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黑羊混在白羊群中,無疑破壞了整體視覺洗練而純粹的美感,突兀的黑色成為如痣般殘缺的符號。然而,當大雪紛紛降落占領了原野的的土地后,醒目的黑羊卻讓牧羊人迅速發現了隱匿在積雪中的羊群,在羊群獲救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展現了非凡的價值。
花有凋零頹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當我們癡迷于圓滿完美的境界,嘆惋于遺憾殘缺的結局時,你是否想過,殘缺也可是一種美,一種價值,一種值得我們欣賞、品位與思考的存在?
藝術領域,殘缺擁有審美價值。當斷臂維納斯雕像重見光明時,凝聚在她眉目、姿態、身形間的美迅速虜獲了觀賞者的心。可惜的是她的雙臂被剝離軀體,不知遺落何處,原本幾乎完美的藝術作品剎時殘缺。人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提出五花八門的復原方案,但被安上的胳膊卻如畫蛇添足,與雕像格格不入,反而破壞了原本的美感。這時人們恍然大悟,丟失的雙臂在造成雕像外表殘缺的同時,也在不經意間留給了觀賞者一片廣闊無垠的想象天空。原本雕像凝固的美在此刻好似涓涓流淌的小溪,形成靈動、自由、豐富的內涵,造就了她生生不息的藝術生命。
歷史長河,殘缺擁有警示價值。邁入柏林大學,新到的游客常被廣場中央鑲嵌的玻璃所吸引。原來,玻璃下面是一個地下書庫,奇怪的是陳列整齊的書架上空空如也,書庫儼然一道空白的傷疤。在德國歷史最為黑暗的法西斯統治時期,為消除不利于極端政策施行的理論著作,統治者下令將柏林大學圖書館所珍藏的書籍全部銷毀。那些書籍可是流傳多年的人類思想的結晶與碩果啊!柏林大學將這巨大的悲劇葬在了透明的墳墓中,將其永遠留在殘缺的歷史記憶里。人們在這里默哀,在這里警醒,在這里銘記,在這里樹立一座亙古的精神豐碑。
生命途上,殘缺擁有憬悟價值。人們感嘆,生命總是殘缺,總有遺憾。幸福、快樂與成功的輝煌背后總有苦難、憂傷與失敗的沉痛。史鐵生曾說:“此岸永遠是殘缺,否則彼岸就要坍塌。”的確,上天的慈悲在賜予我們“慈”時也留有了一份“悲”的余味,單向的完美境界,多半是夢境中臆想的虛幻世界。但是,若無黑夜的殘缺,怎有白晝?若無寒冬的殘缺,怎有暖春?若無離別的殘缺,怎有相聚?……正是因為生命途上留有一片殘缺的風景,才讓我們得以發現飽滿殷實的另一面,讓我們珍惜世界的美、情感的美、靈魂的美,讓我們以深邃如川般的眼光和平靜如海般的心情看待生活,看待生命,看待這個哪怕殘缺也擁有幸福的雙重世界。
余秋雨曾在文中指出,過于整飭、圓熟的審美格局,體現了人對自然的戰勝與凌駕狀態,方便舒適之余,卻也失去了野性,失去了自然淳樸的原始風情。因此,在追逐完美追逐圓滿的同時,何不相信那些“黑羊”——殘缺的斑點印記——也是裝點生命清喜的水澤。因此,請珍惜殘缺的價值,從中審藝術之美,警歷史之過,悟人生之理。
【快語點評】
乘風緒:看過不少科學家以專業的技術復原維納斯斷臂的效果圖,或而手托蘋果,或而臂挽羅裙。科學家想用這些具體的美麗表現其完整的美麗,但是,在我看來都顯累贅,也許這就是殘缺的價值吧。
王香玲:我從來不認為維納斯將有一只新的手臂,多了它也許是個累贅。少了它,欣賞者才能有更多的空間去猜測她當時的動作。殘缺是種遺憾,有時恰能讓人震撼。
嚴影:為什么要完整呢?這世界上的一切不就因為殘缺而需要人們去補充么。不然人活著還需要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