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社區護理教學方法。方法:通過分析社區護理學教學及社區護理的現狀發現社區護理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辦法及建議。結論:培養高素質的社區護理人才是我們在今后的護理教學中需要思考和探討的問題。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其次就是要成體系,建立健全相關的教材、師資、教育實習基地的建設;第三,加強各個層次的護理教育。
關鍵詞 社區護理教育 轉變觀念 加強培訓 建立實習基地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多,使得我們的醫療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國家統計局“2000年百姓關心的十大生活話題排行榜”披露,“醫療衛生改革”的關注率為87%。即提高生活質量和怎樣健康長壽是我國百姓最關心的話題。
1977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全球性衛生戰略目標,并指出衛生服務應朝著社區方向發展。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社區護理。社區護理在現代醫療衛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培養社區護理人才則是其必不可少的前提,是護理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
一、社區護理定義
是指由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理論綜合而成,并用以促進和維護人群的健康,提供連續性的、動態的、全科性的服務。社區護理包括了三個方面,即預防疾病、保護和促進健康。所以社區護理是一專多能的綜合性服務,既能對重點人員進行身心整體護理,又能在傷病現場進行初步急診;既能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又能開展健康教育和衛生科普知識宣教;既能開展社區防疫,又能熟悉藥品、器材的購買與使用。他的對象不僅僅是一個人,絕大多數是針對人群的共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預防。這就要求社區護士不但要掌握大量的臨床護理理論和工作經驗,還要掌握一定的社區工作經驗。成為“全科護士”。
二、社區護理及其教育現狀
社區護理開展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許多研究結果表明醫院護理不可替代社區護理。我國的社區護理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不少醫院也開始設家庭病床,但服務對象仍是病人,目前主要提供疾病的康復護理,如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家庭護理等。
而我國的社區護理教育幾乎可以說是空白,目前尚無一所培養專門社區護理人才的學校,也無系統完整的相應教材。各醫學院校開設的社區護理課程較單一,在學時安排、教材建設、教學內容等方面還須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因此,完善社區護理教育,培養社區護士已成為護理工作的當務之急。
三、討論:怎樣才能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社區護理專門人才?
1.轉變觀念是社區護理教育的第一步
有資料表明,全世界的患者中只有極少數需要住院治療,而絕大多數人在出院以后仍然需要后續的治療或指導。如慢性病的穩定期,骨折的恢復期等。這些患者就需要社區護理服務。而護理工作者缺乏社區護理理念,還未從以疾病為中心向以病人為中心,以院內護理向社區家庭護理方向轉變,護理專業價值和專業理念認識不到位,因此我們在培養護理人員時不能僅停留在臨床護士的培養上,應加大對社區護士的培養。
2.社區護理人才培訓體系化
社區護理教育體系要逐漸完善,其關鍵在于社區護理教育內容的進一步變革。編訂系統教材,合理設置課程。增加交叉學科內容,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重視社區護理實習,探索適宜的教學方式。力爭教學與臨床實踐緊密相結合;最后是合理的教學計劃,增加選修課的內容,有利于學生專業個性化的發展。
3.社區護理教材的規劃建設
一套好的教材是高質量教學的保證,高等教育注重的是自主學習。好的教材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并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擴展知識面。目前我國并沒有一套社區護理的專用教材。鑒于社區護理學專業的特殊性,即培養能夠預防疾病,保護和促進健康的“全科護士”,所需要掌握的知識更全面,筆者認為應包括預防、人文、交流、政策、法律和法規及全科專業知識等。必須根據這些特點專門編寫一套教材。
4.師資隊伍的建設
有了好的教材,另一關鍵就是要有好的師資隊伍。多數院校的社區護理課程由臨床護士承擔,教師起點不高。知識結構欠缺,而且這部分教師本身就沒有接受社區護理培訓,因此不能較好地實施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可通過學歷教育、在職培訓、進修、學術會議等方式培養教師,并對人員編制、職稱評定、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有條件的應到發達國家學習,畢竟發達國家社區護理已經非常完善。這是建設社區護理師資的捷徑。盡快培養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的社區護理教育師資。
5.實驗基地的建設
社區護理學實驗課不同于其他專業的實驗課,社區護理實驗課的重點應該放在社區,而不是實驗室。社區護理實驗課的開展對教學和社區衛生來說是雙贏。實驗課的開展可以促進社區衛生的發展,同時也提高了教學水平。使學生在社區工作中得到鍛煉。但是,社區護理實驗課目前也還是摸索階段,只有通過大量實踐和總結才能夠發現有利于教學和促進社區衛生的方法。
6.實習基地的建設
社區護理學的實習即需要各科臨床實踐,又需要社區衛生實踐,而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還剛剛起步,且普遍存在數量不足、服務質量不高、功能不全的問題。另外,有些學校雖然開設社區護理課程,但無社區護理實習基地。缺乏實踐操作練習的場所不可能培養出實用性社區護理人才。所以,在保證臨床實習基地和時間的同時應該重視社區實習基地的建設。
7.重視并加強專科層次社區護理的教育
社區衛生是以基層工作為主,社區護理護士即需要本科生更需要專科生。專科生社區護理的培養亟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