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喜甜食可用蜜代糖
人在患病時,由于胃腸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往往食欲不振、飲食無味,因此很多病人喜歡吃甜食,但糖不可食之過多。如果改用蜂蜜,則可揚長避短。
首先,食用蜂蜜比吃糖容易消化吸收。蔗糖在化學結構上是一種雙糖,吃進胃腸道之后,需特定的消化酶把它分解為單糖(葡萄糖和果糖),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而蜂蜜中所含的糖分就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消化吸收較快,不會對胃腸帶來過多的負擔。
其次,蜂蜜的營養價值比糖高。蔗糖是純碳水化合物,僅提供熱量,缺乏其它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而蜂蜜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素。
再者,食用蜂蜜可以防止體內多余的糖分轉化為脂肪。因此,體態較胖的病人不必擔心像吃糖那樣會造成肥胖。對于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來說,食用蜂蜜是比較安全的。
吃姜三注意
姜既然有藥理作用,就應該注意它的一些用法和禁忌,以下幾個問題是應該注意的。
1、吃生姜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充分發揮姜的功效,把鮮姜洗干凈后就可以切絲切片了。
2、某些疾病患者不適宜食用生姜
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3、謹慎食用生姜紅糖水
從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經期女性或風寒感冒、淋雨后有畏寒發熱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療中暑。服用鮮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主食太少危害大 蘭 子
據有關數據顯示,現代人的主食消費量越來越少,這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但其中也隱藏著危機。
根據營養專家的說法,谷類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除為人體提供能量外,還是B族維生素的主要來源。主食地位的改變,一個明顯的危害就是易導致維生素B1的缺乏。據介紹,雜糧中維生素B1的含量,遠高于精米白面。
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多,危害更為嚴重。動物脂肪對于心腦血管是非常不利的。動物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況下,代謝不完全,會使血液中積聚有毒的廢物——酮。酮能引起惡心、疲勞等不適癥狀。近年來,這類疾病的發病率明顯上升,與主食攝入太少有很大的關系。
專家提出的飲食原則是“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因此,大米飯、小米粥、綠豆粥、發糕等應該成為餐桌上常見的美食。
巧婦清潔小妙招
1、鹽洗茶垢
茶杯里經常會殘留一些茶垢,很難清洗干凈。你可以用食鹽去搓洗杯中茶垢,茶垢很快就溶解了。
2、白醋洗菜板
切菜的菜板也要經常清潔。在一杯溫水中加入少許白醋或者幾滴檸檬汁,倒在廚房專用的餐巾紙上,然后將紙巾覆蓋在菜板上,15分鐘后拿掉紙巾,菜板上的臭味和黑垢就全都沒了。最后再拿到太陽下曬干,即可達到最好的清潔消毒效果。
3、茶葉巧除鍋底油
鍋用完若不及時清潔,鍋底層就會積起厚厚的油垢,很難清除。所以在洗鍋的時候,你可以用除油效果極好的茶葉來檫洗,保證你的炒鍋里里外外都干凈。
4、牙膏橘皮洗水龍頭
水龍頭如何保持光亮呢?首先我們擠一點牙膏,用廢牙刷來刷水龍頭,然后用清水洗掉牙膏,水龍頭就立即變光亮了。然后,我們再用橘皮來擦拭水龍頭,果皮上的果酸可使水龍頭保持光亮如新。
益壽食品話玉米 解玉明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玉米具有很高的營養保健作用。
玉米的藥用價值,很早就引起人們的重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玉米甘平無毒,主治調中開胃”?,F代醫學認為,玉米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冠狀動脈血液循環、降低血壓等作用,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有特殊療效。玉米還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作用,能有效地預防糖尿病。玉米還能促進膽汁的分泌,降低膽汁的黏稠度,能有效地預防膽結石的形成。此外,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和胡蘿卜素,對多種化學致癌物質都有抑制作用。
國外最新的研究成果顯示,玉米顆粒中富含鎂元素,玉米胚芽中含有天然維生素E。鎂的保健作用非同尋常,可以抑制癌細胞的形成;維生素E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肌肉萎縮、促進血液循環等多種功能。同時,玉米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這是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有利于人體內脂肪和膽固醇的正常新陳代謝,降低血脂,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及血液循環障礙。
經常吃玉米有益于人體必需的營養補充,不失為平衡新陳代謝、延緩人體衰老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