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筆者系統地論證了干欄這一建筑語言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以及干欄這一建筑形式的建筑價值。在現代城市迅速發展的今天,面對人類數量的急劇增大、土地面積的急劇減少以及我們周圍的生存狀態和岌岌可危的生態環境等一系列未來城市環境的思索和設想。將干欄這一古老建筑形式引為今用,從干欄語言中得到啟發和思考。為城市建筑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找尋良好的發展契機與嘗試。
關鍵詞 解放陸地 空間避讓 保護生態環境 減少對生態破壞 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土地自古以來便是人類的根,而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今天的土地更是城市的依托。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土地,保護好生態環境并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處理好城市發展與土地資源生態環保之間的矛盾,關系到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它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為了有效解決這些矛盾,本文提出可借鑒古老的干欄建筑形式,來構建未來的城市建筑的模式,為人類解放地球提供可行的嘗試和探索。
二、概念闡述
干欄,“干闌”,俗稱“吊腳樓”,是一種廣泛分布的、古老的居住方式。不能很恰當地給“干欄”一個定義,因為,“干欄”不能僅稱之為一種建筑“形式”,它的含義遠遠不止于此。讀過很多關于“干欄”的書籍、論著,說法各有精辟之處。不能一一例舉。我們可以從古籍中,獲悉干欄的真正用途和意義。
《魏書》卷一零一《獠傳》: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日干蘭,干蘭大小,隨其家口之數。
《舊唐書》卷一九七《南蠻傳》:《東謝蠻》散在山谷間,依樹為層巢而居。《南平獠》土氣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樓居,登梯而上,號為“干欄”。
《通典》卷一八七《獠》:依樹積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欄,干欄大小,隨其家口之數。
干欄“古老”。是因為干欄的歷史與人類一樣的古老。干欄源于巢居,而巢居又源于樹棲,在“人猿揖別”以前的類人猿,就是巢居動物。從考古發掘看,中國劍川海門口、余姚河姆渡、荊門車橋等都發現干欄遺存。甲骨文上曾出現的大量干欄形象,說明干欄的分布與商王朝的領域同樣遼闊。
另外。這種干欄建筑在世界各地都有其蹤跡可尋,但究其誰是干欄的始祖,難下定論,也各有說法。北美阿拉斯加印第安原始民居、馬來西部馬來屋、菲律賓伊夫高人民居、泰國清邁、竹木民居等。在此雖然無法確定干欄的真正出處,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它的出現影響非凡。查閱相關書籍之后,不難發現,干欄的傳播地域相當之大。
中國古代使用干欄這種建筑形式,基本上是上層為居住區,而下層主要是躲避猛獸蝮蛇之類的攻擊及侵擾,之后下層的功能發展成為人們飼養家禽、廁所等用途,當然,也可見不改變原有的地貌,如溪流、坡地等的自然客觀要求。
現代城市建筑雖不能像原始干欄建筑那樣“徹頭徹尾”的體現原始生態,但我們可以從干欄的這種建筑語言中獲取信息,“因地制宜”的建設:即可以設想城市建設干欄化,住宅干欄化、交通干欄化等,將干欄的語言延續下去,干欄并不曾失去生命力,它在不損傷地面原貌的條件下占天而不占地的建筑形式,為現在的城市解放珍貴而繁忙的地面提供了可行性思路。
三、干欄在現代乃至未來城市的應用和現實意義
干欄出自巢居,本屬“樹形建筑”,是勞動人民從生活中總結經驗的結晶,如侗族干欄上層靠得很攏,夏季可以相互蔭蔽,減少日曬,而下層架空,通風毫無問題。如此健全的生態,與樹林又有何區別?是真正的“生態建筑”。
1.交通上的應用
因為人口眾多的原因,城市發展隨之而來的便是交通擁擠等一系列的問題。
干欄可以將人、車分流,盡可能地增加空間的利用性。干欄平臺將人流集中在平臺的上層,所有的商業設施都在平臺之上,成為人們迂回穿行、休閑、購物、行動的主要地域。免受車輛、人行的煩擾,車輛也不必受人行的阻礙,高速行駛,節約時間、增加功效。
2.從生態的角度看干欄
由于干欄這種建筑形式盡可能地保持地面原貌,減少對土地的破損以及植被的破壞。而其本身并不阻礙陽光和通風,符合現代建筑界呼吁的“生態”之說。利用這些先決條件在底層做一些綠化景觀,從而保持原有設施。比如,原有的地面大中型樹木,可以采用干欄平臺“偶露”的手法將原有綠化搬到干欄的上層作為“借景”,真正做到利用自然,而非“改造”自然。
3.從經濟學及景觀學的角度看干欄
通過干欄建筑的構想,可以改變城市建筑的形式,從而減少資源的浪費以及國力的消耗等。
利用干欄的建筑形式將原來單面或者雙面的商業店面四周化,全面敞開,使建筑最大化地實現自身價值。香港地密人稠。對此特別的敏感,定出的條件是每讓出底層若干面積,便優惠空權5倍,每讓出兩層若干面積,便優惠空權2倍。在此種優惠條件地鼓勵下,香港已出現大量的干欄化建筑。人們可以自由地穿行于每一座大廈,欣賞每一處景致,而這些是不受繁忙的交通及噪音干擾的。即使是在干欄平臺上,也可以種植小型樹種和花木,“空中的城市”并不是幻想。
四、干欄建筑形式的應用
1.干欄單元化
之所以要把干欄單元化,主要考慮到將來對建筑或建筑群體的拆改及重建問題??梢愿鶕_發商的購地需求,按單元化建筑干欄體。由一塊一塊的干欄塊組成大的干欄群體、建筑群體以及景觀群體。每個干欄塊之間留有一定的伸縮縫。這樣,既可以增加建筑的抗震性,也可以減少建筑之間的關聯性震動反映。
2.適合應用于各大城市的商業中心地帶(CBD地區)
我們都能切身地體會到,我國的大型城市中,交通是個相當令人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CBD地區,根本無法承受繁忙的交通,交通問題刻不容緩。
如應用干欄的建筑形勢恰恰能夠緩解、解決這個問題。為城市交通、管道等一系列的相關問題作一個理想的規劃。
五、干欄建筑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似乎早已覺察,并非處處都可以有建筑,并非國土用之不竭,并非資源取之不盡。沒有了樹木、土地,我們便無從生存了。因此,曾有建筑大師曾提及干欄的建筑形式:如柯布西耶在看過西非的干欄之后,立即感悟到人類的城市理當如此,編著有《明日之城市》一書——他就主張將整個城市干欄化。建筑界大多并未察覺,干欄建筑并不曾失去生命力,而是悄然地登場,不過已經改名換姓了,叫做“Timber Pole Construction”。幾乎取得了全世界有識之士的認同,力圖為發展中的國家造福。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選用干欄這一建筑語言是為了有效解決城市發展帶來的一系列關聯問題,為人類解放地球提供可行的嘗試和探索,為未來的生存條件奠定穩定的根基。
六、結語
干欄為我們的城市建筑形式提供了全新的方向,為空間的合理運用提供了可行的設計思路。干欄是一種經久不衰的建筑語言,是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建筑形式,它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特點,對建筑界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