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臺北,跟一群早年的老同事聚餐,知道其中最年長的,一年前死了丈夫,我很小心地過去問:“您過得還好嗎?”
沒想到她爽朗地笑道:“好極了!從來沒這么好過,我總算退休了。”
我怔了一下:“您不是10年前就退休了嗎?”
“不!”她拍拍我,“那不叫退休,因為回家還得照顧老頭兒。現在老頭兒走了,我愛去哪兒去哪兒,愛在哪兒吃在哪兒吃,才叫真退休。”
接著,我轉頭看另一位離婚不久的女同事,開她玩笑:“照這么說,你退休了。”
豈知話沒完,就挨了她一拳:“胡說!我只是離職,不是退休!我離婚,是因為覺得那個婚姻不適合,現在正準備找下一個更好的。除非有一天,我老公死了,或我離了,不打算再婚,才能叫‘退休’!”
在路上遇到一位老鄰居。
“以后不要叫我Mrs,要叫我Miss!”她開門見山地說,“因為我離婚了,現在又成為小姐!”
看我不知怎么答,她繼續說:“不過我還住在原來的地方,我把銀行的存款提出來交給他,他把房子過給我,多干脆!兩三下就離了!”
“我看你們好好的嘛!”我說。
“是沒什么不好哇!只因為他換工作,要搬到德州去,我不愿意跟。”
“中國人不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嗎?”
“去你的!哪一世紀的老觀念?”她瞪我一眼,“告訴你!我如果是狗,嫁給雞,我還是狗;我如果是雞,嫁給狗,我還是雞!我難道沒有自己,是他的副產品嗎?話說回來,我賺得比他多,我的工作這么好,朋友又都在紐約,他憑什么要我跟他走?他為什么不留下來陪我?所以,是他拋下我,不是我拋下他。”
她的話讓我想起法國總統薩科奇和他的前任老婆塞西莉亞。據說薩科奇追了12年,才把塞西莉亞娶到手,而且直到離婚,還每天一朵玫瑰花。
可是這位“老美女”向來我行我素,陪丈夫參加八國集團高峰會,她先一個人離開;跟老公去美國,布什夫婦請客,她居然推說喉嚨痛,不參加。
“老美女”說得妙——“我是個喜歡躲在暗處,享受平淡和安靜的人。薩科奇喜歡當總統,我可不喜歡當總統夫人。”
果然,薩科奇上臺不到半年,塞西莉亞就下堂了!
跟太太一起參加去“優勝美地”的旅行團。
團里有個70歲的老女人,見面會上大聲對眾人喊:“我是新婚!”又叮囑導游,先通知每一站的旅館,房間得特別布置。集合時遲到,則說她因為新婚,床上熱情過度,累得起不來。
她那新婚丈夫,80歲的老新郎則只會點頭說:“對!對!對!”
有一天,老女人與我同桌,主動“坦白”:
“我已經是三嫁了。第一個丈夫最壯、最帥,但是我最累,一天做三餐,沒得過半句贊美。那時年輕氣盛,吵一架,分了。第二任丈夫很老,很有錢,可惜沒多久,死了!倒是留給我不少錢,嫁了這個窮哈哈的。”轉頭看看老新郎:“不過他也很好,嘴很甜,很體貼。我沒做過幾餐飯給他吃,他卻老贊美我手藝好。”突然咯咯咯地笑起來:“這輩子真不錯!年輕的時候需要性,正好有個帥的、壯的;中年時需要享福,正好找個有錢的;老來需要溫暖,正好碰上體貼的!”說到這兒,又瞄瞄她的老新郎,小聲說:“他耳朵不好,聽不到。告訴你們,我現在回想,還是年輕時的那個壞脾氣的比較好。那個時候會吵、會打,因為有愛。”
我那才離婚的女同事說得妙——
“這年頭有幾個人在一個公司干一輩子?只要你有本事,愈跳槽位子愈好、薪水愈高,而且愈受重視……到有一天真做不動了,只好退休。”
年輕人,放亮眼睛、把握當下啊!時代不同了,進“婚姻公司”被裁員、跳槽的愈來愈多。搞不好哪一天,能干終身職的,全成了稀有的“模范勞工”。
(張雨峰摘自《東西名人》 楊志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