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通貨膨脹與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困境

2008-12-31 00:00:00李志傳
當代經濟管理 2008年10期

[摘 要]2008年,中國經濟再度經歷了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成因復雜,屬于一種混合型通貨膨脹。在物價上漲的表象下面,隱藏著經濟制度的缺陷和經濟結構的根本性失衡。受制度本身和一些內在因素的影響,宏觀經濟政策面臨困境。必須采取短期和長期措施,在治理通貨膨脹的同時,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關鍵詞]混合型通貨膨脹;結構失衡;緊縮政策;擴大內需

[中圖分類號] F123.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8)10-0009-05

通貨膨脹可以被描述為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價格水平持續地和顯著地上漲[1]。為了控制通貨膨脹對宏觀經濟的沖擊,各國都把價格穩定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之一。但是,作為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的現象,通貨膨脹不僅沒有被消除,而且在其發展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在GDP連續五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再度面臨著通貨膨脹的威脅。

一、當前通貨膨脹的形勢及特點

由于價格的相對變化和變化時間的不一致性,溫和的低通貨膨脹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容忍的。許多經濟學家長期以來堅持這樣的看法,溫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對產出和就業有擴大的效應。弗里德曼認為,最佳通貨膨脹率應該是實際利率的負值。在歐元區和美國,中央銀行所確定的通貨膨脹目標是2%左右;在中國,公眾的容忍度和央行的控制目標是3%左右。但是,在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增長、低通脹的黃金時期以后,從2006年底開始,中國的CPI再度攀升。2007年3月, CPI漲幅突破3%的警戒線;到2007年7月,CPI增速達到5.6%,創出新高。2007年全年,CPI比上年累計同比上漲4.8%;進入2008年, CPI繼續上升,1月CPI同比增長達到7.1 %,二月8.7 %,三月8.3 %。盡管下半年CPI有所回落,但大多數商品仍在高位運行或繼續上漲。

當前的通貨膨脹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發生于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發生的時機與1994年和2003年的通貨膨脹大體相似。二是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依然是物價上漲的導火索。我國歷次通脹都伴隨著糧食價格的大幅上漲,二者總是相伴而來。三是當前的通貨膨脹發生在復雜的國際經濟環境下。次貸危機、美元貶值、全球經濟衰退、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二、影響當前通貨膨脹的因素

當前通貨膨脹的成因很復雜,既有成本推進的因素,又有需求拉動的因素;既有國內經濟結構和增長方式不合理的因素,又有國際經濟形勢影響的因素。

成本推進的因素主要是全球石油、糧食及其他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2008年2月,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有效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大關,連創新高,5月初已經突破了120美元。低油價時代的終結不僅加劇了人們對于能源短缺和高油價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而且,乙醇汽油等替代能源的開發進一步推高了玉米、小麥等糧食價格和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價格。國際市場的糧價上漲直接影響了國內的糧食價格,并形成相互推動,持續上漲的態勢。糧食價格的波動逐漸向下游傳導,以糧食為原料的食品和豬肉價格加速上漲,直接推動了CPI的上升。盡管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面是好的,但是由于國際原油、谷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持續上漲,不僅推高了國內以此為原料的企業的生產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國控制物價上漲的壓力。除上述因素以外,推動成本上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工資成本的提高。2007年,新《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短期內,部分企業尤其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成本增加,甚至超出了企業的承受能力。

需求對本次通貨膨脹的拉動作用主要體現在資產價格的過度上漲。2007年,流動性過剩和資產價格上升一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資產價格上升主要表現為股票和房地產價格大幅上揚。目前,盡管股票價格已經回落,但房地產價格仍居高不下,房價的飆升直接拉動了與此有關的鋼鐵、水泥、建材等相關行業投資的增長和價格的上升。作為中國供求失衡最突出的一個部門,房地產市場的過熱對本次通貨膨脹的產生和進一步惡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按照貨幣主義的觀點,通貨膨脹歸根到底是一種貨幣現象,貨幣供給的迅速增長才是通貨膨脹的根源。中國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主要是因為外匯儲備的高速增長和現行的結售匯制度。截至2007年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15,280億美元。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經濟持續穩定的增長和多年來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保持的雙順差格局。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削弱了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央行不得不對增加的外匯儲備按匯率投放等值的人民幣;另一方面,為了抵消增加的貨幣供應對國內經濟的沖擊,人民銀行實行對沖政策,通過發行央票對沖增加的基礎貨幣供應。在當前雙順差的格局下,央行已經無法控制基礎貨幣的供應,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通貨膨脹所面臨的國際環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復雜,最主要的是全球經濟失衡和美元不斷貶值的趨勢以及2007年已經發生的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現在所面對的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壓力,從全球的角度講,都離不開美元被刻意貶值的結果。美國通過美元貶值向全球輸出了通貨膨脹壓力,推動了國際市場上石油、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以及農產品價格的持續上漲。

