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就《鐵路站場及樞紐》課程教學改革進行探討,針對能在教學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能更好的掌握站場設計的原理與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 鐵路站場 教學改革 道岔分組
《鐵路站場及樞紐》作為鐵路運輸管理的一門專業課程,該課程是運輸組織學與一般工程設計理論相結合的產物,有很高的技術性和應用針對性,側重于技能訓練及設計的合理性與設備運用的動態性相關聯等特點,舊有的“紙上談兵”式的教學方法必然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為此,我們在端正辦學理念的基礎上明確辦學特色,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工作,側重于探索產學研結合的辦學新模式和創新教學手段及方法,取得較好成效。
一、把握學科的最新發展,在教學中體現學科研究的最新成果
在《鐵路站場及樞紐》的教學中,我們十分注意把學科的最新動態、最新知識、新規范、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紹給同學們,盡量把對一個問題的不同看法、不同見解、實際應用中遇到的不同問題介紹給大家,采用啟發式教學,注意培養同學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如在講述中間站設計內容時,對比新舊《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范,對會讓站、越行站的定義;中間站定義;中間站臺中高站臺的高度;中間站設中間站臺,中間站臺的位置;中間站貨物線安全線的設置;中間站貨場設置位置的選擇;越行站和雙線鐵路中間站兩端咽喉渡線的設置等新規范修改的內容重點講述,通過新舊規范的對比,體現鐵路車站設計符合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要求。
要求教師注意站場研究領域的新發展、新成果,鼓勵他們參加各種專業會議,積極與各設計院聯系,收集站場發展的最前沿資料。通過這些工作一方面增加了教師的學識、加強了學科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也拓寬同學的視野,提高了同學的學習興趣。
二、要求教師深入現場,熟悉生產實際
運輸專業的教師必須非常熟悉鐵路現場,教學才能夠離開書本、講解生動,豐富課堂講授的內容,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因此,教師無論是帶領學生現場參觀、實習,還是進行科研調研,都十分注意觀察學習,時時留心,向現場的同志請教。通過深入現場,學習書本以外的東西,課堂講授時,要結合現場的生產實際。

在深入現場時,我們把教學中有用的材料、圖片搜集回來,編入到電子課件中,介紹給同學們,取得很好的直觀教學效果,受到同學們的歡迎。
三、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本課程的關鍵教學過程主要在于分析確定車站及樞紐技術設備布局的合理性,這與設備的動態運用相關聯,進而涉及車流構成及作業分工等問題,利用掛圖難以對比簡明闡述,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本課程將此作為課件開發的核心,采用視頻、動畫及模擬技術,精心制作課件,通過創新教學手段,較理想地解決了該問題。
如在講述單向混合式二級四場布置圖中,為了讓同學了解各種車流在站內作業流程,掌握二級四場布置圖的缺點及改進措施。課件開發過程中使各種車流在站內作業流程均動態顯示(如下圖示),便于同學理解掌握。
在講述區段站通過能力內容時,采用利用率法計算通過能力需要對車站咽喉進行分組,同學對道岔分組感到無從下手。在課件制作時,通過對車站作業流程的動態分析,我們對道岔分組的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為一條:沿接發列車方向,凡兩道岔尾部相對并分布在運行方向兩側,這兩個道岔不能分在一組。因該種布置形式像一個大“N”,故我們總結為道岔分組的大“N”法則,凡是兩個道岔布置形式出現大“N”布置的,道岔不能分在同一組。
三、運用模擬技術,構建開發新型教學平臺
車站及樞紐設計的合理性還受到路網運用狀況及各站點作業分工狀況的影響,為了闡明或驗證這種合理性,需要有相應的模擬平臺。對此,我們進行了長期的研究開發工作,先后完成了車站接發列車模擬系統和列車調度模擬系統的開發任務,以列車調度模擬系統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成果2005年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目前正在進行編組站作業模擬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該項目完成之后,并將之與前期成果結合,可以體現路網與站點層面的作業聯系,較全面地模擬顯示編組站的各種作業過程及設備運用狀況,這將成為本課程又一創新性教學平臺,也為相關科研工作提供了有效驗證手段。
四、加重實踐環節
本課程的實踐教學是對理論教學重要補充,有如下實踐教學:
(1)一般練習。是在各章教學之后所進行的針對性練習,含問答、判斷及簡單設計,旨在加深對知識和設計原理的理解。
(2)課程設計。旨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局部設計難點的能力,在既定能力、設備數量、投資的前提下,完成計算、查表、繪圖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獨立思考及獨立工作能力。
課程設計需要同學自己動手查詢相關資料,然后對設計內容進行分析,使同學對通過課程設計對站場設計原理方法能進一步掌握。課程設計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本課程主要有如下四個課程設計:信號機、警沖標配置,中間站設計,區段站設計,駝峰設計。
(3)實訓及現場實習。為了加深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安排了現場實習、實訓基地實訓等實踐內容,旨在理解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的由來和根據。
(4)實踐教學效果。幾年的實踐教學證明,經過上述訓練,學生們深刻地理解了鐵路站場規劃及設計的內涵及方法,專業能力和素質明顯提高,參加工作后的學生們逐步發揮出重要作用。很多同學成為交通規劃設計單位和鐵路運輸各生產部門的骨干力量。
五、充分利用網絡平臺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本課程的電子課件、教學大綱、習題庫、課程設計、視頻講課資料等均放在校精品課程的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如果通過有問題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向指定教師提問,達到師生互動交流效果,促進本課程教學。
此外網絡學習平臺上還連接本校圖書館電子資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登錄CNKI全文期刊數據庫等資源,對站場設計相關的最新知識進行了解。
六、結論
在鐵路站場及樞紐教學中通過采取以上各種措施,使同學能更好掌握了站場設計相關知識,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