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山內溥這個名字,大多數人聽過之后恐怕不會有更多的聯想。但要是提起現在最熱門的“健身游戲”Wii,或者是20世紀80年代風靡全球的超級瑪麗、水管工馬里奧,相信會有眾多的擁躉。對了,山內溥就是Wii、超級瑪麗、馬里奧們的制造者——任天堂公司的前主席。
在2008年5月的《福布斯》“日本富豪排行榜”中,已退休6年的山內溥成為首富。2007年,榜首是孫正義,而此次,山內溥的身價比他高出了20多億美元。這要歸功于任天堂公司高達788億美元(2008年6月26日)的市值——山內溥擁有其中10%。

在2002年以前,任天堂一直是一個家族企業。從山內溥的曾祖父山內房治郎的紙牌作坊算起,家族成員已經執掌任天堂113年。但山內溥改變了傳統,將任天堂交到了一個外姓人手里。
或許,在59年前,山內溥就已經這樣決定了。當年,他答應臨終的外祖父從早稻田退學、接手任天堂時,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把除自己以外的家族成員全部趕出公司。6年前退休時,他又一次聲明:“在我的有生之年,絕不會有山內家族的人在任天堂擔任領導職務。”
事實上,在113年的家族歷史里,任天堂只有三代出身山內家族的領導者:山內房治郎、山內積良和山內溥。
全球老大不過如此
“如果一味局限于紙牌行業,即使做到世界第一也不過如此。”
說是出身山內家族,其實三代人并不是嫡系親傳。
山內家總是人丁不旺。創始人山內房治郎只有一個女兒,他只好把家業傳給女婿山內積良(原名金田積良)。山內積良也沒有兒子,本來打算效仿岳父,讓女婿鹿之助(也已經冠了“山內”的姓)繼承自己的事業,情況卻變得更糟:鹿之助在兒子山內溥6歲時拋棄妻兒,與人私奔,山內溥的母親也負氣離家。
可以想見,山內溥的童年并不幸福。他一直對自己的父母心存怨恨,而外祖父母的管教又極其嚴厲,這讓山內溥成了一個標準的叛逆者。少年時,山內溥隔三差五就跟人打架,常常弄得頭破血流;青年時,他又在外祖父送給他的豪華別墅里過起揮霍無度的生活……
1949年,山內積良突然中風,只好把任天堂交到年僅22歲的山內溥手里。在論資排輩的日本企業里,這么年輕的總裁顯然難以服眾。更何況,他一進公司就大手筆地裁掉一批高管和老員工。不過,對于種種非議,這個被稱為“紈绔子弟”的家伙根本不在乎,也并不急于證明自己。
直到10年后,山內溥的才華才開始展露。這時候,任天堂仍然只生產古老的紙牌,生意做得不咸不淡。山內溥想要弄點兒新鮮的東西——他看上了迪斯尼。在艱難的談判后,任天堂獲得了迪斯尼卡通形象在日本的獨家使用權。印著米老鼠圖案的撲克牌迅速熱賣,一夕之間,任天堂占據了日本撲克牌市場的60%。
當“日本老大”滿足不了山內溥的胃口,他想要的是全球老大的位置。當時,美國聯合撲克制造公司在行業內排名第一。山內溥深諳“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決定去考察一番。沒想到,這個“老大”讓他大失所望。當時美國聯合撲克制造公司的全部工廠只有幾間簡陋的房子。這讓山內溥意識到,得開拓新領域:“如果一味局限于紙牌行業,即使做到世界第一也不過如此。”
1969年,在京都郊區的一間倉庫里,有一個名叫“游戲”的新部門成立了,這是任天堂的轉折點。此后40年里,雖然時有起伏,任天堂一直是全球游戲界舉足輕重的角色。
只生產好玩的東西
巖田聰強調:這個行業最需要的是“擴大游戲玩家的人口”。
雖然覺得光做紙牌沒有前途,但山內溥并沒有否定紙牌的價值。在他心目中,無論是紙牌、掌機游戲還是電視游戲,都只有一項功能:提供娛樂。“游戲機的作用就是提供純粹的娛樂,諸如打字、學習外語等附加功能都是完全不必要的。”
山內溥堅持任天堂只生產一種產品:好玩的東西。

表面上看起來,索尼和微軟似乎是任天堂最大的競爭對手。但事實上,任天堂總是在避開他們,自己開拓新市場。
Wii就是一個典型。它是任天堂在2006年發布的產品。上市3個月后,就在日本賣出了169萬臺——是索尼同期推出的PS3的2.4倍。各大游戲雜志紛紛稱贊它是“改變游戲文化的偉大產品”。
這個諧音為“We(我們)”的游戲機,提倡的是“全家齊上陣”的娛樂體驗。在此之前,索尼或者微軟并沒有能夠吸引老人和主婦的產品。或許,他們根本就認為,老人和主婦不可能是電子游戲的消費者。任天堂打破了這個界限。
“我們不是在與別的公司作戰,而是在與電子游戲盲作戰。”這是山內溥和任天堂現任總裁巖田聰一直堅持的。在今年5月的東京電玩展上,巖田聰再一次強調:這個行業最需要的是“擴大游戲玩家的人口”。
除了堅持輕松、好玩之外,山內溥對價格極度敏感。他堅持,任天堂出品的游戲價格要低到“讓別人無法模仿”。他曾說:“要讓消費者愛上我們的產品,首先必須要讓他買得起。”
除了創新手柄帶來的獨特體驗外,你不得不承認,Wii比PS3更流行的另一個原因是:后者售價500美元,而前者只要249美元。
相較于對“有趣”、“便宜”的苛刻要求,在任天堂,對游戲的開發時間倒是從來沒有限制。在山內溥看來,游戲是一個需要寬松自由創作氛圍的行業,要是規定必須在幾個月內推出一款產品,簡直就是對創作者才華的扼殺。
