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雜志的電視頻道曾轉播過老鷹成長的過程。
小鷹出生在山頂高高的樹上,鷹爸爸與鷹媽媽如同天下父母一般地細微呵護著。但是在呵護下的小鷹,縱然已經長成像大鷹一樣的身材,還是不曾離開原來窩所在的樹干,不會飛也不會獵食,只是等待著鷹爸爸與鷹媽媽帶回來食物。
有一天鷹爸爸與鷹媽媽突然帶回許多的獵物,放在鷹巢里就飛走不再回來了。小鷹變成獨自一個在高高的樹上,仍然是不會飛也不會獵食,只是享用鷹爸爸與鷹媽媽放在鷹巢里的食物。這樣過了幾天等食物吃完了,又等不到鷹爸爸與鷹媽媽再帶食物回來。小鷹餓得不得了,為找食物只好由山頂高高的樹干上飛下來。其實那也還不算飛,小鷹只是張開翅膀在滑翔,由山頂高處一路滑翔到山下。愈飛愈低,小鷹只好找一個樹枝停下來,然而還不會煞車只好用腳猛抓樹枝。好不容易抓住了,卻是抓到樹枝的末梢,承受不住小鷹身體的重量,樹枝垂下來了,小鷹也被倒吊在樹枝上。樹下正好有只梅花鹿在吃草,剛巧抬頭看到狼狽的小鷹倒掛在樹枝上。過了不久,小鷹想再飛起來,翅膀揮動幾次卻掉到地面上。還好沒有受傷,再練習幾次,小鷹終于飛離了樹林。
這時電視傳來旁白的聲音,說明小鷹在這個自行求生階段,只有50%的小鷹可以幸運地活下來而成長為大老鷹。小鷹由山頂滑翔下來,可能會摔斷翅膀、甚至摔死;掉在地上,也可能不是碰到梅花鹿而是老虎或是狼;即使安然落地,也會像這小鷹的現狀一樣,不知如何覓食或獵不到獵物而餓死,小鷹在這個自行求生階段真是危機重重。
過了幾天小鷹還是獵不到食物,身體一天天衰落。好不容易抓住一只小蜥蜴,讓小鷹補充了一部份體力,開始學會第一步的獵食。再經過一些時日,小鷹體力恢復而且飛行技巧熟練后,自然界又看見一只飛在高高的天空上的大老鷹了。
小鷹在鷹爸爸與鷹媽媽不再回來,必須靠自己獨立生活,才真正地開始學習老鷹的生活方式與找回天生的本能。因為小鷹必須獨立,為自己負責,沒有任何的依靠與憑借時,才學得會飛翔與求生技能。
反思我們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栽培人才的過程,哪些時候你曾因被迫獨立自主負責,而在學習中飛速成長?什么時候你會讓你的同仁真正獨立,去自主負責工作任務?而且獨立自主到什么程度?你是用什么方法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的?在這學習獨立自主的過程中,身為主管的你會有哪些擔心與焦慮?
你會運用哪些扶持與協助,讓他們學會獨立自主?還是如同鷹爸爸與鷹媽媽一樣放手就不管了?被栽培人萬一犯錯,你會如何看待這個錯誤與犯錯的人?
如同小鷹只有50%可以存活下來,你可以接受多少受過培育的同仁的“存活率”(成功地完成挑戰并長期留在企業內發展)?還是只想盡心盡力地栽培人才,而不在乎“存活率”?
父母栽培子女,關鍵在是否讓他們有獨立自主的機會!主管培育部屬,關鍵也在是否讓他們有自主負責的機會!水缸里的魚長不成大魚,盆栽的樹長不成大樹。學習在于有嘗試的勇氣!這一次沒學好,則可以再學一次;這一生學不會,來生還可以再學。
你準備好放手讓你的同仁們獨立自主負責了嗎?那會是由什么樣的任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