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技術的現代化是新世紀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而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的制作與使用是實現教學技術現代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以曾昭瓊主編的《有機化學》(第四版)為教材基礎,針對化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應用 FrontPage2003、PowerPoint、Word、等組件,Macromedia Flash 8動畫制作軟件,chemoffice 2004作為分子式的編輯軟件,制作了有機化學多媒體網絡課件,旨在進一步補充和延續課堂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利用網絡互動優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有機化學 網絡課件 課件制作
隨著網絡技術與寬帶技術的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使得教育理論、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模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教學過程網絡化,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突破了傳統的時間、地域限制,使得授課地點從教室、實驗室延伸至因特網所能到達的任何一個角落。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具有極大的便利性,也解決了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現代化教學的很好的輔助工具。
有機化學是化學化工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因實踐性強、反應方程式多、反應機理抽象難以理解等特點,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引入動畫及網絡技術將有助于解決此類問題。利用網絡多媒體輔助教學還能有效地解決教學內容多和學時緊的矛盾,理論教學的抽象和學生感性認知的矛盾,課堂教學的籠統性和學生水平多樣化的矛盾。因此,基于網絡技術的有機化學課程設計對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提高教學效率、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有限的教師資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本課件以曾昭瓊主編的高等學校教材“有機化學”為藍本,以相應的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目標為重點,以普通高校化學專業的本科生為主要學習者進行腳本的編寫,內容包括“有機化學”上下冊,共二十二章內容,可供化學及其他專業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生學習參考。
一、有機化學網絡課件的設計思想
“有機化學”網絡課件的總體設計思想是改革教學模式與教學管理制度,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建有利于大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多樣化的網絡教育模式。
本課件在設計中主要考慮到以下幾點:
1.反應歷程及反應機理是有機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抽象難懂而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課件應能通過對化學反應歷程的模擬,化靜為動,化難為易。
2.立體化學概念既是重點,又是難點,利用動態模擬能綜合體現化學結構的全貌,變抽象為直觀。
3.課件應具有交互性,可操作性,以超文本結構組織信息,有利于個別化學習。同時課件應界面友好,生動有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網絡課件的制作
1.網絡課件的制作流程

3.系統開發軟件選擇
網頁制作采用Dreamweave、Frontpage2003、Macromedia Fireworks、Macromedia Flash 8.0、Photoshop、3DMax等。
以劍橋公司的chemoffice 2004作為分子結構式的編輯軟件。教學課件的制作利用powerpoint2003。
4.網絡課件素材準備
本網絡課程中的靜態圖形圖象,主要用于背景、按鈕、插圖以及化學結構式的表示。背景、按鈕及插圖則使用gif動畫或photoshop圖片軟件處理以壓縮圖片體積?;瘜W結構式則主要使用chemoce2004進行編排,生成gif圖片文件。教學課件用powerpoint制作。動畫采用3DMax、flash等構建。
三、網絡課件介紹
1.首頁概述。課件首頁由橫幅、導航鏈接欄、正文、頁腳四部分構成。橫幅部分由文字標題、圖片、swf格式動畫和背景組成。導航鏈接欄由首頁、教學教案、教學課件、習題答案、自測練習、綜合練習、疑難解答、知識拓展、動畫模型九個按鈕組成。每個按鈕對應一個子頁面,用鼠標單擊按鈕時即彈出相應頁面,操作便捷,瀏覽輕松。正文部分是有機化學課程簡介及學習方法介紹,使學生能在短暫時間里對有機化學有一定的了解。整個首頁面空間布局合理,顏色,字體搭配得當,動靜兼顧。
2.教學教案和教學課件。是教師授課的講稿和課件,學生可通過它進行查缺補漏、重復學習,而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3.習題訓練。習題訓練是最有效的鞏固所學知識,及時反饋、查漏補缺的手段。通過做習題可以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并且做習題的過程就是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對教材內容會有更深一步的認識和新的領悟。因此,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本課件對習題訓練部分設計了習題答案、自測練習和綜合練習三個欄目。習題答案是將教材中的習題參考答案根據教學進度定期公布于網上。自測練習是對各章節內容的自測訓練,綜合練習則旨在使學生將各章知識系統化、網絡化,以增強綜合運用能力。
4.知識拓展。知識拓展一欄,是對課本內容的擴展和補充,包括化學發展的最新前沿報道,化學發展史上的名人軼事,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生活常識和實用知識等。目的是為了擴大學生知識面,開闊眼界,激發學習興趣。
5.動畫模型。利用動畫模型,可以把靜態圖示轉化為動態圖示,把微觀問題宏觀化,把抽象問題形象化,增強學生對事物的感性認識。有機化學中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是認識分子空間結構的重要途徑,將其制成3D動畫,使學生能從各個側面進行觀察,能使學生對有機分子空間結構形成更深刻的印象,還可模擬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加強對性質的認識。通過動畫演示還可將有機化學中抽象、復雜的反應機制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便于理解。
6.疑難解答。匯集了有機化學學習中常見的疑難問題,供學生學習時參考。
四、小結與展望
有機化學網絡課件集助教與助學于一體,為學生提供了自我輔助學習的途徑,也為教師提供了輔助教學的手段與方法。經過試用,學生反饋良好。通過課件的制作,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相信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和課件的不斷完善,它的優勢會愈加突顯。面對新世紀、新科技、新要求,有志于實現教育技術現代化的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新知識,總結新經驗,使用更新更科學的教學方式,迎接新世紀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挑戰。
資助項目:石河子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重點項目,課題編號:ZA060160。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化學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