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使得各行各業對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較好交際能力外語水平的復合人才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強。利用原聲英文電影進行選修課《交際英語》教學,可利于切實增強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實用性,提高學習者英語交際能力,并探討其教學活動和考核方式。
【關鍵詞】《交際英語》 原聲英文電影 情境 交際能力
一、前言
2004年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規定:“課程設置要充分體現個性化,考慮不同起點的學生,既要照顧起點較低的學生,又要給基礎好的學生有發展空間,既要保證在整個大學期間的英語語言水平穩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學生個性化學習,以滿足他們各自不同專業發展要求。”同時對選修課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將選修課分為三類,即語言技能類課程、語言文化類課程和專業類英語課程。而開設選修課《交際英語》正是體現個性化教學和綜合應用能力的一個方面。
同時,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使得各行各業對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較好交際能力外語水平的復合人才的需求量進一步加強。重視英語口語訓練,切實增強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實用性,
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開設選修課《交際英語》就顯得非常必要。
二、理論依據
1.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認為,“情景”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之一,它強調“情景”對意義建構的重要作用,即學習總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聯系的,在實際情景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習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經驗去同化和索引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從而賦予新知識以某種意義。顯然在一個較好的“情景”中學習者能提高口語交流能力。
2.情感過濾
Krashen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說理論,其中的第五大假說理論就是情感過濾假說。Krashen認為情感過濾指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由于緊張、焦慮和動機不足等原因造成的情感障礙。由此而來,僅有大量的可理解輸入是無法保證語言習得效果,而要保證習得效果還需要消除學習者的情感障礙。Brown將情感因素分為兩方面:一是學習者的個人因素,包括焦慮、抑制、移情、動機等;二是社會文化因素,包括社會習俗、態度、文化適應等。學習者的情感狀態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
三、利用原聲英文電影進行《交際英語》教學
在我國,由于英語學習是在母語的環境中進行,缺乏語言習得的條件,思維方式常常擺脫不了母語的干擾,因此,《交際英語》必須營造出利于英語思維的學習氣氛。
一開始學英語時,學習者學的大多是書面英語,大多數人幾乎沒有接觸過真實的英語口語。而原聲英語電影中說的英語大多數帶有角色專有的氣質、情感、口音等特點,是真正的英語口語。
1.利于學習者感受真實的交際英語
英文電影所提供的是語言交際的典型情景。電影會話語言源于生活、接近生活,經過提煉加工后,生動、地道的言語表達再襯以對話的環境、姿態等,便產生一種使人身臨其境的直觀效果。學習者通過影片可以聽到地道的外國人的語音和語調,從而為學習者能講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培養學習者的交際能力,就需要不斷讓學習者感受真實語言情景并進行大量的語言實踐。
2.利于學習者身心放松并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者在多媒體外語學習中借助于英文影片,能把文字、圖像、動畫等結合起來,創造一種生動活潑、形象逼真的學習環境。語言和環境相結合,有利于學習者放松身心,在心理上輕松地進入最佳聯想、最佳認知以及最佳行為的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們視覺、聽覺和感覺,使自己身臨其境,激發了學習的欲望,調動了其積極性,使學生者更容易進入交際角色,在不知不覺中使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3.利于“英語思維”的培養
原聲英文電影的語言情景使學習者接觸到大量最常用的英語口語詞匯,以及生活中各種場合真實語言的表達形式,學習者在視、聽、說的過程中把說話者的表情、動作以及所處的情景環境與會話形式和表達的內容直接聯系起來,使視覺、聽覺以及言語活動都積極地活動。
4.利于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
學習者接觸到的不同情景其實就是各種交際和交流的場合,而在各種場合說什么和怎么說的過程也就是學習者逐步掌握交際策略,了解話語所承載的社會文化信息的過程,在語言實踐的活動中,學習者通過再現環境或情景,模仿說話者的表情和動作,不僅可以積累大量在真實語境中有用的語言和語用知識,還可以培養跨文化交際和交流的水平,提高學習者開口交流的信心。
四、《交際英語》教學
1.教學影片的選擇
《交際英語》是一門“以學生為主”的語言實踐課。所選電影素材都是具有一定的時尚性、可觀性、故事色彩濃重,曾獲得國際獎項、影響較大并有積極教育意義的經典大片,如 Sound of Music; Gone with the Wind; Friends等,這樣在第一印象上有助于吸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由被動上課到主動上課。
2.教學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活動:觀看電影之前,教師啟發性地讓學生做一些brainstorming的工作,讓學生對故事背景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電影放映過程中在必要的地方安下暫停健,分析人物的職業個性、關系或言語行為,或預測后面的內容,或講解某個詞匯的運用;電影放映完畢,可將學生分成幾組,就影片的故事情節和主要人物進行討論,每組給出自己對影片的評價或看法;將影片播放完畢后,挑出部分章節,對重點臺詞進行講解,讓學生反復看,進行模仿等;挑選出英文電影中的精彩對白讓學習者反復看并背誦;選擇精彩片段讓學習者進行角色扮演等。
3.考核方式
根據《交際英語》課程的課程特點和教學策略,考核方式是平時成績結合期末成績:平時成績根據課堂表現和任務完成情況而定,占總成績的40%;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60%,考核方式是學習者與教師一對一的口語交流。
四、結語
《交際英語》以電教媒體為手段,利用英文電影中的精彩對白、原汁原味的英語環境,融視、聽、說于一體,為學生的語言交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選修課《交際英語》的開設及其教學模式只是筆者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小小的探索與實踐。在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創造條件,充分發揮電影語言情景教學的優勢,在提高學生實際英語交際能力方面多做努力,為學生的語言活動創造空間,爭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gamon,1981.
[2]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1982.
[3]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 Engleword: Cliffs, N.J:Prentice-Hall ,1987: 99-145.
[4]劉興.英語電影教學模式初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