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份工作放在你面前,一個你不喜歡,卻月薪二萬;一個你喜歡做,月薪只有兩千。你該如何選擇?比較合理的答案是:白天做前者,晚上干后者。
這是比較辛苦的選擇,但總還是實現了自己的愿望。在社會上這樣的人很多,比如海巖,白天是酒店老總,晚上爬格子。同樣經歷的還有最近以另類歷史出名的赫連勃勃大王,白天在金融圈子里拼殺,晚上去鼓搗自己的歷史散文。
一般人的想法,會為這些人設計這樣一條未來之路:干脆下海,以文字為生,既展現出了才華,又興趣于此,何不徹底轉行?但是至少到現在,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還是依舊在不同的社會身份中轉換,并沒有類似如上的跡象。
我的一位高中同學同樣是一位穿梭在愛好與職業之間的人。平時為保險公司骨干,月薪不菲,周末晚上去天橋說相聲。他說,我不像其他人,我有自己的職業,不指著說相聲吃飯。正是沒有了經濟上的壓力,愛好不是謀生的職業,才有了更自如的釋放空間。
如果把愛好作為職業,如業余寫小說的成為職業作家,他的才情或許會由此受限,失去了那一份難得的瀟灑和悠閑。在某種程度上講,愛好與休閑搭配,或許更為合適。
我現在的一位同事,也是我一個很好的哥們。他的愛好就是他的工作,喜歡這份職業,以致于娶老婆都要討個志同道合的。因為工作上的坎坷,他幾年來很是抑郁。或許,一般只是把工作當作飯碗的人,不會如此。可偏偏他是一個在工作上寄予太多寄托的人,工作結合著他的愛好甚至他的理想,所以工作但凡不順,他就會很痛苦。
如果把愛好和職業分開,工作只是當作飯碗,那么生活便有一種坐看云起時的淡然了。
我的那位同事,前幾日,從單位講解員業務客串起了婚禮主持。他說,這使他從工作的惡循環中跳出來,讓他覺得自己有了另一份社會價值。人生的天空還很廣闊,不能僅僅拴在特定職業上。
是啊,人有時是需要生活于職業之外的。即使是面對自己愛好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