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語閱讀是吸收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中學生知曉閱讀的意義,能夠明確閱讀目的,激發學習興趣增強閱讀信心。英語閱讀是有規律可循的,中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能夠提高閱讀的效率。
關鍵詞 中學生 英語閱讀 注意點
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使學生從閱讀中認識到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和自信心。所以,學生所學的知識能否鞏固,言語技能能否得到提高和培養,是初中英語教學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英語閱讀的意義
初中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階段,是大量閱讀的預備期。在這一階段,不僅要求學生讀懂課文,還要求學生學會借助詞典等工具書獨立閱讀難度高于課文的材料,從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具有從書面語言材料中吸取知識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和閱讀。在閱讀前,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閱讀的意義,明確閱讀的目的,使其對特定閱讀對象有一個心理上的準備,促使他們快速進入特定的情感狀態。事實證明,這是有效提高閱讀效率的一個重要環節。
二、激發閱讀興趣
1.保護好學生閱讀興趣與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力量,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有效地激發潛能,產生興奮和期待的心理狀態,從而產生閱讀動力,克服因曾經的閱讀困難帶來得恐懼心理,提高理解閱讀對象的能力和獲取重要的信息的速度。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筆者認為應將積極的評價與文本閱讀內容相結合,做到互相補充,相輔相成。
2.注意文章的整體感知
教師在講解課文前最好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如常識、背景、風俗習慣的差異等。要求學生限時快速閱讀,邊閱讀邊嘗試分析和理解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大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把握好這個環節,至少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教師可以了解學生關于特定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二是可以培養學生主動積極思維的習慣,這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
3.注意積極的評價方式
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要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評價以肯定為主,可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肯定度。評價的內容包括學生閱讀的認真態度、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態度、答案的合理性和創新的觀點等。
三、掌握閱讀技巧,提高理解的效率
1.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速度
(1)提高理解詞義能力的訓練。主要有構詞法分析和利用上下文確定詞義的訓練。如:One day they saw a mirror and for the first time they saw whatthey looked like.只要學生受到適度的訓練,就不必依靠教師和查詞典,完全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再結合上下文推定劃線單詞mirror的含義。
(2)以語義為基本單位的閱讀訓練。教師應從一開始就注意學生閱讀短語、句子等方面的困難。擴大閱讀單位的訓練,也就是擴大“視距”的訓練,是訓練閱讀最基本的任務。
(3)提高閱讀整篇文章能力的訓練。主要做法是:首先,教師根據文章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閱讀后回答,領略大意;然后,教師在抓住關鍵詞、句,對課文進行總體歸納,從而概述全文主要內容,達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的目的。
(4)提高閱讀速度的訓練。識別和理解單詞,以語義為單位進行閱讀,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閱讀整篇文章的能力,再通過一定的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也是檢驗學生對詞、基本語義、段落、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理解能力的一個標志。
2.堅持朗讀與默讀的技巧訓練
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但默讀又是朗讀的基礎,朗讀是默讀的進一步深化,兩者互相促進。如何做到兩方面訓練有機結合,是初中英語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應注意掌握的一種教學技能。對一篇新課文,宜先讓學生默讀,了解課文大意,弄清事實,抓住作者的主要觀點,逐步體悟作者的態度;然后再從句子層次逐步深入篇章結構,理清作者的思路,最終形成對課文的整體評價。訓練學生合理處理默讀和朗讀的順序是很關鍵的,教師應通過有意識的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朗讀是逐字的聲讀,默讀是快速的心讀,如果一開始就讓學生朗讀課文,往往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比如讓學生朗讀新課文,當學生對某一個詞讀不懂或不會讀時,就會停下來查看注釋或詞典,這樣就會分散注意力。若此情形反復出現,朗讀就無法正常進行,有些學生甚至會因朗讀的失敗而氣餒,乃至產生厭煩情緒。當然,默讀不能代替朗讀,聲情并茂地朗讀自己喜愛的文章,不僅可以讓學生得到自我滿足,受到美的熏陶,還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達到默讀無法達到的效果。
3.了解中西方文化的背景和差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如果學生不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閱讀文章時就很容易產生歧義,進而影響到對閱讀讀內容的正確理解。比如人們常說的漢語式英語(指仿照漢語表達習慣和方法產生的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句式或表達法)就是由于沒有考慮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而出現的貌似正確實則錯誤的理解。例如,在中國,如果你對一個女孩說:“You ate so beautiful!”她很可能就會說你是“耍流氓”;而在西方社會,她會很開心地對你說“Thankyou!”如果在一個英語國家的家里做客,你稱贊女主人的菜做得好,她會很欣慰地回答“Thank you!”,而不會謙虛地說“No”。這些都是與中國人的習慣不同的。因此,在學生學習某部分英語內容前,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幫助引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交禮儀、生活習俗、道德規范、傳統節日、幽默禁忌等生活文化背景及與中國文化背景的差異。這樣,可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文章大意,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其閱讀時的理解障礙,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4.注意對泛讀、精讀訓練的合理處理
在初中階段,默讀法多用于泛讀。在泛讀時,教師可要求學生盡量兼顧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指導學生依靠眼睛逐行閱讀,避免指讀和頭部的擺動,同是提醒學生注意克服回視的習慣。在精讀時,可建議學生先默讀后朗讀,以促進學生在更深層次上理解文章,更準確地把握文章的主題大意,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總之,培養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只要認真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不斷摸索、實踐和改進,就能找到一種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學方法。