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信息能力 中學生 計算機技能
中學生要不要學電腦已經不再成為人們爭論的問題,今天的中學生將是21世紀的主人,電腦知識與技能應該成為他們的基本素質。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讓學生了解掌握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筆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生已能綜合地應用所學的知識。從而有效地獲取信息、運用信息。
一、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教師應該認識到,教育不應該僅僅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它應該是發展認知的手段。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都應得到極大的尊重,由于學生積極參與,每個學生的創造性都受到重視,教師的權威將不再建立在學生的被動接受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教師借助學生積極參與以促進充分發展的能力之上。一個有創造性的教師不單是上好一節課,而是怎樣充分應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的教學方法,把比知識更重要的東西即獲得知識的方法交給學生,發展學生的聰明才智,開拓學生思維來獲得新的知識。
二、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
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教學環境,這包括教學心理和計算機教學環境的營造,當學生的思維活動和結論超出教師所設計和期望的軌道時,教師不應強行把學生思維納入自己的思維模式之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歡迎學生與自己爭論,要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使學生逐步具有創新的意識。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某個學生提出了與教師截然不同的見解,教師不應只是簡單地否定學生,而應引導學生審視其觀點,并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做可以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進行獨立學習及創新的自信心,使其創新思維處于活躍狀態。
三、精講多練加深印象
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例如,我在“文字編輯”練習時,采用了使用多種文字編輯練習軟件的功能對比,使學生對word2000產生新鮮感和好奇心。為了增強課堂效果,在教學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軟件。接著就進行文字錄入比賽,使他們在玩中練,練中學,學玩結合。由于學校計算機數量有限,上課時不能保證一人一機,于是,我們就讓機房全天向學生開放,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充足的練習機會。同時,為了給學生一種信心,在課堂上及時公布學生成績,并鼓勵操作成績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情緒調動起來了。使被動的學習,變成了愿意學,主動去學。根據這一情況,我又趁熱打鐵,及時總結學生在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準確性和速度不夠,不能盲打等是他們失敗的主要原因。進入指法綜合練習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許多同學自己“挑戰”,課堂學習氛圍即活躍又充滿競爭性。一個嶄新的網絡教育正向我們快步走來,傳統的教育方法和學習方式已經不足以支持新的經濟發展,教師必須轉變觀念,緊緊跟上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讓我們以全新的姿態學習,生活,工作在充滿夢幻的21世紀。
(作者單位:貴州鳳岡縣永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