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眼又稱桂圓,是我國南亞熱帶名貴特產,與荔枝、香蕉、菠蘿同為華南四大珍果。其樹高316米,葉長而略小,開白花,成熟于初秋。其實累累而墜,外形圓滾,如彈丸卻略小于荔枝,皮青褐色。去皮則剔透晶瑩,隱約可見肉里紅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故以“龍眼”名之。泉州是全國龍眼主要產區之一,自古盛產龍眼。泉州人通稱桂圓鮮果為龍眼,龍眼焙干后為桂圓。商戶常把兩者統稱為桂圓。
中醫認為,龍眼有壯陽益氣、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可治療貧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經衰弱及病后、產后身體虛弱等癥,歷史上有“南桂圓”,“北人參”之說。明李時珍曾有“資益以龍眼為良”的評價,其滋補功能顯而易見。現代醫學實踐證明,龍眼還有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
在生活中,龍眼既可以入藥,又可以食用。下面介紹幾則龍眼藥膳。
龍眼五味湯
[原料]蓮子30克,芡實30克,薏苡仁50克,龍眼肉8克。水500毫升,蜂蜜少許。
[制法]將上述四種原料加水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煮1小時,加入蜂蜜即成。連湯渣一起服食。
[功效]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粗糙、病態的皮膚。
[適宜]皮膚粗糙,面色無光澤者。
龍眼肉粥
[原料]龍眼肉100克,粳米100克。
[制法]上兩味同煮作粥。可任意食用。
[功效]益心脾,安心神。
[適宜]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貧血等,健康人食用能提高記憶力,增強體質。
龍眼首烏羹
[原料]龍眼肉20顆,制首烏15克,當歸6克,紅棗6個,冰糖50克。
[制法]制首烏、當歸去凈雜質,烘干研成粉末;紅棗去核,洗凈,切成細粒;龍眼肉剁細。凈鍋置中火上,加入清水約700克及首烏、當歸粉末,煮幾開之后,下龍眼肉、紅棗、冰糖熬成約300克的羹湯即成。
[功效]延緩衰老。
姜棗龍眼蜜膏
[原料]龍眼肉250克,大棗肉250克,蜂蜜250克,鮮姜汁2湯匙。
[制法]龍眼肉、大棗肉洗凈,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至熟爛時,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調勻。待冷后,裝瓶即可。
[功效]開胃健脾,益智養心。
[適宜]心脾不足、心悸健忘等。適宜思慮勞傷太過、心脾虧虛、納呆、腹脹、健忘失眠者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龍眼肉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適用于心脾兩虛證及氣血兩虛證患者,如有郁火、痰火、氣滯和濕阻中滿者則忌用龍眼肉。理論上龍眼有安胎的功效,但婦女懷孕后,大都陰血偏虛,陰虛則生內熱。中醫主張胎前宜涼,而龍眼性熱,因此,為了避免流產,孕婦應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