三、當前通貨膨脹的類型及根源

確定通貨膨脹的性質和類型具有重要的政策意義,它直接關系到應該采取何種經濟政策來抑制通貨膨脹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在現實生活中,單純的需求拉動型和成本推進型的通貨膨脹是很難找到的。薩繆爾遜和索洛提出了“混合型通貨膨脹”的概念,指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動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通貨膨脹。

關于中國通貨膨脹的根源,貝多廣和朱曉莉(2007)認為,當匯率和資本流動都受到管制時,壓抑的對外升值趨勢會成為對內貶值的直接原因。對內貶值的概念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CPI上漲,而是包括資產價格膨脹在內的廣義通貨膨脹[2]。周其仁(2007)認為當下中國的通脹不是政府濫發鈔票的結果,而是現有匯率形成機制容納不下中國國際競爭力的表現。匯率低估是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3]。余永定(2007,2008)也將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資本流入、外匯儲備過多作為中國通貨膨脹的重要原因,認為中國的通貨膨脹屬于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4]。

目前導致我國目前物價上漲的因素是多重的,不僅僅是貨幣發行量過多的問題。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導致通貨膨脹的包括需求拉動和成本推進等多種因素,當前我們面對的是一種“混合型” 的通貨膨脹。在這種混合型的通貨膨脹中,需求拉動的因素偏多一些。

作為經濟社會一種常見的病態,通貨膨脹并不是一種孤立的現象,在物價上漲的表象下面,隱藏著經濟制度的缺陷和經濟結構的根本性失衡,這才是當前通貨膨脹的根源。

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費需求不足。盡管GDP連續5年以超過10%的速度高速增長,但是城鎮居民和農民可支配收入卻增長緩慢。與此同時,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這種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長期以來內需不足,消費不振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

二是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某些地方政府為了當地的短期利益,將土地和房地產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不遺余力的推動地價、房價的上升和房地產業發展;同時,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紛紛出臺各種優惠政策,大量招商引資。盡管在短期內帶來了財政收入的增加和一時的繁榮,但增長的代價是環境惡化、資源過度消耗和貿易摩擦加劇。而房地產市場過熱和外資的過多涌入正是當前通貨膨脹的重要源頭。

三是壟斷力量對社會總體價格水平的影響。陳志武(2007)認為,普通民眾并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經濟增長的好處更多的分配給了政府和壟斷性的國企。由于某些產品和服務缺乏競爭和人為的供應不足,其價格并未因市場規模的擴大而逐漸下降,而是顯示出較強的剛性,這種現象在銀行、石油、石化、鐵路、電信、房地產等行業和部門表現的尤為突出。這種與民爭利的利益集團的存在,使得整個社會的資源配置偏離最優,扭曲了價格形成機制。從表面上看,當前的通貨膨脹是由于豬肉和食品價格上漲引發的,但在形成CPI的8大類商品籃子中,豬肉的權重是無法與房地產等產業相比的。

四、宏觀經濟政策面臨的困境

無論通貨膨脹的近因是什么,通貨膨脹都是一種疾病,一種危險時會致命的疾病,一種如果不及時治理,會毀掉整個社會的疾病(弗里德曼,1991)[5]。在通貨膨脹擴散的過程中,整個經濟社會都受到它的沖擊和影響。一是中低收入階層的基本生活支出大幅增加,生活質量下降。國家統計局的公報數據顯示,2007年恩格爾系數相比2006年以來罕見上升。恩格爾系數上升,意味著在通貨膨脹的沖擊下,居民基本生活支出增加,福利下降。二是價格上升與通脹預期相互推動。價格上漲導致消費者不斷增加的恐懼,而消費者的恐懼又反過來使物價上漲更快。通貨膨脹的預期已經形成,并與價格上漲形成互相推動的格局。三是進一步擴大了已經十分嚴重的收入分配差距。2004年,中國的基尼系數達到 0.465的歷史高點,2007年突破0.48。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不僅抑制了消費需求,而且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四是由于貨幣的破壞力導致價格系統紊亂,打亂了市場機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擾了市場信號的傳遞并使信號失真,造成資源配置失調,降低經濟效率并使經濟陷于不穩定狀態。

