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中國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經低于通貨膨脹長達17個月,這種長時間負利率運行的狀態,在國內外都是罕見的,據專業人士分析,從宏觀層面上來講,國家為了抑制通脹,可能會在下半年內上調一年定期的存款利率。
進入2008年以來,伴隨著石油、糧食價格的上漲,中國的CPI也跟著一路飆升,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CPI比同期上漲了8.1%,致使國內的通脹也高居不下。雖然,2007年3月18日,央行已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之前的2.52%提高到2.79%,后來又幾次上調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但每次上調的利率都遠遠小于CPI飆升的速度,致使17個月來,央行的利率水平始終滯后于通貨膨脹水平。尤其進入2008年以來,實際負利率水平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以2008年CPI約7%,現時一年期定期存款稅后3.93%計算,居民儲蓄凈減少超過3個百分點的損失。
據有關機構預測,6月份通脹會回落至7.4%左右,但通脹仍然繼續。第二季度GDP增速將會隨著第一季度繼續放緩至10.6%以內。
經濟學家曹和平說:“在未來的9月份,進入第二個豐收季節后,糧食和食品價格會進一步穩定下來。但是,中國人力工資成本有上升的趨勢,同時,全球原油價格仍然在高漲,未來中國將繼續推動能源價格改革,這些都會加大未來非食品通脹的壓力。”
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林松立說:“市場應提高警惕,盡管6月CPI將回落,但是在經濟運行數據發布前后,央行可能半年來首次加息,開始扭轉負利率。”
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部長魏加寧對記者說:“這一現象在國內外是罕見的,負利率扭曲了獎金價格,我建議應該盡快加息,盡快恢復正利率水平。”他說:“目前,是盡快改變負利率的時候了。加息是必要的,從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講,負利率不應該是持續狀態。”
部分反對加息的學者認為目前經濟正處于回落狀態,經濟復雜,加息將進一步損傷經濟,同時,會進一步造成熱錢涌入。此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樊綱強調:“當前的問題顯然不是經濟增速回落,中國經濟最大的危險,就是通貨膨脹預期的形成可能導致各種風險。”
“未來加息與否還要看經濟回落和通貨膨脹誰更重要,很顯然,從中央和央行的意見來看,通貨膨脹仍然是主要問題,所以,加息將是一個必然的選擇。”魏加寧說。
“相比數量型控制和行政性管制而言,利率調整對經濟的影響更為溫和和市場化,可以通過價格信號向企業和投資者傳遞風險,決策權留在企業和投資者手上。兩者相比,我認為,價格型調控對經濟的影響更為溫和。”魏加寧說他同時表示,熱錢涌入主要在于人民幣穩定的升值預期和資產價格炒作,而不會在意存款利率。“目前的問題是人民幣穩定的升值預期造成了大量熱錢的涌入,我們首先應該打破這種穩定的升值預期,而不是停止升息。”
也有專家建議,在舒緩利率的同時,不給實體經濟帶來較大的影響的一個較好辦法還是推出“不對稱加息”,調升存款利率,而對于貸款利率則微調或者不調。
申銀萬國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則表示,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將導致投資增速進一步放緩,屆時,加息的理由將不再成立,因此,如果加息的話,7月份將是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