一旦新產品推出,任天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請專利。它只允許合作伙伴做代工。雖然這種做法曾經引起代工企業們的集體反抗,但山內溥明白:只有讓自己的標準成為行業標準,才能最大程度地獲利。
任天堂還有一種很特別的“輔導員制度”。當游戲玩家想要找人交流感受,或者想要提高過關技巧,都可以打電話或者寄郵件去任天堂公司找“輔導員”,這種溝通是一對一的。
從玩家們的郵件和電話中,任天堂可以準確地統計出什么游戲最受歡迎、怎樣讓游戲變得更有趣、玩家最在意某款游戲的什么特點……不用花大價錢請咨詢顧問公司,任天堂就能輕松地得到這種珍貴的資料。同時,公司的設計師們很高興地發現,不少直接來自玩家的創意都非常不錯。玩家們對于能給自己喜歡的游戲提供改進建議而感到自豪,對游戲的忠實度也因此提高。這真是雙贏。
業內人士評論說:任天堂從來都是一家軟件企業,但是索尼和微軟則是硬件企業。
不喜歡上流社會
6年來,巖田聰把任天堂這家當時岌岌可危的百年老店重新扶上了游戲界老大的位置。
在嚴謹守禮的日本社會,山內溥是一個“異類”。他幾乎從不參加所謂“上流社會”的社交活動、對“成功企業家”的名頭不屑一顧,還經常尖銳刻薄地批評自己的對手。
1994年底,索尼發售PS主機時,山內溥發表驚人言論:“如果PS主機賣出100萬臺,我就倒著走路。”
10年后,PS賣到了一億臺,這句話被證明成了一個笑話,任天堂也遇到了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事實上,在執掌任天堂的53年里,山內溥還犯過比這更大的錯誤。在公司剛上市不久,他曾經拿著融到的錢大肆進軍新領域:愛情旅館、出租車公司、速食面、吸塵器、復印機,甚至嬰兒車……這些嘗試全都失敗了,任天堂的股價跌去90%多,差一點兒毀在山內溥手里;21世紀的頭兩年,由于索尼PS2和微軟Xbox的雙面夾擊,任天堂也一度被認為“神話破滅”。
幸運的是,每次危難關頭,總有游戲天才來拯救他。
任天堂的“游戲”部門剛成立時,橫井軍平是技術骨干之一。這個后來被公認為“游戲天才”的青年,剛進入任天堂時,工作是給撲克牌流水線設備做維護保養。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用一堆廢銅爛鐵搗鼓出的機械彈簧手臂引起了山內溥的興趣,這就是20世紀60年代末風靡日本的“超級怪臂”玩具的雛形。
緊接著,橫井軍平又開發出了一系列“好玩的東西”:超級棒球、超級望遠鏡、愛情測試器、光線槍……奠定了任天堂向電子游戲轉型的基礎。
宮本茂,是《時代》雜志評出的“2007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之一,被譽為“日本的沃爾特#8226;迪斯尼”。這個左撇子在加入任天堂的頭3年里,什么也沒做出來,一度淪為端茶倒水的勤雜工。還好,山內溥堅持留下了他,并最終為他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職位:創作游戲腳本。
20世紀80年代,宮本茂創作出了“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PC游戲”:超級瑪麗。以此游戲為腳本制作的節目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連播了好幾年,超級瑪麗一度成為美國兒童最喜歡的卡通形象。這為任天堂進軍美國市場提供了契機。
2002年5月,73歲的山內溥決定退休,這不令人吃驚。令人吃驚的是,他選擇的接班人,是當時加入任天堂不過兩年的巖田聰。
在高中時代,巖田聰就被譽為天才程序員。大學畢業后,他選擇的第一個東家是哈爾實驗室(HAL Laboratory)——這家公司后來成為任天堂的第三方游戲開發商。那是在20世紀80年代,電子游戲還處在起步階段,這個行業并不被人看好。巖田聰的父親對兒子的選擇非常不理解。巖田聰曾在接受采訪時開玩笑說:“在得知我加入哈爾后,我爸氣得六個月沒和我說話,家里人都以為我加入了一個宗教團體。”
2000年,巖田聰加入任天堂,擔任企劃部主管。僅僅兩年后,就“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地當上了總裁——據巖田聰回憶,2002年5月,被老板找去談話時,他一開始還以為要被炒魷魚了。
事實證明,山內溥的眼光很好。
6年來,巖田聰把任天堂這家當時岌岌可危的百年老店重新扶上了游戲界老大的位置。在今年4月發布的最新財報中,銷售額、營業利潤、凈利潤的增長數字分別為73%、115.6%、47%——都是任天堂的歷史最高紀錄。
巖田聰成功地讓老東家成為日本首富,他本人也連續三年被《巴倫周刊》評為“全球最佳CEO”。
2005年6月,山內溥從任天堂董事的位置上正式退職,任天堂要支付給他1100萬美元退職金,被他拒絕了。
現在,除了兼任任天堂的顧問,山內溥還是西雅圖水手隊(一支美國職業棒球隊)的主人。玩起游戲來,這位80歲的老先生常常像孩子一樣,興奮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