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高等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本文闡述了創新能力與實驗教學的關系,提出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高職 實驗教學 創新能力
在科技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高等職業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高等職業學校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一、創新能力與實驗教學
提高學生的從業能力和創新能力是職業教育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高等職業學校應將與培養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實驗教學課目標作出新的調整和拓展。實驗課不應該僅僅是讓學生按部就班地動手進行常規性操作,取得規定的實驗效果,還應該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此過程中受到鍛煉和提高。因此,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實驗教學課的安排及其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教學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實驗室更是責無旁貸。職業教育學校的實驗教學課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長期以來,一直擔負著學校溝通學以致用的重要角色。它通過實驗課教學人員的努力,為學生創造了一種良好的訓練能力的條件,鞏固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實驗課不僅可以驗證書本理論,在實驗過程中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把所學的知識和獨特構思付諸實踐。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實驗教學的目的和要求應加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內容,面對這一新的課題,作為高等職業學校更要探索新路子,盡快改變目前培養創新能力工作滯后的局面。
二、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式
實驗教學活動加入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內容,并不是意味著要求在課堂中唯一要做的實驗課就是搞出創新成果,它主要是通過實驗教師的細心安排和組織,設立某種接近實際的框架,提出實驗目標要求,給定某種條件,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主動尋求突破,獨立解決問題,逐漸形成追求標新立異、勇于創新的意識。在實驗課的過程中,通過這種不斷的創新訓練和實驗經驗的積累,逐步將學生培養成具有一定創新能力的人,使學生在走向社會后,能將自己在學校形成的這種創新意識和習慣帶到今后的工作中,用不斷開拓、銳意進取的精神,迎接各種挑戰。
事實上,實驗課的形式決定了它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方面大有潛力可挖。只要將實驗課進行科學的組織,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學生的創新能力完全可以在此過程中得到鍛煉和培養,具體講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實驗教學課要不斷推陳出新。創新精神首先來源于人們對新事物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人們對那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往往很容易出現心里邊際效益遞減的情況。因此,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學人員要充分認識這種心理資源及特點,利用現有的教學手段,創建各種實驗客體的規定狀態,不斷變換相應的實驗條件和形式,是使整個實驗教學過程充滿著新穎、新奇和新鮮感,以便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理,激勵學生探究和思考,為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奠定基礎。另外,實驗教師在實驗過程中的創造性活動對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能起到示范和潛移默化的作用。要做到實驗課不斷推陳出新,實驗課教師就應該多關心社會熱點問題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動態,不斷將一些新的成果向學生作介紹并進行分析,也可將其整理為實驗課題的內容供學生參考。學校也應創造條件,鼓勵實驗室承擔一些科研項目,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可以分解一部分課題內容給學生完成,或是提出部分具有典型性的課題內容,作出實驗教學的經典課型來加以長期運用。
2.實驗教學要鼓勵超越給定信息。創新的實質就是利用給定的信息去獲取新的信息,這是學生對已有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也是掌握新知識的基礎,學生在利用原有認知結構認識某種新知識時,不僅與他已掌握的知識結構有關,還與他以何種邏輯思維方式進行認知活動有關。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驗教學過程既要教會學生如何掌握給定信息,還要幫助學生用探索和創新的思維方式盡可能地利用給定的信息去獲取更多的信息。在實驗課中,應給予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揮比較充分的自由度,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索和查閱更廣泛的知識信息,在實驗過程中盡可能標新立異。實驗課的安排,一方面,必須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充分利用這些已有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會分析、比較和想象,概括,實現自己認識上的飛躍。如在計算機實驗課時,先不必把具體程序和盤端出,而是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結構。只是向他們提出課題設計要求和指標,啟發并鼓勵學生多加思考,主動查閱有關資料,作為任務要求學生限時完成,“逼”他們鍛煉自己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后,再對學生的試驗結果進行講評,對構思獨特的學生要給與肯定,逐步達到把實驗技能作為成績的考核。
3.實驗教學的展開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和創造心理機制。教育心理學表明,創新思維主要由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逆向思維與正向思維;潛意識思維與顯意識思維。實驗教學課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要根據這些創新心理機制和特點來進行。在實驗教學設計安排上,始終以一種創新思維去引導學生,教育學生,鼓勵學生積極開動腦筋,進行創新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如,在實驗中可以開展兩類不同形式的實驗活動。一類是常規性實驗,這類實驗在教材和實驗指導書中都有現成的實驗步驟,學生只要按照書中的說明就可得出相應的結果,這類實驗是千篇一律的,它主要解決學生鞏固課堂或書本知識;另一類是做非常規實驗,它的實驗條件有許多不確定性,需要人們自己創造條件才能加以解決問題,而且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結果也不止一種。顯然,非常規實驗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力。此時,教師就應該盡量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橫向思維或逆向思維,提出一些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進行分析比較,讓學生對這些方案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
4.實驗教學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實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將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融入到實驗教學過程中,也為實驗教師施展才能提供廣闊的舞臺。如上所述,為了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實驗課就必須推陳出新。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靠長年工作在實驗室崗位的教師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很難想象,沒有實驗教師積極的配合就能為學生提供新穎性的實驗條件。為了調動實驗教師的積極性,首先,學校在人員結構上,要選派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教師到實驗室,鼓勵優秀人才帶頭承擔課題,并為學生開出相應實驗課;其次,在業務進修、晉升、學術交流以及獎勵待遇等方面與其它教學人員一視同仁,使實驗教師有干勁、有奔頭;第三,在考核方面要避免簡單化,對加入有關創新內容的,要給予相應的獎勵。也可將作為申報高一級職稱的重要成果的依據之一;第四,要不斷提高實驗教師的業務素質。通過進修、參觀、學術交流等,使實驗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以便使他們有更大的余地為學生創建培養創新能力良好的實驗條件。
(作者單位:陜西安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