為了避免通貨膨脹形勢的日益惡化,自2007年以來,中國政府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力求在降低通貨膨脹率的同時,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但是,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形勢并沒有明顯的改善,CPI依然居高不下(2008年6月CPI增幅為7.9%),而且正在與PPI正在互相推動、一起上漲,通貨膨脹的壓力持續增加。

宏觀經濟政策效果不明顯,一方面通貨膨脹具有一定慣性,另一方面,當前所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本身就有局限性。更重要的是,當前通貨膨脹還具有輸入性通貨膨脹的特點,對于美國經濟衰退、美元貶值和油價、糧價、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僅靠國內的經濟政策是無法消除的。

財政政策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財政政策易松不易緊。由于中國的財政支出具有不對稱性,即擴張容易、緊縮難,財政政策抑制經濟過熱的職能并沒有充分發揮。一方面,中國有著世界上最龐大的黨政系統和公務員隊伍,公務人員工資及其他各項費用支出不僅不會減少,而且會隨著通貨膨脹率的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的財政政策還具有產業政策的職能,某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不可能減緩。此外,2008年是一個多事之年,年初南方發生雪災,五月份四川發生地震,災后的重建工作及即將舉行的奧運會都需要政府的財政支持。而且,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如果低于8%,便會帶來就業等一系列問題。綜上所述,可以預測,2008年中國的財政支出減少的可能性不大。

盡管已有的研究顯示,在通貨膨脹嚴重時期,貨幣政策的效果比較顯著,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貨幣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一是貨幣政策的作用主要用于反對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而對于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的作用有限。由于本次通貨膨脹屬于混合型通貨膨脹,對于推動物價上漲的成本推進的因素和國際傳導的因素,如糧食價格、油價和工資等因素的上漲,貨幣政策無能為力。二是貨幣政策還有一定的外部時滯,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貨幣供給量和利率來影響投資、收入和價格往往要經過較長的一段時間。三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還受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例如,自去年以來,中央銀行在繼續對沖的同時,多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以收緊銀根。但此時,在住房危機、信貸危機與金融危機等三重危機的強力沖壓下,為恢復公眾信心和注入流動性,美聯儲已經多次降息。在中美存在利差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下,國際熱錢正加速流入中國,進一步加大了對沖的難度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在外匯儲備的增加和基礎貨幣的供應不可控的情況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已經無法維持,物價上漲的源頭也無法消除。

人民幣升值無疑是緊縮的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方面。盡管2008年以來出口增速和貿易順差的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是,人民幣升值的負面效應也開始顯現。一是造成國家外匯儲備的巨額損失。二是導致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強化了其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加重了繼續升值的壓力。三是加大了出口企業的成本。人民幣短時間內大幅升值削弱了中國自身的成本優勢與競爭優勢,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一些出口導向型外貿企業的成批倒閉、外企惡性抽逃資金的現象,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在消費需求不足的情況下,一旦出口減速,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就業問題、經濟增長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因此,人民幣升值也面臨兩難困境,快速升值還是緩慢升值?升值的幅度應該是多少?都不容易把握。

對沖政策是中央銀行面對不斷增加的外匯儲備不得已的被動選擇,實行對沖政策的成本是高昂的。商業銀行持有過多的央行票據,收益受到影響。而且,外匯儲備的內生性是中央銀行無法控制的,繼續實行對沖政策可能會導致貨幣供給更大幅度的波動和經濟的不穩定。

緊縮的貨幣政策影響廣泛,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都受到沖擊,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結構性的偏差。它的副作用是嚴重傷害中國本土企業的競爭力,嚴重收縮國內企業的資金流。例如,在緊縮的貨幣政策和其他利空因素的影響下, 滬深股市A股價格再遭重創,到2008年7月初跌幅已達60%以上,令大部分投資者財產急劇縮水,購買力降低。緊縮政策對企業的沖擊更大,一些中小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而言,不得不承受激增的生產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取消、貸款利率上調等,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倒閉。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多數是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它們的大量破產不僅造成有些地區經濟衰退,而且帶來嚴重的就業問題。而且,一刀切的緊縮政策刺激了地下金融的發展,對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沖擊。

