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邱護錢
錢的問題,要引起重視,不用研讀政協委員的提案,看看老邱的舉動就能知道。
老邱是陜西商洛人,在山東淄博一家陶瓷廠打工。年前大雪讓他無法回家過春節,近日天氣好轉,思鄉心切的老邱帶著掙來的1.4萬元血汗錢,準備返鄉過元宵節。為保證“巨款”安全,他將錢用衛生紙包好,再用透明膠帶裹在小腿上。誰知行至青島火車站,膠帶松弛,多張鈔票脫落,從褲腿里掉出,在他身后散落一地,他猶渾然不覺。后幸被民警發現,才得拾回。
就這么原始的辦法,就這么滑稽的謹慎,就這么粗陋的珍惜,就這么讓人看過心酸。對于老邱們,是該多給點兒盼頭了。
傳統的傳承
這些年,每逢在當下遭遇困境時,我們總是習慣性地一頭扎進歷史,試圖在舊日的傳統文化里尋找解藥。甚至有人還會莫名生出一種文化危機感。
這不,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教育部已確定15首京劇經典唱段作為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內容。多少有些不解,所謂的“80后”,已不具備老人們聽戲的那份兒閑情和耐心,那些聽著嘻哈音樂長大的“90后”,甚至更小的孩子,是否能領會師長們的這份“苦心”?
是不是只要能夠大搖大擺地走進課堂,傳統文化就可以被賦予一種不可阻擋的力量,一代代地深入人心?一個民族之所以與眾不同,在于她常常會被自己特有的文化所滋潤和庇佑,以及其每個個體對這種文化的自覺堅守,當然也有舍棄。或取或舍,都必須是個體的“自覺”判斷與選擇。
兩上男人的愛情
關于兩個男人,我們想看到什么?看相互扶持的兄弟情誼,看怒目對峙的男兒血性。看忠誠,看堅毅。看豪放,也看柔軟。于多數人,惟獨不會想從中看到愛情。
然而我們看到了。一幅攝于2007年7月7日的照片,主角是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參加該國第11屆同性戀者年度反歧視游行的兩個德國人,其中一人在現場遭到恐怖暴力攻擊后受傷,在同性伴侶的攙扶下在路邊等待救護人員到來。
看到這幅照片,見到愛情中的一切,依戀,呵護,當然還有忠貞。
兩個男人的構圖,可以義薄云天,原來也可以情深似海。
同情重慶煙民
需要有怎樣靈敏的鼻子,才可以在北京嗅得重慶某個人嘴里吐出的一縷輕煙?需要有何等頑強的毅力,這縷輕煙才可以從重慶翻越千山萬水,進入北京某個行人的肺部?這些可能有多大?我找不到答案。
但有人可以。基于此,重慶市某社區將建設“無煙家庭”,初定由妻子督促丈夫、孩子監督老爸,如違規吸煙,將在小區公告欄內“示眾”。而這一切,只是為了響應“無煙奧運”的號召。
科學家說,一只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于兩周后在美國引起一場龍卷風。不知道制定此規定者,到底是從這一科學理論中尋得了啟示,還是僅僅為了身不由己的一次應景?
但不管怎樣,重慶的這些“煙民”,怎么看怎么有些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