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收賬款的形成原因
1.商業競爭。這是發生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存在著激烈的商業競爭。競爭機制
的作用迫使企業以各種手段擴大銷售。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廣告等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手段之一。對于同等的產品價格、類似的質量水平、一樣的售后服務,實行賒銷的產品或商品的銷售額將大于現金銷售的產品或商品的銷售額。這是因為顧客將從賒銷中得到好處。處于擴大銷售的競爭需要,企業不得不以賒銷或其他優惠方式招攬顧客,于是就產生了應收賬款。由競爭引起的應收賬款,是一種商業信用。
2.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距。商品成交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經常不一致,這也導致了應收賬款。當然,現實生活中現金銷售是很普遍的,特別是零售企業更常見。不過就一般批發和大量生產企業來講,發貨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往往不同。這是因為貨款結算需要時間的緣故。結算手段越是落后,結算所需時間越長,銷售企業只能承認這種現實并承擔由此引起的資金墊支。由于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而造成的應收賬款,不屬于商業信用,也不是應收賬款的主要內容,不再對他進行深入討論而只論述屬于商業信用的應收賬款的管理。
二、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控制不嚴缺乏有效管理形成過多的應收賬款。①企業內部控制不嚴。②對應收賬款缺乏有效管理。③
缺乏風險意識。
2.財務人員業務素質底下,沒有職業操守,造成“應收賬款”賬戶不真實。①將“應收賬款”與“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賬戶相混淆,造成核算不實、不準確、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②利用“應收賬款” 賬戶轉移資金。③將已收到的應收賬款不入賬或推遲入賬時間,以達到挪作他用,甚至據為己有的目的。④利用“應收賬款”賬戶調平賬款。⑤壞賬損失的確認及其賬務處理不符合制度規定。⑥企業少提或多提壞賬準備,人為調節利潤。⑦企業虛增“應收賬款”以調節利潤,夸大經營成果。⑧在“應收賬款”賬戶中隱含長期投資項目,在收回投資收益時沖減“應收賬款”賬戶,隱瞞利潤;或者一段時間以后伺機作壞賬核銷,又形成賬外資產;或者將收益直接轉存,形成“小金庫”。
三、企業應收賬款管理不善的影響
1.大企業經營成果,致使企業利潤虛增。由于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基礎是權責發生制,發生的當期賒銷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的賬上利潤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實現現金流入。
2.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使企業效益下降。由于企業的物流與資金流動不一致,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貨款卻不能同步回籠的入賬銷售收入,勢必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產生、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內所得稅預繳。
3.加速企業的現金流出。賒銷雖然能使企業產生較多的利潤,但并未真正使企業現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業不得不運用有限的流動資金來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加速了企業的現金流出,主要表現為:①企業流轉稅的支出。應收賬款帶來的銷售收入,并未實際收到現金,流轉稅是以銷售額為計算依據的,企業必須按時以現金交納。②所得稅的支出。應收賬款產生了利潤,但并未以現金實現,而交納所得稅必須按時以現金支付。③現金利潤的分配,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另外,應收賬款的管理成本、回收成本都會加速企業現金流出。
4.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企業的流動資產是影響企業資金流動性和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應收賬款能否實現,直接影響流動資產的質量。大量的應收賬款不能及時回收,勢必削弱短期償債能力。
5.對企業營業周期有影響。營業周期即從取得存貨到銷售存貨,并收回現金為止的這段時間。營業周期的長短取決于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營業周期為兩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應收賬款的存在,使營業周期延長,影響了企業資金循環,使大量的流動資金沉淀在非生產環節上,致使企業現金短缺,影響工資的發放和原材料的購買,嚴重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
四、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措施
既然企業發生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是擴大銷售,增強競爭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標就是求得利潤。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一項資金投入,是為了擴大銷售和盈利而進行的投資。而投資肯定要發生成本,這就需要在應收賬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這種政策的成本之間作出權衡。只有當應收賬款所增加的盈利超過所增加的成本時,才應當實施應收賬款賒銷;如果應收賬款賒銷有著良好的盈利前景,就應當放寬信用條件增加賒銷量。
