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職業教育, 我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筆者分析了現時中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主要問題,指出了職教的努力方向和網絡輔助教育對職教的作用。
【關鍵詞】職業教育 網絡輔助教育 職業技能
近年來,國家決策者認識到了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工的缺乏已極大地制約了中國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把職業教育作為了戰略重點優先發展。隨著國家與企業界對技工培養的重視,技工的待遇和地位大大地提高了,甚至在一些企業里,高級技工得到了工程師一樣的待遇和地位。同時,社會大眾的就業觀念與職業學習規劃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由單一的萬人同擠普高獨木橋的狀況變為了依據自身條件、愛好和特長分期分層次進入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接受教育培訓的局面,且有了普高畢業大學生到技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現象。
這一局面確實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也應運而生。不過基礎設施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模式和手段的設置等方面的問題卻不容忽視。筆者對此進行分析論證。
一、目前,中國的職業技術學校及其教育
近些年,國家大力提倡發展職業教育, 我國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的職業技術學校分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中級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和以短訓為主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多由原來的老牌技工學校、地方??茖W校、教育學院等升級轉向構成;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多由企業配套的技工校、地方行業中專學校組成;職業高中多由一般非重點中學更名或政府與企業、個人聯合組建而成;職業技術培訓學校多由企業或個人投資組建。
職業技術學校的生源普遍比同級一般院校的文化水平低得多,以短訓為主的職業技術培訓學校一般不設入學門檻,對全社會開放。
除短訓職業技術培訓、與制造業和工程技術有直接接軌關系的技工校以外,多數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學模式仍然是以傳統的理論教學為主,缺乏必要的實習設備和指導教師,職業技能的培訓教學欠缺,見聞和實習都很有限,顯得與其它普通學校比無多大技能優勢。不少職業高中還采取普通高中的教育方式,仍以高考為指揮棒,職業教育成業余愛好形同虛設。另外,職業學校的畢業生輸出渠道單一,仍有畢業生就業難和企業技能性人才匱乏的怪圈存在;職業教育家庭的高投入與就業難、收入的不理想反過來又制約職業教育的發展。這些普遍問題的
存在與國家和社會提倡職業技術教育的宗旨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二、中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問題分析
首先,我國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問題究其根源是跟風。一看國家戰略指導、社會實際需求對職業教育而言是形勢大好,一些地方主管、企業集體或個人就看到商機,于是不管有無辦學的條件、有無正確的辦學理念、合適模式和社會適應技能優勢,都一涌而上冠名職教,這樣培育出的學生不適應社會需求就不言而喻了。
其次,技能型的職業教育需要完善先進的實驗設備、設施和高技能的教師,這就意味著高投入。而實際上,國家投入很有限,國民收入的低水平使得完全轉嫁于學員家庭又不現實,辦學者又想持續發展不能虧本。那么,設備和教師的條件要求降低無疑是最實際最無奈的選擇,
教學模式與傳統的學校教育比當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觀。
三、端正職業教育理念,引入網絡輔助教育
“逐步建立起一個從初級到高級、行業配套、結構合理又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是我們的目標。要達目標,就要克服當前困難,解決存在的問題。
首先,要端正職業技術教育理念:職業技術教育就是要服務社會,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大眾人才??山梃b國外職業技術教育的先進經驗,半量左右的理論教學要結合崗位的專業知識進行,重在基礎和知識面的寬度;實驗和實習要通過校企密切合作,盡量讓學員有身臨其境的感觸或實踐的經歷。對于教師多聘用有豐富實踐經驗和技能的一線工作者,可容許他們兼職,甚至需要的話創造條件讓他們享有彈性工作時間,如在他們的下班時間或節假日。同時,要督促專職教師定期不定期地到企業參加進修培訓。另外,職業技術學校應花大力氣建設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使社會、企業與學校的溝通順暢及時,學校以社會、企業的需求為目標,甚至可以采取企業訂制培訓規劃。
為了上述環節的順利進行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學校還應積極引入網絡輔助教育,施行全日制與業余成人繼續教育結合的學制、課堂教學與掛網可不定時(學員有時間即上網學習)的網絡遠程教學互補的靈活教學方式,學校教學考試與企業社會實踐考評相結合的全面考核制度,真正實現職業技術教育對全社會的開放。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職業技術教育有了快捷便利的外環境應用工具,教師彈性工作制、學員靈活重復學習和終身不斷進修學習成為了可能,使學??梢栽诂F有條件下進一步優化配置、整合教育資源;信息技術的發達可以讓虛擬現實應用于職業技術教育,有助于解決不可視、不可摸、不可入、危險性場所的實驗,也可避免一些重復性地投入,但卻可使學員有親臨的感受。具體借用網絡輔助教育的方式可以是:學校內部建立校園局域網,用于生動形象大信息量的課堂教學、課后習作管理、學校其它管理和學校文化建設等;建立現實虛擬應用實驗室。對外建設好學校的網站接入廣域網,其一,可正面宣傳學校,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其二,可縮短合作企業、相關行業的空間距離,隨時對學員進行動態見習教育;其三,外聘教師可靈活進行遠程教學;其四,學員可一邊工作一邊業余接受職業教育;所有新老學員可終身方便地接受繼續提升教育,從而提升競爭力,如美容美發、服裝設計、裝潢裝修等方面的更新見習短訓與研討,學校與學員可以通過較少投入等效遠程及時進行,這也是職業教育實現社會開放性應該重視的一個突破口。
總之,職業技術教育要真正轉型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基地才能蓄積自己的獨特優勢,才能與現有的普通學?;パa溝通,從而滿足社會需求;借用網絡輔助教育又可有力促進轉型的完成。
參考文獻:
[1]董仁忠.職業教育觀念與職業教育制度的變遷——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1):30-34.
[2]吳昊.中國職業教育問題淺析.商情,2008,(4):65.
[3]芮小蘭.中國和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比較研究.交通職業教育,2008,(3):31-36.
[4]教育發展研究編輯部.開放:中國特色職教發展的必由之路——馬樹超訪談錄.教育發展研究,2007,(12):1-4.
[5]趙士濱,肖鸝.虛擬現實應用于職業技術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7,(9):72-76.
[6]賀學劍,郭志強.高等職業院校網絡建設及應用.洛陽工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4,(9):59-60.77.
[7]冷玉霞.關于中等職業學校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幾點思考.職業技術教育研究,2003,(7):53-54.
[8]郭小宇.中等職業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和使用情況的個案調查及相關研究.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8):42-45.
[9]趙永紅.利用Internet整合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模式.職業技術,2006,(14):43.
(作者單位:四川理工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