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英語教學標準明確指出:“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本文在對學生傾聽能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談了學生課堂傾聽能力的培養:一是明確教學目標,正確理解“傾聽”在英語教學中的地位;二是教師表率示范,真情感化學生以加強對語言傾聽的重視;三是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從而逐漸養成傾聽習慣,提高學生的傾聽品評力。
[關鍵詞]課堂 傾聽能力 訓練 培養
一、引言
素質教育使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匯——傾聽,同時它也賦予教師一個新的使命——讓學生學會傾聽。所謂“傾聽”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綜合起來,尋求其含義和理解的智力情感過程”。這包含兩個層次的功能,即幫助聽者理解字面的意思,也促進聽者理解對方的感情。好的傾聽者不僅能聽懂對方的語言文字,而且能穿透文字,理解對方表達的感受。而對于一個公民而言,傾聽是一種素養,是一種品質,是進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中介;對于學習個體來說,傾聽更是獲取并提煉來自外界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徑和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過程中,應把傾聽能力的培養放到首當其沖的重要地位,充分重視,認真訓練。
二、明確教學目標,正確理解“傾聽”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傳統意義上的聽,是學生聽教師的講,是學生被動接受的“聽”,是簡單的用耳朵“聽”。對于學生來說,聽課時,學生如果不融入興趣、思維、感情等主動性因素,即使認真到一字不落的程度,也只是被動聽課,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還會出現“左耳聽右耳冒,老師說啥不知道”的現象。再加上學生自身資質的參差不齊,他們的傾聽能力和傾聽狀態也會有很大差異。據心理學分析,學生的傾聽效果是由學生對學科的興趣和其傾聽目的來決定的。聽課過程中,學生往往以自身具備的傾聽能力和自身養成的傾聽習慣來決定聽什么,什么時候聽。因此,學生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去傾聽他人、尊重他人。
那么教師對傾聽的認識呢?傳統教學教師把“能聽”、“會聽”兩個概念或混為一談,或避而不談。許多教師還認為傾聽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于是便想當然地認為學生都會聽課。因而,學生還沒學會如何聽課,老師的講課早已開始了。
而現在素質教育意義上的“聽”,一是培養學生主動聽的興趣,二是培養學生有良好的聽的態度和習慣,三是培養學生聽的科學方法。課堂傾聽是一種含有聽課技巧和聽課藝術的高效聽課。它還包括鑒賞性思考、主動性理解、批判性接受等方面。聽力和理解是它的基本要素。英語能力應首先把這種基本要素作為培養的目標。
三、教師表率示范,真情感化學生,以加強對語言傾聽的重視
在課堂教學中,首先可以讓學生學習有關傾聽部分內容,讓學生把學會傾聽納入學習目標,明確其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然后搜集一些有關傾聽的文章,有詩歌、散文,有名人軼事,也有論文,讓學生閱讀、思考、討論,讓學生摘錄有關傾聽的名言和重要語句。如卡耐基說:“一雙靈巧的耳朵,勝過十張能說會道的嘴巴。”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身作則。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有效地傾聽,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得到表達的機會,享受表達的愉悅;更能讓學生覺得自己得到了老師的器重、認可和尊重,能激起學生的發言欲望,提高發言質量。更為重要的是,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潛移默化地為學生樹立了榜樣。
四、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
1.通過豐富的表現,培養學生傾聽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但傾聽對于好動的學生來說無疑是無趣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就是要想方設法從這種無趣中尋找和創造樂趣。在備課時,要使枯燥乏味的內容通過表現形式的改變使之形象生動,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傾聽能力。美國心理學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發現,學生接受信息的總效果=7%文字+38%語調+55%面部表情。可見,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能喚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達到較好的傾聽效果,在傾聽的過程中產生豐富的情感想象,與作者共鳴,與作品中的人物共鳴。
2.結合閱讀教學,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一般在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穿插以下幾種傾聽能力訓練:
(1)聽記訓練:主要方式有聽記課堂筆記,聽記課文、錄音、廣播,舉行聽記競賽。側重于訓練學生傾聽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聽問訓練:主要方式有教師問學生口答或筆答,或者教師講述材料,學生聽后提問。往往在用提問法、討論法開展閱讀教學時常用,側重于訓練學生傾聽的理解力。
(3)聽述訓練:主要方式有聽后詳述、概述、綜述。側重于訓練學生傾聽的理解力和篩選力。
3.結合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在口語交際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傾聽注意力。事實上,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每一分鐘都全神貫注、聚精會神是不可能的。現代心理學已證實,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時間長短及注意點分布情況也不同。
(1)采用適合學生口味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傾聽注意力。
(2)使教學貼近生活,吸引學生傾聽的注意力。
(3)強化表情觀察,訓練學生傾聽的注意力。
4.運用聽后復述,訓練學生傾聽的能力
復述課文是英語教學中一項“說”的訓練,但也不失為“傾聽”的訓練方法。教師可以運用課前五分鐘,念一些名言名句或經典的故事來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學生聽后再進行“復述”,檢驗其傾聽的效果,這是一種訓練學生傾聽能力的好方法。另外,在上簡短的自讀性課文時,讓學生不直接看課文,而是就幾個問題“傾聽”課文,然后復述。這樣既鍛煉了學生“聽”的能力,也鍛煉了學生“說”的能力。并且經常讓學生站起來復述老師的話或者同學的發言,可以提醒學生要專心傾聽。
5.結合實踐活動,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師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運用討論法、研究法等鼓勵學生相互探討、爭論、交流思維方法,相互啟迪,使學生的思維由發散而集中,由集中而發散。比如說,可以利用課前一分鐘講話,讓學生聽記,聽述等;學校組織的一些朗誦、演講、辨論等比賽,都要求聽記并寫感想。讓學生在活動中養成傾聽的好習慣,讓學生的傾聽能力得以綜合運用。
五、結束語
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學生學會“傾聽”。以上想法與做法還需在實踐運用中加以認真探索和研究,使其更完善、更具體。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在教學中應充分重視傾聽能力的訓練。訓練中要目標明確,要求具體,形式新穎,生動有趣,指導有方,那么學生的傾聽能力肯定會得到逐步提高,口語交際能力也就上了一個新臺階,課堂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參考文獻:
[1]蔡瓊.聽力課教學實踐與體會.英語教學研究論文選,1993.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暨南大學出版社,1985.
[3]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4]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單位:浙江義烏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