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多媒體教學已進入普通學校課堂。誠然,多媒體教學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加深對教材重點和難點的理解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有部分教師過于依賴、迷信電化教學,完全拋棄常規教學方式,甚至用多媒體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盡管學生課堂上“熱熱鬧鬧”,卻并未收到應有的效果,一節課下來,學生的記憶最深刻的往往是多媒體形式上的印跡,有關學習內容的實際效果卻并不明顯。本人認為激發興趣并不是目的,教學的實效才應當是我們關注的焦點。那么如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呢?筆者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關鍵詞]多媒體 注意問題 物理教學
一、不能用模擬實驗替代真實物理實驗
由于多媒體系統聲畫并茂,集幻燈、電影、錄音、錄像的優點于一身,對一些不可為實驗(電流流動)、危害性實驗(荼的融化與凝固、放射性衰變)等具有獨特的演示效果。但是模擬實驗畢竟是機器在程序控制下工作的,實驗過程、實驗條件和有關因素是提前設計的,實驗結論也都是預先確定好的。因此,與實際的物理實驗相比,其真實度較低。
物理學科的特點是實踐性、實驗性。用模擬實驗替代真實物理實驗,特別是替代一些本身操作不復雜的實驗,會大大降低學生對物理世界的感性認識,降低學生對物理環境的體驗,特別是物理實驗的直接感受能力。這對于科學方法的學習,能力的培養,物理概念的形成都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模擬過程的程序化、人為化,使模擬結果缺乏可信度和說服力,會使學生產生不可預測的思維逆反。
二、教學過程中不可過多的借助多媒體
課堂需要活力,激發興趣是必須的。的確,多媒體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認知、甚至理性的思索,但是多媒體本身,如聲像卻不可避免造成學生無意的注意遷移,從而忽視了對教學內容的注意。心理學認為,學生的無意注意是客觀存在的,這種注意是“事先沒有預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如課堂上老師的舉止言行都會給學生無意注意,只是這種注意因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而不產生影響罷了。在多媒體教學中,“聲、色、光、形”等手段刺激了學生的形象感覺,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這些手段本身卻以其“新穎、刺激”的獨特表現,引起學生過多的無意注意,使學生的精力遷移,不能集中思想領悟知識。再者,多媒體手段的激趣形式和教學內容常常是教師智慧的火花,思維的成果,純粹的多媒體只是教師教學的形式載體,而不是學生的學習主體,因此絕不能完全依賴多媒體這種物質技術手段去徹底提高教學質量。現在提倡創新思維,教學應以學科自身的特性為本位,通過教師的“導”去實現,激趣應更多地參照教學內容本身的因素,如知識含量等,而不是過多的借助多媒體。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濫用多媒體不僅達不到激趣的目的,有時還沖談了教學的重點。試想一下,一道簡單的物理題,襯上一幅艷麗的風光照作背景,學生學習時,究竟是欣賞風景還是解決習題,更何況有時竟反復出現的交替畫面呢?在物理的解題過程中插上一段音樂,就真的能激發學生的解題熱情?我看未必。因此教學中不可過多的借助多媒體。
三、多媒體教學手段不應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
盡管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有效、先進的教學模式,但它不能取代教師的主導地位。如果過多的依賴這種教學方式,那么結果將是本末倒置、得不償失。物理教學中,有些內容仍然應該通過教師以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講解,通過師生間情緒相互感染,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是任何形式的電子媒體所不能替代的。
因此,多媒體教學僅僅是我們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應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嶄新的教學方法。例如在《照相機》的教學中,如果我們單純地通過課件演示:“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大于2倍焦距時,就能在光屏上形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由于課件是人制作出來的,它不能真正體現物理現象的真實性,當然得出的結論也就不能使人信服。但如果一方面我們通過課件演示照相機的原理,另一方面又結合教師真實地演示這個實驗,二者結合起來,從而使學生相信現象的真實性,提高了教學效果。
四、授課節奏不能脫離學生的思維能力
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可以加大課堂知識容量,緩解目前教學內容多與課時相對較少的矛盾。但幻燈片放映的速度也較板書快,所以學生感到節奏很快,許多知識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和吸收就又換了另外一張幻燈片,過大的課堂教學容量和過快的教學進度很難調動學生的思維情緒。而且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不可能把講述的內容重來一遍,學生很難做好筆記,不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鞏固及后續新內容的學習。
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合理組織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努力避免過多的教學內容、過快的教學節奏與教學進度,注重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
五、多媒體使用中要注重“質”的提高
一些課件沒有創意,只是課本的翻版。如“平面鏡成像”一節教學,如果采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就應該將光線做成光束。光的傳播、反射、折射等做成動態過程。如果僅是用來顯示光路圖就是大材小用,就不可取了。多媒體使用中要注重實效性、注重“質”的提高。實效性是多媒體教學的根本目標。比如,一節課要講五道習題,過去教師用小黑板抄題或刻印講義,現在教師使用投影或制作課件,前者原始而簡單,后者是多媒體教學,那么前者和后者哪一種更為簡單,更為有效呢?這是不言而喻誰都不會相信制作課件就一定比小黑板更有實效。但就是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卻被從多的教學工作者所忽視,多種多樣的公共課上此類現象比比皆是。就本質而言,他們是混淆了多媒體教學的目的與手段的關系,誤將多媒體這種教學形式,作為課堂教學評估的標準,而忽視了形式是為了實效服務這一宗旨。其次,突出多媒體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把握多媒體使用的“度”,圍繞“實效”。慎用媒體,該用則用,不該用堅決不要使用。 總之,多媒體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以解決傳統教學難以解決或不能解決的問題為前提,以符合物理學科的特點和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原則,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標,輔以聲,像,圖,文,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要深入研究和實踐,要充分而又恰當地設計,開發多媒體,使之與其它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體現多媒體教學的真正價值.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要遵循適時,適地,適度,適量,適當的原則,才能揚長避短,充分體現多媒體的魅力,課堂教學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作者單位:新疆輪臺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