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慢練”是一種重要的練琴方法,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它在養成演奏者良好練琴習慣,提高練琴質量和演奏技巧,培養演奏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琢磨,總結了一些方法,并對此進行闡述。
【關鍵詞】“慢練” 習琴 完整性 指法
“慢練”是每一個習琴者必須掌握的一種練琴方法,是克服一切技術障礙之本,通過“慢練”,演奏者的技術能得到提高,演奏心理能得到培養。即使在練熟之后,也必須常用這種練習方法去保持和鞏固這首曲子的技巧。“慢練”是指把練習曲或樂曲的規定速度放慢之后加以練習的練琴方法,它有積極的演奏狀態和情緒、有平和的演奏心理,它觸鍵是正確的,對技術與藝術上都有要求。“慢練”尤如“放大鏡”,把曲子中的一切細節都放大,使演奏者能清楚地注意到音樂的每一個細胞。
然而,在習琴者的練習中,往往出現這樣一些情形:一次又一次盲目地彈奏,熟練的片斷彈得快,一旦遇到技術難點就隨意放慢速度,甚至停下來,然后又慌慌張張往下彈,這樣不但破壞了這首曲子的完整性,還產生了心理負擔,造成心理障礙。本文針對這一現象談一談“慢練”的要求和方法。
一、準確地讀譜
練習一首曲子,首先,必須把譜號、調號、拍號、音符、休止符、力度記號、速度記號等仔細辨別清楚,不得有誤。然后,分析具體的彈奏方法,如連奏、斷奏、跳音、半連半跳等。樂曲《牧童短笛》中就有Commodo、Vivace、Tempo primo、uno cordo、tre cordo幾種表情術語;中段的波音、移高八度記號;以及左右手的彈奏要求等都需要在“慢練”的開始過程引起注意。否則,彈出來的曲子面目全非,達不到練習的目的。因此,對作品的準確性一定要加以重視,這就要求習琴者一定要耐心、細致。
二、固定指法
旋律的指法有一定的規律,有的可以信手彈來。如順指、輪指、音階或者琶音的跑動等,車爾尼作品《849》NO11、NO12、NO25就是這種類型。但有一些特殊的指法就需要重新編排,如拉赫瑪尼諾夫《g小調前奏曲》的中段,左手指法變化較大,只有細心“慢練”體悟,才能彈得自如。因此,最好在視譜的開始就記下正確的指法。有些經過句可以考慮幾種指法,參考不同的版本,最后確定自己所采用的方案,千萬不要隨意更改指法。只有在困難片斷無法克服的情況下,才更改指法,使之“由難變易”。一般情況下,一定要在視譜階段選擇最
佳的指法彈奏,并且通過“慢練”把它固定下來。
三、雙手的協調配合
1.雙手彈奏不同的節奏。在肖邦的《幻想即興曲》中,右手的四個音符對左手的三個音符,若機械地對應將導致節奏破碎。要兩只手同時彈奏兩個不相同的節奏只有一個辦法:分手練習直到彈得準確無誤為止,然后兩手合在一起彈,不考慮其中任何節奏,只考慮兩手匯合之點,即兩種動作的“終點”,依靠你的下意識動作,通過多次傾聽,就可以學到同時聽兩個不同的節奏。
2.雙手彈奏不同的旋律。如巴赫的復調作品。要注意聲部之間的對比、交融、穿插與結合,我們可以先“慢練”右手的一個聲部,然后再彈左手的一個聲部,直到你能把各個聲部結合在一起,但一定要遵循各聲部的“線條”,注意聲部間的“均衡感”。
四、確定分句
分句是樂曲的合理分割與再分割,是音樂語言的語氣、語調與“呼吸”,目的是為了使樂句更易于理解。分句相當于文學中的標點符號。找出你的分句的“起點”、“終點”與“頂點”。“頂點”通常可以在分句的最高音符上找到,而“起點”通常在分句的連線開始處。一般來說,上行的旋律是與力度的增強相配合共同達到“頂點”。彈奏藝術性的樂句,更重要的是聽出樂曲的主要情緒,因為這會影響每一個細節的演奏。分句是否正確,表現出演奏者音樂素養的高低。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又十分復雜、困難的問題,演奏者一開始若不正確地劃分樂句,致使錯誤習慣的養成而影響整個彈奏的質量。
五、確定基本動作的走向、注意力量的通暢
“慢練”相當于做慢動作,看慢鏡頭。整個演奏的動作都被夸張地放大了,“慢練”能夠促進彈奏動作的連貫,使演奏者清楚動作的走向。如莫扎特《奏鳴曲》K330第一樂章,我們首先要剖析一下這首曲子的分句和音的走向,找到力量應如何貫通,是向上,還是向下,以及樂句的長短,等等。練習時,要有意識地調整如何順應樂句的線條,讓力量從肩部經肘部、腕部到指尖。還要加強全身動作的配合與一致,如同進行呼吸一般,使音樂的氣息自然流暢。如果“慢練”時忽略了這個重要問題,那么一旦加快速度就會出現緊張、僵硬,造成聲音不均勻,樂句不流暢的后果。
六、確定技術難點進行解決
在練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自己的技術難點。如肖邦《圓舞曲》Op.70 No1中的裝飾音和顫音。對于這些困難片斷,當然不可能僅僅通過“慢練”就達到演奏要求,然而,“慢練”在一開始卻十分重要。把樂曲中的技術課題作為日常練習而得到升華,以真正達到掌握技術內容的目的。這就要求有足夠的耐心把一首快速的高難度練習曲當成慢板樂章來練習。凡有這種耐心把快速的艱難片斷放慢幾倍練習的人,必定能達到人們理想中的快速流暢、通達的藝術境界。
七、掌握鍵盤地理知識
鍵盤尤如一張發聲的地圖,我們要想熟練、有表情地彈奏一首曲子,首先找到這首曲子在黑、白鍵之間的最佳位置和運行路線,避免手在琴鍵上沒有目標地運動。找出哪里是“高山”,哪里是“河流”,哪里是“盆地”。只有通過細致地分析,反復地“慢練”,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同時,也加強了記憶能力的培養。
八、改變奏法、改變節奏的練習也是“慢練”向“快練”過渡的好方法
為了提高手指觸鍵的能力,可用多種觸鍵方法進行“慢練”。強奏可以加強手指的爆發力,弱奏可以訓練手指的控制力。然后用漸強、漸弱來訓練手指的力度變化,用一段強一段弱來訓練手指的適應性;用手指跳音來訓練指尖的靈敏性;用歌唱性的連奏加強指尖力量的傳遞。用改變節奏的方法可以改變快速音符的數量,最后達到快速的目標。
“慢練”是快速彈奏的基礎,是練習的手段,而不是最后的目的。“慢練”對快速彈奏不能立即見成效。因此,必須時常逐漸加快速度,嘗試一小句或一小段來快速彈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慢練”——“快練”——“慢練”的結合,保證技巧的穩定性。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慢練”是習琴很好的方法,希望對練琴者有所幫助。筆者認為,“慢練”無論從技術和藝術方面都是很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1][波] 約·霍夫曼.論鋼琴演奏[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1.
[2]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美]迪安·艾爾德.鋼琴家論演奏[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作者單位:四川綿陽師范學院音樂與表演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