綜上所述,通貨膨脹的根源在于經濟制度的缺陷和經濟結構的根本性失衡,而當前緊縮的貨幣政策只是一種短期的微調措施,解決不了根本性的問題,因此不能寄予太高的希望。

五、通貨膨脹形勢展望及政策建議

2008年下半年,中國的通貨膨脹形勢將更加嚴峻,并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PPI的持續上漲。2008年5月,PPI增速達到8.2%,創下三年多來的新高。PPI正在通過流通領域傳導到CPI。研究表明,PPI向CPI的傳導有4~6個月的時滯。未來一段時期內國內PPI仍將維持在高位,CPI的上漲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在繼續加大。

二是全球能源、原材料和糧食價格仍在繼續上漲。在目前國際原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國內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壓力增大,雖然國家采取了一定的限價措施,但這種限制很難控制國內價格的上漲,只能使漲幅有所放緩而已。

三是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不斷強化,國際熱錢仍在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

四是房地產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價格泡沫破滅的風險依然很大。

通貨膨脹形勢的進一步惡化,不僅意味著中國經濟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以后依然很脆弱,而且再次對現有的發展方式敲響了警鐘。

通貨膨脹危害社會公平和穩定,治理通貨膨脹的決心和堅持緊縮的貨幣政策不能有絲毫動搖。短期內,具體政策措施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匯率政策

匯率政策在反通貨膨脹政策中發揮的作用,除了對總需求和失業總水平的間接作用以外,匯率還通過進口最終產品價格、國內可貿易品價格、進口中間產品價格三條不同渠道直接影響總體價格水平。盡管從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的效果取決于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但是,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升值是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減少過多的貿易順差、抑制國際熱錢流入的必要措施。如何應對經濟崛起時期的貨幣升值壓力,德國的經驗和日本的教訓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為了改變貨幣政策腹背受敵的現狀,加快人民幣匯率改革步伐和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非常必要的。中國必須進一步減緩外匯儲備增長勢頭,采取措施削減外匯儲備存量。除了通過人民幣升值減少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外,中國應擴大對技術、糧食、原材料以及其他資源類產品的進口,平衡國際收支,充實戰略儲備,平抑國內物價。

(二)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

由于本次通貨膨脹屬于混合型通貨膨脹,依靠單一的貨幣政策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必須結合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以減輕緊縮的貨幣政策對宏觀經濟的負面沖擊。財政政策主要應包括減稅和增加轉移支付,一方面減輕企業和個人的稅收負擔,增加可支配收入和國內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完善社會保障,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減輕通貨膨脹對他們生活的沖擊。產業政策的重點應該放在引導和扶持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和升級上。

(三)房地產市場

房地產業的畸形發展是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源頭,日本和美國的教訓值得深思。房地產市場泡沫嚴重不僅僅是一個需求過度的問題,人為的供應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要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防范金融風險,必須打破政府、銀行和房地產商的利益鏈條。一是降低地價,降低土地和房屋交易的各項稅費,減少地方政府對賣地財政的依賴;二是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市場供應;三是在房屋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嚴格限制房地產市場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境外熱錢和國內投機資金的炒作。

(四)能源和原材料

近年來,中國在能源和原材料方面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加深,原油對外依存度超過40%,中國也早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盡管國際原油價格的持續上漲和長期以來國內能源價格的扭曲使中國已經錯過了理順能源價格的最佳時機,油價上漲也會增加治理通貨膨脹的壓力,但是理順扭曲的價格機制仍是非常必要的。

(五)糧食

糧食價格上漲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因素,不應人為壓制,農民生產農產品獲得合理利潤的要求應當被理解和尊重,靠價格扭曲犧牲農民利益得到的廉價農產品和物價穩定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持久的。本輪全球農產品價格上漲,應使我們更加重視糧食安全,增加投入以提高農業生產力,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同時,建立保障系統緩解食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者的壓力。

(六)預期

預期主要包括通貨膨脹預期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當前通貨膨脹最令人擔心的不是通貨膨脹本身,而是公眾日漸形成的通貨膨脹預期(余永定,2008)[7]。通脹在無形之中剝奪全體人民的財產,引起預期的普遍混亂,增加交易費用。同時,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正吸引國際熱錢源源不斷的流入,抵消緊縮政策的有效性。預期一旦形成,便會不斷的自我強化,很難消除。要消除預期,必須要樹立公眾對政策的信心,“樹立對規則的信心比規則本身更重要”。政府要通過不斷加息、增加轉移支付和減稅來穩定通脹預期。

