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Ⅲ“閘”刀之下,非生即死,沒有第三條路可走。中國企業和消費者,你們準備好了嗎?
日前,記者得到兩則消息:一則是,美國卡特彼勒因排放標準提高,導致成本壓力太大而放棄北美重卡市場:另一則是,合資公司汪氏威特電噴成立并投產,可助力中國企業解決國Ⅲ排放的柴油機電噴技術一電控組合泵系統。
國Ⅲ實施在即,中國企業界包括消費者紛紛躁動起來,慶幸、沮喪等各種復雜表情一一顯露。國Ⅲ排放就像一道無情的“閘”刀,非生即死,逃避不是辦法,也無第三條路可走,無論是發動機企業還是整車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就必須邁過這個坎兒!
大道通羅馬,方案誰最佳?
從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宣布,自2007年7月1日實施國Ⅲ排放標準,盡管其實施日程表由于種種原因一再推遲,但種種事實都表明,國Ⅲ實施時機已不再是爭執的焦點,如何應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才是有關部門必須商討和關注的重點。
國Ⅲ是一個坎,有一定難度,從法規的內容來看主要是對柴油機的考驗。那么,國際在這方面的主流解決方案是什么?哪些技術路線比較適合中國國情?
康明斯新興市場部工程技術顧問閔佟表示:現今國際上對于歐Ⅲ排放最盛行的解決方案所采用的燃油技術主要有三種:電控泵噴嘴(EUI)、共軌系統(common Rall)、以及一些電控單體泵(EUP)燃油系統,其中又以電控泵噴嘴和共軌系統占據主導地位。這三種燃油技術都需要與智能電子控制系統實現集成,同時配合進氣處理系統功效的提升以及燃燒系統設計上的優化。
專家表示,適合中國的技術路線必須充分考慮到價位和匹配性,只有在嚴格滿足排放法規要求的同時還能夠為車輛使用者創造領先的燃油經濟性和最佳性能表現的方案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陜汽重卡研究院李紅艷博士告訴《汽車觀察》記者,目前世界上知名重卡企業都采用了電控高壓共軌技術,國內的解放、東風、陜汽、歐曼等也都采用了這種最為成熟和有升級潛力的技術路線。
另外,國Ⅲ實施初期不排除一些偽國Ⅲ技術試圖魚目混珠,“歐盟、美國都曾經出現過一些發動機‘失效裝置’,導致發動機檢測時達標而實際工作過程中卻不達標。”閔佟說。我們必須對此保持警惕。
國Ⅲ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對國Ⅲ排放標準最敏感的無疑是發動機企業,首當其沖的就是濰柴、玉柴、康明斯以及大柴、錫柴和朝柴等。
《汽車觀察》記者從濰柴獲悉,濰柴藍擎國Ⅲ的全面投放市場,國Ⅳ、國Ⅴ產品也相繼問世。日前,在濰柴“綠色家園·拉響綠色旋律”為主題的音樂演奏會上,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大銓表示:濰柴正通過不懈努力,以實際行動將綠色環保責任轉化為對社會、對民眾的實質性貢獻。玉柴在半年前已經完成大多數產品升級國Ⅲ。大柴與道依茨合作生產道依茨3個平臺產品產品全部滿足國Ⅲ排放并具備國Ⅳ潛力。“大連柴油機廠以前的產品也大部分完成技術升級,達到國Ⅲ要求”,道依茨大柴發動機副總工程師王天靈告訴《汽車觀察》記者。朝柴在引進美國萬國的NGD3.0輕型柴油機的同時,對自有產品進行了技術升級。閔佟表示,康明斯自2001年與歐美市場同步將歐Ⅲ發動機產品引入中國,能夠在各種運行狀況下始終滿足國Ⅲ排放的要求。
從記者了解的企業信息來看,國內主流的柴油機廠基本完成發動機產品國Ⅲ升級,或者它們引進、研發的產品本身就滿足國Ⅲ排放,例如錫柴為解放J6開發的中國目前功率最大的發動機以及上柴的天然氣發動機等。對于那些市場前景不好而目前還達不到國Ⅲ排放的產品,國內發動機企業明智地選擇了放棄。
國Ⅲ同時考驗的還有那些整車企業尤其是重卡和客車企業。一般而言,如果整車企業選配的發動機產品達到國Ⅲ排放要求的話,其產品升級自然容易。但是,其中的匹配工作必須由它們及其發動機供應商共同完成,如果一家企業選配多種發動機甚至自產發動機的話,那么這個工作量無疑很復雜。
陜汽集團總工程師王小峰告訴《汽車觀察》記者,陜汽從2004年就開始國Ⅲ重卡的研發,到2007年,所有工程已經驗收封閉,搭載濰柴和西安康明斯兩大動力平臺的陜汽重卡將全部采用電控高壓共軌技術,實現真正的國Ⅲ排放。他強調,國Ⅲ的門檻效應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發動機資源,必須有現成的好的動力平臺;二是企業要有強大的匹配能力,尤其是電控技術方面以及發動機和變速箱等動力系統方面的匹配相當復雜。
不僅關乎企業
在企業應對國Ⅲ的時候,也有企業心存擔心。福田康明斯副總戴松高告訴《汽車觀察》記者,福田康明斯不怕國Ⅲ,就怕政策執行不嚴,這樣會使得滿足國Ⅲ的企業在不公平競爭下處于不利局面。
國Ⅲ的實施同時涉及國家政府的多個部門協調工作,環保局、交通部、科技部、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均牽涉在內,這需要國家堅定實施的信心并協調推進。
除了企業、政府和商家,國Ⅲ排放實施是不是就跟用戶關系不大呢?6月19日在西安召開的“2008國Ⅲ重卡用戶財富之旅”研討會,讓人們清晰地看到,國Ⅲ與用車者的利益關系同樣也十分密切。
在這次300多名行業專家、媒體記者、國Ⅲ重卡用戶共同參加的研討會上,陜汽重卡研究院副院長李紅艷博士重點向參加活動的重卡用戶闡述了國Ⅲ與用戶的直接利害關系,同時提醒用戶當心極少數產品仍然在用被淘汰的“機械式外部廢氣再循環技術”。“這種技術即使能實現國Ⅲ排放,也會對發動機其他方面的性能造成明顯影響如油耗升高、故障率升高等。另外,國Ⅲ會導致購車成本增加2萬-3萬元,對油品的要求提高以及使用和維修難度增加都會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當然,這些都是顯性成本,而如果用戶貪圖便宜買到了偽國Ⅲ的車,導致的隱性成本的增加可能會遠遠高于這些顯性成本”,李紅艷說。
那么,用戶應該如何迎接國Ⅲ時代呢?重卡營銷專家、陜汽市場部經理劉科強為用戶支了招。他認為用戶必須注意以下9點:1、充分認識國Ⅲ帶來的影響并認真面對;2、嚴格執行法規要求,假國Ⅲ不要買;3、面對收益下降的局面,提前做好各項應對措施;4、買車時一定要多打聽,多考查,詢問專業人士和有用國Ⅲ車經驗的人;5、買車時一定要對銷售代表詳細描述使用工況、載重量、常用車速,行駛路線等信息,以保證廠家提供最合適的配置;6、接到新車后,要詳細詢問操作技巧,仔細閱讀實用說明書,培訓司機;7、用車過程中車輛發生發動機方面的故障,千萬不要憑以前的經驗自行修理,一定要到有國Ⅲ維修資質的廠家特約服務站;8、如果出現問題,多和廠家、服務站溝通,提供詳細的用車資料,便于維修調整;9、開源節流,不斷降低成本,適應國Ⅲ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