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決不是一種孤立的藝術形象。音樂的各種要素,如音高、音色、節奏、結構、風格等都能隨時構成對比。本文通過對比手法論述南北笛子差異,主要包括南北流派的對比、南北區域的對比、南北風格的對比,從而體現出各種差異所產生的不同的美。
【關鍵詞】南北流派 地域對比 指法不同
音樂的各種要素,如音高、音色、節奏、結構、風格等都能隨時構成對比。而更容易產生美的,往往是整體風格的對比,從流派、地域、風格方面對比更能體現南北笛子的特點,這也是南北笛子最基本且重要的特征。
一、南北流派的對比
竹笛的流派一般是指在一個區域內,常常由于師承或共同的審美偏好,使得一群音樂家的個人風格中具有某些共同性,可稱之為“流派”或“群體風格”。形成竹笛的流派必須要有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要有一個先行者,開創一條新道路或者新方向,無論是風格立新、技巧創新或者曲目翻新,必具特色兼有新意;二是要有一批后學者誠心誠意地跟著學,亦步亦趨,使該流派發揚光大;三是要有得力的門人繼承,發展本流派的成果。北派與南派對比強烈,反差巨大,二者風格迥異,韻味獨特。
1.音質、音色的對比
音質方面北派剛勁有力,南派柔媚婉約。音質與音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音色是指聲音的色彩,如明暗、濃淡的對比;音質是指聲音的質感,如剛柔、虛實的不同。音色方面北派高亢、雄渾,如大雁行空;南派明亮、飄逸、悠揚,如小橋流水。例如,馮子存的《喜相逢》與陸春齡的《歡樂歌》,音色反差很大,氣勢截然不同。
2.棱角、韻味、氣息的差異
北派棱角硬朗,干凈利落;南派棱角圓轉,含蓄內在。棱角是指樂曲的轉折、頓挫,語氣的輕重、徐疾等。韻味即小腔,具體地說是裝飾聲音的多種技巧的組合,北派強調吐音、歷音、垛音、花舌;南派強調喚音、贈音、疊音、打音。北派講究厚重沉穩,氣沉丹田,猶如硬氣功;南派講究彈性運動,小腹后收,好比太極拳。
3.淵源的流傳
北派源于“二人轉”“秧歌”等地方戲曲,因此,模擬唱腔、緊扣節奏、情節穿插、趣味橫生為其主要特點。
如《揚鞭催馬運糧忙》中的55 3|ii 6|5.i 63| 5 -|是由東北秧歌中的5.65.6 |i.6i|5.i 6 5|3 23|改編而來的。
南派植根于昆曲,如《姑蘇行》就是由演奏家江先渭先生根據昆曲的腔調改編發展而來的。因此,優美典雅,含蓄抒情、連綿起伏、風格雋永為其主要特點,前者受戲曲的影響,節奏、力度的變化很大;后者受絲竹的影響,優美、細膩的成份較多。
二、地域對比
不同的文化形成了頗有差異的音樂風格。這種在不同音樂文化圈與不同地域里各自獨立發展的音樂藝術,就產生了音響形態上的差異,從而使人感受到音樂文化地域風格的差異。具體到笛曲的南北風格差異的形成,地域文化中的自然環境占主導地位。比如,北方的笛曲,表現出中原地區的寬廣、奔放的風格特征;而南方的笛曲,則呈現出江南水鄉的細膩與婉轉。二者截然不同。
三、南北笛曲風格的對比
作為一首器樂作品,其演奏技巧與樂器形制、性能有著密切關系,從而構成了它創造音樂形象時的諸多特殊性。一定樂器的性能及其相應的演奏技巧,不僅對作品風格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對作品意境的創造,也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1.南、北笛曲演奏時所用笛子的形制不同
北方笛曲多用梆笛演奏;南方笛曲多用曲笛演奏。梆笛管身比曲笛較細短,則音高一般比曲笛高三到四度。梆笛的短、細、高與曲笛的長、粗、低構成了二者截然不同的音色與調性。梆笛的音質較純,音色也較明亮;曲笛的音質較混,音色則較暗。不同形制的笛子為南、北笛曲的演奏風格提供了不同的物質基礎。
2.南、北笛曲演奏時笛子常用的指法不同
北方笛曲常用指法是筒音作“re”,如梆笛曲《五梆子》、《喜相逢》等;其次是筒音作“sol”;再次是筒音作“mi”、“la”。南方曲笛常用指法是筒音作“sol”,如笛曲《鷓鴣飛》、《歡樂歌》、《中花六板》等;其次是筒音作“re”、“do”。吹奏樂類樂器所使用的不同指法,在樂器本身所限定的一定音域內對樂曲旋律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演奏中是構成不同作品地方風格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之一。
3.南、北笛曲演奏時所用技巧不同
民間器樂在傳承過程中長期所形成的地方性常用演奏技巧,是樂曲表現地方色彩最直接、最鮮明、最突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梆笛的演奏技巧較為靈活、多變,所以,往往要求演奏者的指與舌能夠快速的運動,利用厚重、通暢的氣息來自如運用吐音、抹音、花舌音、垛音、顫音等等高超技巧,并有所發揮。梆笛曲都較俏麗、活波和生動。如在《五梆子》笛曲的三次變奏中,運用的技法不同,其發揮的作用也不同。垛音和花舌音的運用使第一次變奏詼諧、風趣;頓音的運用又增添了第二變奏的活潑;垛音和花舌飛指顫音技法的運用又使高潮突顯,旋律更加激奮。曲笛的演奏技巧則較為注重手指的運用。南方曲笛常用演奏技巧則是打音、氣顫音、指顫音、泛音等等。這些技巧的運用增強了曲笛樂曲的柔潤、細膩。在《鷓鴣飛》笛曲中,技法的裝飾使樂曲的江南風韻極為突出。各種不同的技巧表現出不同的魅力,北派以靈活多變為主要特點,南派以柔潤細膩為特點,產生出了不同的技巧美。
4.南、北笛曲演奏時的旋律個性不同
由于傳統南、北笛曲在演奏時在樂器形制、演奏指法與演奏技巧等方面的不同,從而構成了它們在整體演奏風格與旋律個性上的差異。北方笛曲旋律個性多具分割性、跳動性特征,其風格特點為熱烈奔放,粗獷灑脫;南方曲笛旋律個性大多較輕快、活潑,多呈波浪式的連貫進行,其風格特點為抒情秀麗、內在含蓄。這種在旋律上的差異,在旋律上形成的不同的特點體現了南北旋律的美感。
音樂決不是一種孤立的藝術形象,不管從哪個方面對比,都能看出南方笛子與北方笛子的差異,也都能看出南北笛子各具的特色。不管南方笛子還是北方笛子,它們的所有技巧和風格都在階段性的發展著,在不同時期體現不同的特點,由不同的特點產生不同的美,這是我們需要探索和熟知的東西。
參考文獻:
[1]胡結續.笛子吹奏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2]李小逸.笛子基本教程[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
[3]俞遜發,許國屏,周大成.中國笛子考級曲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河南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