1.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①確定正確的信用標準。信用標準是評價客戶等級,決定是否給予或拒絕客戶信用的依據。企業在制定或選擇信用標準時應考慮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和客戶的資信程度的因素。信用標準較嚴,可使企業遭受壞賬損失的可能性減小,但會不利于擴大銷售。反之,如果信用標準較寬,雖然有利于刺激銷售增長,但有可能使壞賬損失增加,得不償失。②采用恰當信用期間。信用期間是企業允許顧客從購貨到付款之間的時間,或者說是企業給予顧客的付款期間。例如,若某企業允許顧客在購貨后的50天內付款, 則信用期為50天。信用期過短,不足以吸引顧客,在競爭中會使銷售額下降;信用期過長,對銷售額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顧及銷售增長而盲目放寬信用期,所得的收益有時會被增長的費用抵銷,甚至造成利潤減少。因此,企業必須慎重研究,確定出恰當的信用期。信用期的確定,主要分析改變現行信用期對收入和成本的影響。延長信用期,會使銷售額增加,產生有利影響;與此同時,應收賬款、收賬費用和壞賬損失增加,會產生不利影響。當前者大于后者時,可以延長信用期。否則不宜延長。如果縮短信用期,情況與此相反。③采用合理的現金折扣政策。現金折扣是企業對顧客在商品價格上所做的扣減。向顧客提供這種價格上的優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顧客為享受優惠而提前付款,縮短企業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現金折扣也能招攬一些視折扣為減價出售的顧客前來購貨,借此擴大銷售量。企業采用什么程度的現金折扣,要與信用期間結合起來考慮。不論是信用期間還是現金折扣,都可能給企業帶來收益,但也會增加成本。當企業給予顧客某種現金折扣時,應當考慮折扣所能帶來的收益與成本孰高孰底,權衡利弊,抉擇決斷。
2.加強應收賬款的日常管理。①做好基礎記錄,了解客戶付款的及時程度。基礎記錄工作包括企業對客戶提供的信用條件,建立信用關系的日期,客戶付款的時間,目前尚欠款以及客戶信用等級變化等,企業只有掌握這些信息,才能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②及時進行應收賬款的對賬工作。應收賬款的對賬工作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總賬與明細賬的核對,二是明細賬與有關客戶單位往來賬的核對。應收賬款的對賬工作應從銷售業務的第一筆起就應由銷售人員定期與客戶對賬,并將對賬的情況及時反饋給財務部門。營銷人員可以按其管理的單位設置統計臺賬,對產品發出、發票開具及貨款的回籠進行序時登記。并可以采用銀行對賬單的形式與客戶對賬,并由對方確認,從而為及時清收應收賬款打好基礎。③建立銷售回款一條龍責任制。為防止銷售人員為了片面追求完成銷售任務而強銷盲銷,企業應在內部明確追討應收賬款不是財務人員而是銷售人員的責任。同時,制定嚴格的資金回款考核制度,以實際收到貨款數作為銷售部門的考核指標,每個銷售人員必須對每一項銷售業務從簽定合同到回收資金全過程負責。這樣就可使銷售人員明確風險意識,加強貨款的回收。④實施應收賬款的追蹤分析。應收賬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期足額收回的問題。這樣賒銷企業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對該項應收賬款的運行過程進行追蹤分析,重點要放在賒銷商品的變現方面。企業要對賒銷者今后的經營情況,償付能力進行追蹤分析,及時了解客戶現金的持有量與調劑程序能否滿足兌現的需要。⑤認真對待應收賬款的賬齡。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賬款時間越長,賬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業必須要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可通過編制賬齡分析表進行,據此了解,有多少客戶在信用期限內付款,有多少客戶在信用期限后才付款,有多少應收賬款拖欠太久,可能會成為壞賬。如果賬齡分析顯示企業的應收賬款的賬齡開始延長或者過期賬戶所占比例逐漸增加,那么就必須即使采取措施,調整企業信用政策,努力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效率。對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也不能放松監督,以防發生新的拖欠。
3.加強應收賬款的事后管理。①不斷完善收賬政策。當企業賬款遭到客戶拖欠或拒付時,企業應當首先分析現行的信用標準及信用審批制度是否存在紕漏,然后對違約客戶的資信等級重新調查摸底,進行再認識。對于惡意拖欠、信用品質差劣的客戶應當從信用清單中除名,不再對其賒銷,并加緊催收所欠,態度要強硬。催收無果,可與其他經常被該客戶拖欠或拒付賬款的同伴企業聯合向法院起訴,以增強客戶信譽不佳的有力證據。對于信用記錄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戶,在去電發函的基礎上,在派人與其面對面的溝通,協商一致,爭取在延期、增進相互業務關系中妥善地解決賬款拖欠的問題。②認真執行應收賬款壞賬準備制度。不管企業采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要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認真執行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制度,以提高企業防范風險的能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培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