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圣彼得堡時,正是秋天。在湛藍的天幕下,我們隨導游的指點,圍聚在市中心十二月黨人廣場的一座雕塑前。彼得大帝跨馬馳向西方,馬腳下被踩死的蛇據說是當時瑞典的象征。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將此雕塑命名為“青銅騎士”。彼得大帝已經成為俄羅斯歷史中的一尊永恒雕像。
從畫像上看,彼得大帝像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他那道有著革命性創舉的、當時驚世駭俗的短胡子使他并不寬大的臉顯出一絲調皮氣息。這便是日常生活中的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吧?他從小便喜歡玩軍事游戲,在日耳曼人居住區跟那些木匠、石匠、鐵匠、藥劑師和建筑師、醫生還有商人縱酒狂歡,浪聲大笑。他帶領幾百人的游戲兵團,玩樂胡鬧,繞過攝政女王索菲婭的猜忌。他從一條破舊的小帆船開始,組建了俄羅斯龐大的海軍和陸軍,向土耳其和瑞典開戰,并最終使一個內陸國家成為三面環海的大帝國。戰場上最初的失意和后來的節節勝利,以及從宮廷矛盾中化險為夷,使他成為俄羅斯最雄性、最光榮的男人。但在情場上,彼得并非春風得意。母親包辦的婚姻了無情趣,最終把皇后葉夫多基雅押出克里姆林宮,這個對他忠心耿耿的女人在蘇茲達爾修道院了結殘生;他兩小無猜的戀人安娜在1703年——正當彼得率軍與瑞典大戰時,與人私通,讓他的內心遭受重創;后來他在寵臣緬希科夫的家里,看上女傭瑪爾塔,這便是后來的葉卡捷琳娜女皇。在葉卡捷琳娜宮參觀時,我一直想著當情場失意的彼得遇見瑪爾塔時,該是何等的欣喜。當他把奢華的宮殿送給他心愛的情婦時,這位灰姑娘成為全俄最顯赫最奢華的女人。強國帝王的愛情內容:宮殿、舞會、王公貴婦的艷羨,極大地滿足了一個人的虛榮和享受。39歲的彼得和24歲的瑪爾塔上演皇帝和平民女性的故事,灰姑娘變王后——愛情經典的故事不是在高潮中結束,而是有一個暗淡的收尾,就像查爾斯和戴安娜,在讓世人眼花繚亂的珠光寶氣之中,終于也掩蓋不住一絲深深的無奈。在他五十多歲重病纏身時,聽見讓他傷心的背叛,這個心比天高的帝王坐在金子妝成的床榻上,眼里是否流露著深切的憂傷或是巨大的惱怒?他能看懂歐洲看清俄羅斯的走向,卻無法看懂女人變幻的內心,睿智的目光是否在面對女人的面孔時,露出深沉的迷惘?
情場失意,并沒摧垮一個堅強的男人,他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建設一個開放、富強的國家之中。他從剪長須、脫長袍開始一系列改革,把封閉的俄羅斯推向歐洲的大家庭。今天的圣彼得堡,依然能看出俄羅斯帝國當年的奢華和榮耀,聽見它那宏大的回音。這個雄才大略的皇帝請來了歐洲的設計師和雕塑家,用藝術的才情和超凡的想像力設計并建設這個城市。開鑿人工運河,引水進入城中,三百多座橋梁飛跨其間,形成城市的水系和水上交通網絡。天然的港口,讓俄羅斯的大小船只可以通過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參與搶奪財富的世界競爭。街道上設計精美的建筑,透過三百年歲月的塵埃依然熠熠生輝。城市的天際線更是妙不可言,大大小小的東正教堂用馬賽克裝飾成五彩繽紛的圖案,洋蔥頭的頂部直立著金光閃閃的十字架。晴朗的天空中,飄來一陣柔和的鐘聲,如同天國的樂音,覺得靈魂在上帝慈愛的看顧下,沒有哀傷和焦慮,寧靜,平和。
(郝笑摘自《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