面對不斷涌入的國際熱錢,我們應在加快人民幣升值的同時,加強對跨境資本流動的管理。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證明中國的資本管制是有效的,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資本管制不能輕易放棄。政府應密切關注和防范流入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國際熱錢,最好出臺政策在某些行業和領域對外資的流入進行限制,通過提高交易成本消減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在短期內,為了防范通貨膨脹形勢的進一步惡化,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措施并無法消除通貨膨脹的根源。不解決制度的缺陷和經濟結構的失衡問題,通貨膨脹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揮之不去的陰影。而且,隨著經濟總量的擴大,治理的代價會越來越高。因此,必須在堅決治理通貨膨脹的同時,加快推進市場體制改革,盡快糾正不合理的、扭曲的收入分配制度、稅收制度、匯率制度、利率制度和土地制度等,通過結構調整擴大內需。長期政策主要應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減稅

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消費需求不足,不得不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而這種結構性的失衡是無法通過緊縮的貨幣政策來糾正的。考慮到經濟增長和就業的需要,貨幣政策緊縮的同時還要考慮到盡量減輕對經濟的負面沖擊。為擴大消費需求,增加國民福利,擴大企業和個人抵抗通貨膨脹的能力,

國家應大幅削減企業和個人所得稅,真正改變國富民窮的局面。

(二)放開壟斷行業的準入限制

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不解決,即使通貨膨脹率能降下來,過剩的流動性仍會不時地對經濟造成沖擊。為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應抑制新的過剩的流動性產生;另一方面,應當積極為已經產生的過剩的流動性尋找出路。除了推動建立一個健康、有序的資本市場以外,政府應當積極推進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步伐,放開準入限制,引導過剩的流動性流向實體經濟。這樣不僅可以通過競爭降低某些壟斷性產品和服務的價格,減輕整個社會價格上漲的壓力,而且可以優化經濟結構,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

(三)完善金融體系

對于中國而言,在資本自由流動、匯率穩定和貨幣政策獨立性的三難問題中,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尤為重要,不能讓貨幣政策淪為匯率政策的附庸。如果在放棄資本管制之前建立不起健康、完備的金融體系,持續、穩定的宏觀經濟增長便無法保證。貨幣當局必須通過制度建設,讓利息率在貨幣政策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引導過剩的流動性向國際資本市場回流。

綜上所述,當前的通貨膨脹是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矛盾中暴露出來的一個方面,其背后所存在的問題要比其本身要嚴重得多。我們應該借助這一事件,認真的審視我們的經濟制度和增長方式。通貨膨脹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使中國站在了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轉變的十字路口。中國必須要完成這樣一個轉變,就是必須更多地依靠內需,依靠國內的消費,而不是靠投資和出口來推動經濟增長,真正改變那種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全球經濟進一步放緩對于中國而言,既是一個挑戰,又是一個機會,機會永遠大于挑戰。借助于治理通貨膨脹,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基本經濟制度,這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759.

[2]貝多廣,朱曉莉.試析人民幣對外升值與對內貶值并存[J].經濟研究,2007,(9):33-47.

[3]周其仁.匯率低估是通脹的根本原因[EB/OL].新華網,2008-4-14.

[4]余永定.2008年中國經濟:應對三大挑戰[J].國際經濟評論,2008,(5-6):5-9.

[5]弗里德曼著,安佳譯.貨幣的禍害[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192.

[6]高鴻業.西方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82-584.

[7]余永定.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十個問題[J].國際經濟評論,2008,(1-2):22-24.

Inflation and Dilemma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China

Li Zhichuan

(Depart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renewedly facing the threat of inflation which is caused by complex factors and belongs to a kind of compounded one. There are faults of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and fundamental unbalanc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behind the increasing price. Limited by the basic institution and influenced by some internal factors, the macroeconomic policy is in difficult position. When managing the inflation, we must adop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ive measures to transform the method of economic growth and improve our fundamental economic institution.

Key words: compounded inflation;unbalance of structure;deflation policy;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s

(責任編輯:張積慧)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av在线无码浏览| 成人夜夜嗨| 成人精品亚洲|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v天堂中文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蜜芽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亚洲无码不卡网| 9啪在线视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 全裸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香蕉| 国产正在播放|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国产成人资源|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毛片基地视频|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a级在线|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先锋资源久久| 亚洲AⅤ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 亚洲v日韩v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婷婷|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制服丝袜亚洲|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5555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av无码人妻|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久久黄色影院|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国产高颜值露脸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网|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黄色网站不卡无码|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在线不卡| 看国产毛片| 国产激情影院| 国产在线日本| 午夜a级毛片|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日韩综合网|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 性色一区| 狠狠五月天中文字幕| 亚洲性影院|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毛片免费在线|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午夜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999| 色婷婷在线影院|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先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