-SCDMA基帶芯片2004年4月便研發成功,但直至目前的中移動TD終端招標,才有了一些量產的跡象。
如今的武平并沒有賦予當時的那個決定以“先知”色彩,“畢竟WCDMA是國外的東西,而TD是國內的市場。這也是聽黨的話。我們在開始做的時候其實是非常大的冒險,但是我們覺得我們既然能在短期內把GSM做得那么好,很多技術超前,TD也能夠做好。”他對《英才》記者說。
但是,中國TD商用化的漫長道路超過了武平的想象。“當時就想,TD道路可能會很長,但是沒有想到會走這么長,我當時想三年就夠了。(幸好)我們GSM還是做得不錯,支撐著TD做下來。”他說。
正如武平預測的那樣,展訊迅速成為了中國3G核心技術研發的“排頭兵”。目前,展訊是唯一的可以制造出基于單基帶、單射頻的“單芯片雙卡雙待”(可以解決過渡時期運營商的兼容問題)的中國芯片制造商,能提供這項3G時代關鍵技術的制造商,在全世界也是鳳毛麟角。實際上,不光是TD的芯片,中國AVS的芯片、結合AVS的CMMB芯片也都由展訊首先研制出來。
TD是不是“雞肋”?
在武平看來,認為TD是雞肋的觀點是經不起推敲的。
然而,在展訊的光環背后,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是:TD是否真的有技術和市場優勢?
實際上,中國科技界和民間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幾乎伴隨了整個3G進程。甚至直至當下,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也沒有終止。
這個問題似乎是武平心中的“敏感地帶”,他甚至會因此而激動起來。“這是謬論!”他說:“中國在3G(指自主的TD標準)上絕對不是一個失誤。它給中國帶來的技術變革意義不亞于神五、神六,這是中國第一次在民用技術上取得巨大突破。”
認為TD是“雞肋”或“巨大浪費”一方(以下簡稱倒TD派)的觀點大致有3個:TD的帶寬和傳輸速率,比起其他的標準(比如WIMAX)來并不占優勢,勢必會短期內遭到淘汰;以LTE為方向的4G時代即將來臨,中國現在才上馬的3G勢必會造成巨大浪費,應該直接上4G;TD雖為“國際標準”,但又有在實際上不被國外運營商接受的市場化風險。
在武平看來,這三個觀點或推斷都是經不住推敲的。他認為,無論是3G還是所謂的4G,都對數據高速傳輸速率提出了高要求。而WCDMA標準要求數據上下行要對稱,但是,高速互聯網時代的實際情況是,有時下行比上行要快得多,而有時則相反。TD正是具備了“可非對稱傳輸”的技術優勢,并且可以用一個頻段就完成這個任務,WCDMA卻需要兩個頻段。而移動WIMAX和LTE一樣,尚處于理論驗證階段,還未成熟。世界上不會大量上馬現在的802.16B,因為其是不能與3G可比的移動技術。802.16M移動標準還在定(這都簡稱WIMAX),與LTE一樣,會有個成熟的過程。況且,WiMAX的成本比HSPA(3G升級版本)要高很多。
“2000年WCDMA在日本就試商用了,現在才剛賺錢。而從做標準到網絡鋪設,需要9到10年。今天誰能說清4G是什么?我是做這個的我都不知道。”顯然,武平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第一線的他應該有更多的話語權,“中國的TD-SCDMA更適合發展4G”。

一位以“不愿再給政府添麻煩”為由,拒絕透露姓名的知名倒TD派教授對《英才》記者表示,TD的技術優勢還是有的,但是,關鍵在于根本沒有市場需求,“有多少人會拿手機看電視?”
對此,武平表示,TD開始競爭的時候,運營商才會好好去做內容,但在今天老百姓買不到TD手機的狀態下,怎么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東西?這種環境必須要有緩解的過程,所以還是需要盡快讓老百姓拿到TD手機。
另一方面,雖然在目前中國的3G方陣中,盡管僅有數據卡可以趕上奧運會,終端手機則要推遲,但在諸多觀察者看來,這仍是中國手機業“翻身”的良機。
“我們不是救命稻草。”武平說。在他看來,雖然以展訊為首的本土手機芯片制造商,為中國手機業帶來了“根本性的變革”,但是,這不足以改變目前被“山寨機”浸泡的行業現狀。
“這是中國通訊行業產業鏈最完整的時候,就看以后大家怎么合作了。”武平說:“惡劣的環境我們都挺過來了,TD相對于GSM來說要好得多。我特別歡迎TD出現競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