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0日三點零九分,我的名字里多了一個沉甸甸的稱謂——“父親”。半個月的產假陪護是我與妻兒真正意義上的相守,那些日子有酸也有甜,但更多的還是溫馨甜蜜。短暫相守里的種種滋味是多么令人難忘!因為職業選擇,我不得不帶著那份甜蜜的牽掛遠行。
軍人肩上擔著的是沉甸甸的責任,雖沒了“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時代背景,但身處于和平年代,既然選擇了從軍,我們肩上的擔子就不能放下,我必須為選擇付出。軍營的生活是充實而緊張的,可我內心依然沉重。當我義無返顧地離開妻兒時,我不敢回頭看,因為我知道我走多遠,妻兒的思念就有多長。我的身影在妻子的視線中越模糊,我的腳步就越顯踟躕。終究,我還是忍不住回過頭來,妻子的身影卻只剩下豆子那么大。
暫別了,我的妻,我的孩子!
——新疆烏魯木齊 吳清濤
因著一些必須要承當的責任,我們不得不放棄一些溫暖的東西,但是《視野》相信,真愛,會讓我們內心陽光融融。
——編者語
第一次認識《視野》是在一本雜志的宣傳頁上,那清新的封面讓我陶醉不已。
第一次接觸《視野》是在學校附近的一個書店里。重新見到它,讓我興奮不已。盡管當時口袋中的錢不多,但我仍毫不猶豫地買了3期。
第一次與《視野》交流是緣于一張調查表。令人驚喜地,你們給我寄來了3本當期的雜志和一雙襪子作為鼓勵。同學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那時候,捧著《視野》就是我的幸福。
第一次離開《視野》是因為2006年的高考。迫于學業的壓力,我不得已與心愛的《視野》分開了。那一陣子,雖然沒有《視野》的陪伴,但我經常在無意中想起《視野》中的文章,重溫當初閱讀的感覺。
今天,我與《視野》重逢,這已是我們結緣的第五個年頭。這五年來,是《視野》一直伴隨著我不斷成長。回頭想想與她分開的那段日子,我突然意識到,其實我一直沒有離開她,不管她在不在我身邊,始終有一種力量伴隨著我。
——河南工業大學 袁天嶺
這些不禁讓人觸動的第一次都印證了《視野》隱而若現的力量。我們要的并非曇花一現的絢爛,我們要的是細水長流的永遠。
——編者語
我是一個剛剛結識《視野》的讀者,在平時繁忙的工作中很少有時間看雜志,與《視野》的相識也是個偶然。
最先看到的是封面上的“加贈8頁”,不由得粗略翻看了一下,覺得還算新鮮,就不經太多思考買了一本。看這本雜志總的感覺是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有親情、愛情,有世間百態,可以說涵蓋還是挺廣的。但之所以寫這封信,還是希望能提些意見。在這本雜志里我發現有的文章是在其他地方看過的,所以難免在新鮮感上弱了些。
——黑龍江佳木斯 小蔡
我們不能用“文摘雜志所以可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復”來搪塞并推卸自己工作中的不精雕細琢。在這個強調“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時期,我們要做的還很多。
——編者語
愛上一個人,猶如郵寄一封信,余下的日子,等待回音,設想對方的答案。
愛上一本書,就像愛上一個人,共同相處的日子,感受甜蜜、希望,給予相互最溫暖的支持。
愛上《視野》,似乎沐浴一股清風,迫不及待地在書攤上尋找,迫不及待地欣賞美麗的文字,將所有心緒沉浸其中,享受這道美味的精神大餐。
——福建廈門 萬文宇
方文宇朋友眼里的《視野》讓我們有些小小的沾沾自喜,茫茫人海中,《視野》按照自己的方式往前走,但注定與這樣的你們相遇。
——編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