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和男性雖然都可患尿路感染,但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所以較男性更容易受到細菌侵擾,特別是在女性的三個特殊時期,其患病率更高。
※月經期 女性在月經期間不但抗病與免疫力降低,尿道口還容易受到經血與外界不潔物質(如不潔的月經衛生用品)的污染與刺激,而易引發感染。
※妊娠期 在妊娠期間,由于初期的妊娠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下降)和妊娠后期活動減少等原因,均可使免疫力下降。加之因雌激素分泌增加,使尿道周圍的原有菌群發生改變,局部的免疫力有所降低,輸尿管平滑肌的張力也會下降,蠕動減弱。特別是在妊娠后期,由于膨大的宮體壓迫輸尿管與膀胱,可能會導致尿路不暢。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妊娠期尿路感染的發病率增加。
※更年期 到了更年期。女性尿道黏膜常呈退行性改變,免疫球蛋白和有機酸的分泌減少,使局部的免疫力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細菌的侵擾,使尿路感染的患病率上升。
針對以上三個時期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和尿路感染高發之特點。必須重視個人衛生保健,加強預防,減少細菌侵擾的機會,降低發病率。
重視身體鍛煉 根據年齡、身體狀況和所處的不同時期,增加戶外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健身項目,并掌握持之以恒、量力而行的原則。增強身體素質,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注意局部衛生 這三個時期要比平時更加重視局部衛生保健。在月經期一定要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衛生用品,內衣洗凈后最好經陽光暴曬消毒;洗澡時要用淋浴而不可用盆浴和池浴。若去參加游泳,泳后一定要用清水沖洗;最好不穿緊身的牛仔褲等,因為局部壓迫和不通風,濕熱環境易導致感染。所穿內褲以棉織品為好,避免使用化纖織品,而且要經常洗換;要特別注意性生活衛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均應注意陰部清洗。
重視補充飲水 平時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是預防尿路感染最有效也最簡易的方法。因為多飲水會增加尿量,起到對尿路的沖洗作用,可使侵入尿路的細菌隨尿排出體外。白天一般以2~3小時排尿1次為好。飲水以白開水、礦泉水、淡茶為最佳,并宜采用“少量多次法”飲用。
調整飲食品種 要適當增加蔬菜、水果數量,特別是常吃些有“清利”作用的食品,如綠豆、赤小豆、薏苡仁、絲瓜、西瓜、冬瓜等,更有助于預防與減少尿路感染。平時應少吃煎炸油膩、過于溫燥與辛辣刺激之品,如辣椒、火鍋、鹵肉(因多用肉桂、花椒、丁香等溫燥性香料)等,以免助濕生火,導致濕熱下注膀胱,誘發感染。
進行適當清洗 平日應注意陰部的衛生保健,宜定期進行局部清洗。但不可用肥皂等堿性洗滌用品,以避免使尿路口的酸性環境屏障受到破壞。
不可經常憋尿 盡量避免久坐不動,特別是不可經常憋尿,否則容易誘發感染和形成結石。
此外,要避免過度勞累和房事過度,以免耗氣傷液,降低機體免疫力,增加患病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