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語文教學是否有魅力,關(guān)鍵在于教師是否有魅力。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自于他的語言魅力,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情感魅力。
關(guān)鍵詞 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 魅力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葉圣陶先生已對語文作了最好的詮釋。就是說語文是語言和文字的總稱。能說會道是語文的工具性和藝術(shù)性的完美統(tǒng)一。由此可見,語文是充滿魅力的。那么,語文教學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語文在現(xiàn)代,已成了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見語文之魅力,語文之精彩。它最終表現(xiàn)為語文對于學生主體的一種擋不住的誘惑。一種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種回味無窮終身受用的持久力。語文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無教、無學、無法、有悟。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shè)計者、組織者、引導者,語文教學是否有魅力,關(guān)鍵在于教師是否有魅力。語文教師的魅力來自于他的語言魅力,人格魅力,學識魅力,情感魅力。
一、精彩的語言感染學生
教師的語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為心聲”。教師在課堂上將自己對教育事業(yè)的投入、對學生的熱愛、對專業(yè)的精通融入語言,他的聲音必然充滿熱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號召力,必然能穿越時空、情感、文化等的阻隔,讓學生享受課堂,享受語文。
教師的語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師的語言如果豐富多彩,風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會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讓學生把學習當成是一種享受,充分感受到學習帶來的快樂。尤其是語文教師,更要要求口才好。表達能力強。上課時妙語連珠、妙喻取譬;掌聲不斷、笑語相連;或悲或喜、或嗔或怒,聲調(diào)抑揚頓挫得當,輕重緩急適宜。真摯的感情、和諧的語言美定能叩擊學生的心靈,敲開他們的心扉。有如歡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進青少年的心房,又像和煦的春風吹開他們張張笑臉,更似一首首悠揚悅耳的樂曲讓學生陶醉其中,流連忘返。坐在這樣的課堂上,想開小差都難。
當代教育講究以學生為主體,語文教師尤其要少講、精講,要以訓練實踐能力為主線,以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質(zhì),陶冶語文情操為目的。但這決不是不講,要講得更精、更到位、更投入、更精彩。不講則已,一講層進,一講成功。
二、非凡的人格影響學生
世間凡是智者賢人,常把人格的特征極力地表現(xiàn)出來。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年輕單純的青少年學生,這些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具有可塑性大,模仿力強的特點,“向師性”、“從師性”是他們最明顯的特點。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重的人,教師的一舉手一投足往往成為他們最直接的榜樣。教師對學生的這種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師應(yīng)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豐富學生的學識,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成為一個有人格魅力的人。教師有了人格魅力,他才會有威信,才會受到學生的尊重,他的教育才會獲得較大的成功。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yīng)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chǔ),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對于學生來講,教師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燦爛的陽光。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本身就是強大的教育力量。在這方面,語文老師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語文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shù)。她洋溢著圍爐夜話般的和諧與隨意,彌漫著“侍坐”式的平等和寬容;流動著人性的魅力與詩意的光彩,展示著溫馨與浪漫的情懷;迸發(fā)出靈感的火花,飛躍著瑰麗的想象。而這種教學的理想境界的實現(xiàn),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語文教師的人格魅力。
三、淵博的學識征服學生
教師是一本學生永遠讀不完讀不夠的書。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要求教師:“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jié)下終生的友誼。”是的,作為成功駕馭語文教學的重要保證,幾乎每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都擁有十分廣博的知識視野。
一個好老師特別是語文老師,要博學多聞,要有豐富的文化底蘊,要吸引多元文化,要通曉歷史政治,天文地理,文學軍事,音樂繪畫,集百家之所長,大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有著豐富學識的語文教師,才會教育出愛學習、愛思考的學生;才會在課堂上得心應(yīng)手,左右逢源;才會在課堂上引經(jīng)據(jù)典,談笑風生;才會睿智幽默,詼諧風趣;才會讓學生在“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的廣闊空間中領(lǐng)略語文文化的精彩和魅力;才會讓學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收獲和感慨;才會有激情語文,詩意語文。
“長綆易汲深井之水,潛水難負載重之舟。”現(xiàn)代社會生活對語文教師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知識應(yīng)是自來水,長流水。為了走在時代的前列,不做知識的落伍者,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是一個不斷學習,勤奮學習、善于學習、終身學習、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人。應(yīng)具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益求精的優(yōu)良品質(zhì),在學生的心目中永遠是一個博覽群書永不殆盡的學者形象。我們要善于更新知識結(jié)構(gòu),更新教學手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活到老,學到老。終生學習,學習終生,以適應(yīng)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總之,新世紀的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語文學科方面的專家,更是一個具有廣博學識和開闊眼界的學者。
四、真實的情感關(guān)愛學生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心,是拉近師生距離、建立和諧師生關(guān)系的橋梁。師愛才是師魂,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愛是公正的,理智的,無私的。教師不能只愛幾個好學生,而應(yīng)該“愛滿天下”。陶行知先生曾大聲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教師愛學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來看待學生,不能把成績當作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對權(quán)貴子弟不偏愛,對貧寒學生更關(guān)心,對優(yōu)等生不溺愛,對后進生多親近。
教師愛學生就要把欣賞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讓更多的學生從中感受到殷切的希望,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取向上的動力。
教師愛學生就要寬容地對待學生。寬容的實質(zhì)是教師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我們的學生是涉世不深的少年兒童,犯錯誤是難免的。寬容比訓斥更能感化學生,更能讓學生容易接受。“人恒過,然后能改”,“浪子回頭金不換”。容忍學生犯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挫折是一種財富,也是一種美。
教師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chuàng)造精神,與他們和平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guān)切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造欲,讓學生自由地發(fā)展,自信地創(chuàng)造。
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真心實意地愛我們的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愛是做好一切的前提。一個教師只有深愛自己的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才能使學生親近你,才能讓學生走近你,才能真正達到教書育人、師生共贏的目的。
打造魅力語文教師,這是一個新時代對新型語文教師的召喚,也是每一個語文教師不斷追求的更高境界。每位語文教師在語文實踐中還會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領(lǐng)悟,愿語文同行攜起手來,為打造魅力語文老師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