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太極拳教法 口訣教學法 分解教學法
一、太極拳教法建議
1.口訣教學法
太極拳動作連貫,上下相隨,整體圓活協調。但初學者容易出現動作脫節,做了手部動作,漏了腳部動作。口訣教學法可將動作名稱及其運行路線的動作連貫和過渡編成口訣,在教學中一邊教授動作一邊口授口訣,能加快學生對套路動作的記憶。實踐證明,運用口訣提示,對于掌握手腳配合復雜的動作比較有效。
2.分解教學法
較為復雜的動作,應采用分解教學。一般包括為動作的分解與速度的分解,視情況而定。如簡化24式太極拳中第四組的“云手”,可以先教步法,再教身法,再串聯成完整的動作。
3.模仿教學法
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教師正確的示范或錄像中的動作進行模仿、練習。在運用模仿動作教學時,要求教師的示范位置要準確。一個復雜的動作要領既要做正面示范,又要做背面示范,從中達到示范的最佳效果。太極拳教法中,最好有骨干2~3。人站在隊列的前方,背向學生站立,以使得變換看不到教師的示范時,可看到骨干的動作示范。
4.圖表教學法
太極拳教學中,需充分利用直觀性原則,尤其是難度大、動作過程復雜的,宜采用圖表結合法進行教學。利用錄像或VCD的慢鏡頭可以反復地觀察動作的運動路線,邊講解、邊演練。如仆步下勢、按為中立、轉身搬等動作,采用圖表結合講解效果較好。
5.分段教學法
一套太極拳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在5~8min,有幾十個動作需要分段進行教學,即按成套動作的組成分成若干段。如簡化24式太極拳分成4段8組,48式太極拳分成6段。在教學中還可以根據情況,將一大段分成若干小段,一段一段地學和記,然后將若干小段串成一大段,最后完成全套動作。這種方法便于學生掌握、鞏固和記憶,可提高學習的效率。有研究證明:先分段教動作套路再改進單個動作,比先教單個動作再教動作套路的效果好。
6.重點教學法
太極拳的動作復雜,技術特點比較多,因此,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多。如果不抓住關鍵 ,不能有重點地進行教學,可能一個動作都難以學好。太極拳中最重要的要領就是“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以腰為主宰”,它的全部單式動作幾乎貫穿到整個動作過程中。所以教學中,教師必須通過各種輔助性練習,掌握上述技術關鍵后,再教其它動作就較容易了。
7.攻防意識法
武術的特點講究攻防技術。太極拳雖然作為健身養生項目,但在教學中,給學生講解其動作技擊、攻防意識,有助于學生理解動作的意義,有利于對動作套路的記憶。如簡化太極拳中的“棚捋擠按”,以左勢為例,“棚”左手用崩勁擊打對方一攻,右手在解動作來勢—防。“捋”是明顯接準對方的把式,分化防守。“擠”是失防反攻。幾乎太極拳每一招式,都有攻防之意。學生學習時知其所以然,可增加學習興趣,有利于動作掌握到位。
二、太極拳教學步驟
第一步先教基本架勢、手法、步法,使學生建立比較明確的動作概念。第二步進行分段教學。套路與單式動作同時并進,初期以套路動作為主,單式動作為輔;后期在鞏固套路的同時,以改善動作為主。
三、總結
通過教學實踐證明,采用以上幾種方法教學,不僅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太極拳的動作技能,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思維能力、樂感、美感,對提高太極拳教學效果,普及和推廣太極拳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作者單位:山東高密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